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为什么把春秋起始定在公园前722年?

雕刻不出时光


著名思想家柏杨先生,把春秋战国起始时间定在公元前722年。这是柏杨先生根据孔子编纂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巜春秋》所确定的。

孔子编纂的巜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历史。巜春秋》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我国传统史学的源头。

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所以柏杨先生也遵循了这一思想,把春秋战国时期起点时间定在公元前722年。





穿越时空的岁月


这是因为,公元前722年是《春秋》这部书的起始年。

“春秋”的含义

“春秋”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春秋》这部史书,一是指春秋这一时期。这两个含义,实际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春秋时期”这一说法来源于《春秋》这部书的名字,《春秋》这部书写的也是春秋时期的事。而《春秋》是鲁国的史书,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纪录的,第一句话是: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鲁隐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所以题中说,春秋时期起始于公元前722年,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公元前722年来自鲁国的《春秋》,那为什么不选别的国家的史书呢,其他史书的起始年可能就不是公元前722年了。

为什么要选《春秋》这部书

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本国的史书,而且用的大都是“春秋”这个名字,比如说鲁国。当然,也有用别的名字的,晋国的史书就叫作《乘》,楚国的史书叫作《梼杌》。但是,晋国的《乘》,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给烧掉了。《梼杌》和其他国家的史书,后来也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所以,没有别的可选 ,只能选鲁国的《春秋》了。另外,由于《春秋》是孔子写的,出于名人效应和孔子的影响力,后世也愿意用这部书的名字。

孔子为什么写春秋呢?

孟子是这么解释的:“孔子惧,作《春秋》”。当时,弑君事件频发,“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孔子害怕礼崩乐坏,因此就写了《春秋》,用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来使“乱臣贼子惧”,让他们不要再破坏周礼。同时,孔子把他的道也写在了《春秋》里面,希望后世有明君,来实现他的治国理念。

各国史书为什么要用“春秋”这个名字呢?

因为史书记载的都是国家大事,而这些大事,大都发生在春秋两季。这两个季节,没有严寒酷暑,适合朝见周王、会盟这样的长途跋涉。秋天丰收了,地里也没有什么农活了,有粮又有兵,天气不冷也不热,正是发动战争的好时机,所以有“多事之秋”这一说法。同时,春种和秋收,也是国事中的重中之重。从自然规律方面来说,春和秋,寓意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所以,用春秋这个名字是再恰当不过了。

《春秋》这部书结束于什么时间呢

孔子写春秋,只写到鲁哀公十四年。当时,有人捉到了一只麒麟。因为当时是乱世,而麒麟是祥瑞的象征,所以,孔子就说:

“丘,犹麟也!麟之出,因不遇明王而遭害;丘生不逢时,不遇明王,故吾道难行于世,而终至于穷矣!”

所以,孔子就结束了《春秋》的写作。两年以后,孔子就死了。

通常说的春秋时期, 时间跨度和《春秋》这部书并不一致

通常说的春秋时期,起始于周平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这一年,周平王把都城东迁到了洛邑。关于春秋结束的时间,教课书上说是公元前476年,因为这一年是《史记》开始记叙“六国时事”的时间。当然,这也是司马迁的名人效应。而有些人主张用别的时间,比如,《春秋》绝笔那一年、孔子逝世那一年、三家灭智那一年、三家分晋那一年。

总结:

春秋时期的叫法来源于《春秋》这部书。起始时间定在公元前722年,是因为《春秋》是从这一年开始写起的。


白水老哥说历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公元前 722 年,即东周时代之鲁隐公元年,是《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记事之首年:

一、《春秋》为什么从这一年开始?

《春秋》记事,一共二百四十二年,但在进入首句“元年春王正月”之前,却还有一个困惑了人们许久的问题,即《春秋》为什么要从鲁隐公元年开始?



的确,既然是一部编年史的样式,其起笔和结笔总得有点说法才是——对这个问题只要稍一深究,疑点便立刻出现:如果说《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那么,从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算到鲁隐公,这中间还有好几代世系,难道全都抹杀了不成?

