不讓小孩做的事,他就偏要做為什麼?

紫漠飛雨


不讓小孩做的事,他就偏要做,為什麼?

我們不少的父母和老師在教育小孩的時候,常常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讓小孩做的事,他就偏要做,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不只是小孩,我們大人都會,越是禁止不讓做的事,我們越會去做,為什麼?這是我們人的天性。

與其告訴小孩做與不做,不如讓他自己去總結。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提供答案的人,一種是尋求別人要答案的人,提供答案的人往往都是聖賢,而向別人請求答案的人一般都是芸芸大眾。

比如小孩玩火的問題,如果你直接告訴小孩“一定不能玩火哈,那東西很危險!”那恭喜你,你的小孩一定會玩火,並且他玩的好時候,你還不一定知道!

我們在教育小孩的時候啊,一定不要跟他說任何禁止性的東西,因為小孩的叛逆就在於我們有太多的禁止性的東西,這是天性,你只要有禁止性的東西,他就一定要跟你對立,他有逆反心態。

所以玩火這個問題,我們要怎麼教育呢?我們要反過來,不讓他乾的事兒就要讓他幹,要讓他乾的事兒呢不讓他幹,有時候你發現有60%到80%的問題基本就解決了,因為小孩兒的這種心理嘛。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來了,把小孩叫到面前,把打火機一打,跟小孩說哎呀,你發現沒有?天地之間有種神奇之物,他好奇眼睛就亮了。他問啥呀?這東西太好玩了。你就讓他把小指頭伸出來,說最神奇的時刻就要發生了,然後他小指頭一伸出來,趁他不注意火機“啪”的一打,呼,他的小指頭收得比誰都快!他就知道這個叫火了。這時候你要他再來玩兒一回兒?他死活都不給你伸指頭了,他不幹了,他知道這是傷人的東西。但是你發現沒有?就是他嚐到痛,他就知道這個東西不能玩了。

但是這個教育還沒有結束哦,你得啟發他,這東西並不是什麼可怕的老虎,它只是自然存在的一種東西,我們要有智慧的去用它。我們沒有智慧去用它的時候,它會傷我們,它不僅會傷你的手,還會燒你的衣服、你身體、你的房子,它會讓我們一無所有,這是它破壞性的一面;但是它也有建設性的一面,當你運用它,它可以為我們煮飯,可以讓飛機上天,還可以讓火箭把衛星送上天。

它是同一個東西,但是你是怎麼使用它,你就慢慢啟發他,他就知道了,這個東西有兩面性,我用在哪一方面。

所以教育小孩要會啟發,小孩就知道會用理性去對待他所面對的問題。

每一個人都不是傻瓜,人的天性是逃避痛苦的,所以任何事情,只要他覺得我這樣做會帶來麻煩,會帶來痛苦,帶來不好的遭遇,傻瓜都會避開這件事情,所以,在這方面我們不需要去禁止他,我們是要去啟發他。


開心寶的寶


大家好,我是江說物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一下是我的觀點:

經常會聽到很多父母吐槽:我家那個孩子啊,真不聽話,越不讓ta做事,ta偏要做!不讓ta看電視,偏要看;不讓ta出去玩,偏要玩;不讓ta吃糖,偏要吃;不讓ta爬高爬低,偏要爬……真拿ta沒辦法……

通常最終的結果就是,父母強制性讓孩子服從自己的命令,父母生氣,孩子賭氣,兩敗俱傷,日後孩子依舊不聽父母的話,如此往復循環......

找到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否定的語言傳遞會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

父母對孩子的禁止命令中都帶有“不”字,當這個“不”傳輸到孩子的大腦中,便會讓孩子產生本能的抗拒,從而讓他們忽略“不”,而直接做出父母不希望他們做的事情。

2.對孩子的禁止,實際上卻引誘著孩子去嘗試

曾有幼兒園進行過這樣一個測試,老師事先給小朋友們看一個老虎,但全身是粉色的,很新奇,然後老師讓小朋友閉眼,並且禁止他們腦中再想這隻粉色的老虎,結果等小朋友眼睛睜開,問他們剛才心裡在想什麼,結果他們都想的是那隻粉色老虎。

這個實驗也就表明了,孩子往往關注的不是前面的那個“不”,而是“不”後面的那件事,這種禁止只會增加孩子的好奇心,促使孩子更想要去嘗試。

大家有其他方面的見解歡迎評論留言,喜歡的話點點關注,謝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江說物理


不讓孩子做的事,他就偏要做,每個孩子幾乎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當孩子開始有自我,認識到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見,並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時,咱們大人看似的叛逆就開始了。



在初期,孩子一般只是想按到自己的意思去做,孩子天生就是有好奇心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通過嘗試各種不通的,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去積累自己的經驗。

但往往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會按自己過去的經驗,認為對與不對,能做不能做。這些過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指導性信念,阻止了孩子去探索新奇的事件。設想一下,當孩子每次想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家長的經驗認為:這樣做不可以,不能這樣做!孩子的心理狀態會是怎樣的?

孩子從內心深處,反覆的體驗到自己的行動受阻,當需求得不到滿足,積累到一定時候時,孩子就會有反抗,因為心裡面不舒服呀。

孩子開始試探性的按自己的方式去做,有的時候成功,有的時候,被阻止,禁止。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用這種家長親所說的:“不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的方式,開始一個一個成功行動時,孩子已經漸漸的形成了這樣的行為習慣,與家長交往的相處模式。

所以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孩子的行為、思維模式,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塑造出來的。



那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信一個指導守則: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當一件事情,發現我們的溝通交流,使用的方式方法沒有起到效果時,請及時的改變教育引導過程中的,說話的語言內容,方式,改變我們的行動、接觸模式,方法總比困難多。

要知道,我們在沒有讓孩子按合適的方式去做事情的時候,講道理,告知、說服,命令,幾乎起不到幫助孩子建立:我自己覺得,我也認為應該如此去做的想法。

所以我們需要改變方法,試試哪種方法更有效果,當孩子經歷有效果的方法,並認同時,孩子是發自內心的贊同的。

這時候,我們與孩子可以進行深度的溝,幫助孩子建立正向積極的價值觀。在溝通過程中,一定不要忘了,用家長慧智的眼睛,發現孩子自己的有價值的信息,及時給予肯定,正反饋。並將正向積極的信息,用提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與未來建立聯繫。


我是殷老師,有任何教育教學方面的問題,疑惑,都可以與我交流溝通。希望今天的解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