1、儒家经典中的解释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伯禽始封、鲁国建国,那还是西周初期的事,几百年下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天下大乱,周平王东迁洛邑,标志着东周的开始,而鲁隐公元年和周平王东迁基本在一个时间段上,所以《春秋》大体是以东周的开始来作为自己的开始的。 这是一个相当合情合理的说法,也是一个经典的解释,晋代“左氏忠臣”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的序言里大体就持这一说法。

杜的意见是:周平王是东周的第一任国王,鲁隐公是甘心让位给弟弟的贤君,两人所处之时代相近,况且鲁隐公是周公之后,如果周平王能够开创中兴事业, 鲁隐公也能够光宗耀祖的话,那么,西周当年的盛况就复兴有望了,周文王和周武王也算后继有人了。



所以《春秋》才特意选择这个时间作为开端, “采周之旧,以会成王义”——孔颖达再作阐发,说《春秋》虽然看上去只是鲁国的国史,是站在鲁国这样一个诸侯国的立场上记事的,讲的似乎也仅是“诸侯之法”,但杜预之所以说它“会成王义”,是因为《春秋》所记之事尊卑尽备,故其虽是根据鲁国国史而成书,却“足以成王者之义也”,因此而“垂法将来”,使后世的天子们可以好好从中学习王者之道。

如果此说属实,《春秋》便是一部万世不移的帝王之法,而孔颖达之说 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春秋》是一部以教育意义为重的经书,至少,它的教 育意义远大于史料意义——用现代语言来说,《春秋》的写作或编纂属于所 谓“观念先行”,这样一个圣人传统对中国古代史书编纂的影响极大。当然, 也确实有人把《春秋》当作史书,不过,用大儒的话来说,这只是“后儒浅见”。

从这层意义上说,杜预和孔颖达对始隐问题的解答虽然不一定符合于 史实,但无疑是政治上正确的,这同时也进一步泯灭了《春秋》的史学内 涵而强化了它的经学意义。经学当然是远远重于史学的,这个观念长久以 来都很少受到人们的质疑。那么,既然杜、孔言之成理,也算成功解决了《春秋》开篇的一个重大疑点。

2、《春秋》起止年限问题学者的议定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周平王元年是公元前 770 年,这在鲁国正是鲁孝公执政的晚期,鲁孝公的继任是鲁惠公,鲁惠公是鲁隐公的父亲, 而鲁惠公元年却是周平王三年,鲁隐公元年则是周平王四十九年——这也 就是说,在《春秋》开始的时候,东周已经过去了四十八年。

问题由此出现:如果前述杜预的说法成立,那么《春秋》的开端若放在周平王元年显然是最合适不过的,这既标志着东周从此开始,又表示了在编年上是以周天子纪年为本位的,岂不正是“尊王”之意吗?退一步说,就算一定要以鲁国纪年为本,以鲁惠公元年为开端显然要比以鲁隐公元年为开端“合理” 得多,似乎也更合乎杜预的那番道理。



《春秋》这个不当不正的开端给后人带来了不少麻烦。仅从历史分期 上说,所谓“春秋时代”就是因《春秋》而得名的,从这层意义来讲,“春 秋时代”应该就是《春秋》纪年的起讫时间。始年的问题是:一般说周代 分为两段,前半段是西周,而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算后半段,是为东周; 东周又分为两段,前半段被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段被称为“战国时代”。 那么,如果严格依照《春秋》编年,从周平王元年到鲁隐公元年中间的这 四十八年却没了着落。

建国以后,学者总述近年对这段历史的分期之争说: “新中国成立后,50 年代范文澜修订重版的《中国通史简编》将春秋这段历史以两种年代标明,即东周是公元前 770 年至前 403 年,春秋是公元前 722 年至前 481 年。之后,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将春秋时代定为公元前 770 年始,以《史记·六国年表》所载周元王元年即前 475 年作为春秋、 战国时代的分界线。

从此‘春秋史’的时间就定位在公元前 770 年至前 476 年。……70 年代末以来史学界对这一年代定位的下限提出了异议……所以, 我们同意将公元前 770 年至前 453 年作为春秋时代的起讫年代。”这一分期问题就这样被“议定”出来,从周平王元年到鲁隐公元年之间的四十八年就这么尘埃落定了。但是,最初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春秋》到底为什么要从鲁隐公开始?

无论如何,始于隐公元年都像是一个不当不正的开始,但在历史上的问题是, 以《春秋》之地位,这个问题必然要有一个圆满答案才对。杜预虽然给出了一个权威而貌似合理的解释,但深究起来依然难以令人信服。

当代学者曾对杜预的理由一一提出过质疑,大意是:如果说时代相近,但鲁隐公的父亲鲁惠公和周平王的时代更为接近;如果说鲁隐公是周公之后,但鲁国所有的国君都是周公之后;如果说鲁隐公是位让国之贤君,但他只有让国之意却未成让国之事实,最后还遭人篡杀——此事原本就不足为训,杜预此论“牵强附会,无待深辨”。杜预的解释到此就变得站不住脚了,但圣人深意究竟何在,历代学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二、历代《春秋》始于隐公元年的合理解释

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却有很多。

比较合理,切有代表的有以下几种:

1、顾炎武的说法

而从鲁隐公以后,世道乱了,史官 散了,孔子惧怕历史记录会遭中断,这才开始编修《春秋》。鲁国的历史档 案从鲁惠公之前都还完好,又是出自良史之笔,所以孔子对这段历史“述 而不作”;而鲁隐公以后的历史记载却开始乱了,所以孔子才去斟酌编修, 即所谓“作《春秋》”。所以说,《春秋》并不是从鲁隐公开始的,而是从鲁 国建国的时候就有的,可鲁惠公以前的那部分《鲁春秋》早已失传,后人 看到的只是孔子手定的断自鲁隐公以下的那部分而已。

2、清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的说法

《春秋》为什么不始于惠公而始于隐公?答案很简单:《春秋》是一部讨伐乱臣贼子之书, 而隐公后来正是被乱臣贼子害死的。如果联系到隐公对桓公(杀害隐公 的合谋者之一)的好处,给人的感触自然更深。



3、当代学者王树民的说法

《春秋》的发端其实是和三桓有关。 孔子时代的鲁国正是三桓的势力甚嚣尘上的时候——《论语》里就没少这些记载,鲁国国君几乎被架空,而三桓当中又以季孙氏僭越至高权力, 还曾经以天子之礼乐规格“八佾舞于庭”,搞得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所谓三桓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鲁庄公、 庆父、叔牙、季友这兄弟四人围绕继承权展开一连串的生死恶斗,后来, 庆父的后人别立宗族,称为孟孙氏(也作仲孙氏),季友的后人就是季孙氏, 叔牙的后人就是叔孙氏,又因为庆父兄弟都是鲁桓公之子,所以孟孙氏、季孙氏、叔孙氏便被合称为“三桓”。

“三桓”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得自于鲁桓公的,而这位鲁桓公正是鲁隐公的弟弟。这两兄弟也曾因为君位 继承问题很有过一番纠葛,最后鲁桓公暗杀了鲁隐公而即位。那么,很容 易的理解是:孔子如果想说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说清楚鲁国的当代史, 那就怎么也避不开三桓;而要想说清楚三桓的历史脉络,就必须从鲁隐公讲起。所以,《春秋》才需要从鲁隐公开始。

4、“二王并立”学说

《春秋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提到太子宜臼(即后来东迁周室的周平王)投奔西申, 被申侯、鲁侯及许文公拥立为王,为突出宜臼的正牌太子身份,周王宜臼 被尊为“天王”,与周幽王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周幽王那边则立了褒姒所生的伯盘为太子。而在幽王死于战火之后,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余臣与宜臼又形成了新的二王并立之局。

天王宜臼与携王余臣各有一批支持者,互相都视己方为正统,视对方为僭越。直到周平王十一年(前 760 年),携王才被晋文侯所杀,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二王并立”局面方告结束,周平王(天王宜臼)的一统局面才在事实上确立下来。



作一下时间上的对比:鲁惠公元年是前 768 年,虽然仅在周平王元年 (前 770 年)之后两年,但这时候的天下仍处在宜臼与余臣的二王并立时期,而鲁隐公元年则在前 722 年,这时已是周平王四十九年,二王并立的局面已然结束,周平王已是无可争议的天下共主。旧时代彻底落幕了,新旧交替时期的纷扰之局也已经尘埃落定,新时代开始,《春秋》选在这个时间作为起始,自然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至于孔子编修《春秋》为什么从隐公元年开始,这个问题,孔子他老人家也没明确交代,只能是后人基于孔子言论合理的推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