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張大奕疑陷感情風波,而如涵沒有B計劃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9日電 (常濤)資本市場不相信顏值,更相信“八卦”。

  4月17日,上市公司如涵控股(下稱如涵)CMO(首席營銷官)、“中國電商第一網紅”張大奕,疑似陷入與某電商平臺總裁的感情風波。受此影響,當日美股收盤,如涵大跌6.36%,市值蒸發約2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張大奕身家也在一夜之間損失超2000萬元。

  如涵面對的更大困難是,如何在資本市場繼續講述“顏值變現”的故事。從2019年4月3日IPO至今,如涵股價已經累計暴跌64%。另有業內人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如涵目前最大的“危機”是沒有內容支撐,依賴單一IP,一旦遭遇大危機,打擊是致命的。從這點來說,如涵沒有B計劃。財報顯示,張大奕對如涵的收入貢獻佔比已過半。

被遺忘的張大奕疑陷感情風波,而如涵沒有B計劃

2019年4月3日,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來源:張大奕微博

  張大奕重回熱搜,如涵市值蒸發1.5億

  一切始於那條微博,張大奕瞬間陷入了與某電商平臺總裁的感情風波。有媒體就此事向張大奕方求證,對方回應稱:“只是一場誤會”。

  4月17日當晚,張大奕照常出現在淘寶直播間,看起來並未受到傳聞影響。不過,張大奕背後的如涵並未保持“平靜”。當日,如涵美股開盤一度跌幅超9%,收盤跌幅為6.36%,市值蒸發約2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且在盤後時段繼續微跌。

  熟悉網紅經濟的人,對張大奕並不陌生,尤其對她“顏值造富”的神話,更是津津樂道。

  2011年,溫州人馮敏(如涵CEO)和妻子創辦淘寶女裝品牌“莉貝琳”,彼時,張大奕是店鋪的模特。三年後,“莉貝琳”遭遇瓶頸,馮敏和當時在微博上帶貨已有名氣的張大奕聯合開了一家淘寶店。同年,如涵成立,張大奕個人IP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造富”神話也就此開始上演。

被遺忘的張大奕疑陷感情風波,而如涵沒有B計劃

資料圖 張大奕 中新經緯 常濤攝

  2016年,這家淘寶店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張大奕成為了淘寶和微博上的“第一網紅”。同年4月,如涵借殼克里愛在新三板上市。正是看中了張大奕背後的網紅經濟,2016年11月,阿里巴巴以3億元入股如涵,公司估值達到31.3億元。

  如涵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是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網紅孵化與營銷平臺,藉助淘寶的力量,如涵已在紅人孵化數上穩居行業第一,致力於為更多品牌實現品效合一。

  數據顯示,張大奕用短短4年時間,微博粉絲從30萬暴漲至1077萬;2017年“雙十一”,張大奕的網店日銷售額突破1.7億元人民幣;2018年“雙十一”張大奕網店創造28分鐘銷售額破億記錄。

  2019年,如涵迎來納斯達克上市。

  張大奕正被遺忘?

  2019年4月3日,有“國內網紅電商第一股”之稱的如涵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不過,與顏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敲鐘首日,如涵股價便遭遇大幅下滑,當日7.85美元的收盤價較12.5美元的發行價暴跌37.2%。

  事實上,從IPO至今,如涵股價已經累計暴跌64%。目前,如涵市值大約3.2億美元,而上市之初,如涵市值曾一度超10億美元。

  與如涵股價“跌跌不休”相匹配的,是張大奕的聲量。媒體報道稱,2019年越來越多的直播網紅聲名鵲起,李佳琦、薇婭、李子柒“後來居上”,相比他們的熱度和影響力,張大奕早已被擠下帶貨女王的位置。

  據媒體報道,2018年全年的百度指數和媒體指數顯示,張大奕的熱度整體上均要超過李佳琦和薇婭。三人對比中,2018年全年百度指數李佳琦的數據毫無波動;薇婭則在部分時間超過張大奕。媒體指數方面,李佳琦和薇婭在2018年均沒有大起伏。

  但是,情況在2019年產生變化,張大奕的熱度在被李佳琦和薇婭反超了。

  截止至2019年12月1日,張大奕的百度指數和媒體指數均被李佳琦和薇婭反超。

  而在微信指數、微博的微指數過去90天數據方面,李佳琦的數據則力壓薇婭和張大奕排名第一,張大奕則墊底。

  數據顯示,張大奕的微博粉絲數超過1000萬,但是,其微博影響力數據卻低於李佳琦和薇婭。以經營微博平臺為主並且微博粉絲數排第一位的張大奕在這項數據中表現不佳,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議。導致這種情況,可能和三人的全網粉絲量有關。

  2019年雙十一期間,主播李佳琦預售當天直播單場(5.3小時)累計銷售額6.6億元;主播薇婭預售當天直播單場(6.6小時)累計銷售額 6.6 億元;張大奕在7小時13分31秒的直播時長裡,銷售額超過了6000萬元。

  如涵沒有B計劃

  “張大奕被遺忘”對如涵來說打擊是“致命”的。

  如涵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包括張大奕在內的3位頭部KOL(關鍵意見領袖,此處可理解為網紅)的GMV貢獻比,在2017財年-2019財年分別是60.7%、65.2%、54%,截至目前達到了61.43%。而張大奕的收入貢獻佔比逐年提升:2017財年50.8%、2018財年52.4%、2019財年53.5%。

  可以看出,如涵對張大奕的個人IP依賴度極大。事實上,這也是如涵上市之時最受爭議的地方:如涵這種與網紅深度捆綁的模式究竟能走多遠?

  在分析如涵上市首日破發的原因時,有豐富網紅運作經驗的王思聰認為,一是因為頂級網紅的不可複製性,二是因為如涵網紅孵化、網紅電商、網紅營銷模式沒有驗證成功,也沒有證明自己可以培養出新的KOL。

  如今兩年過去了,數據更加說明這一點:如涵並沒有培養出更多的“張大奕”。

  截至目前,如涵共簽約了159名KOL。其中,頭部KOL共3名(張大奕、大金和莉貝琳),如涵控股腰部KOL有12名,同比增加5名;新晉KOL共144名,同比增加41名。合計下,腰部和新晉KOL實現GMV共6.58億元,同比增長77.12%。

  而去年如涵招股書顯示,在截至2018年底的9個月裡,如涵控股一共簽約113名網紅,按照交易流水分為三個層級:一線網紅、成熟網紅以及新晉網紅。“目前如涵擁有3位一線網紅,分別是張大奕、大金以及莉貝琳。”也就是說,兩年之後,如涵所擁有的頭部KOL數量沒有變化。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曾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如涵上市已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網紅經濟模式的價值性。對於如涵來說,一種模式肯定是不能持久的,歸根結底是能不能掙到錢的問題。

  如涵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總淨營收為人民幣4.821億元(約合6920萬美元),同比增長25%;歸屬於如涵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070萬元(約合15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為人民幣1550萬元,淨利潤同比下降46.43%。

  某MCN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對如涵來說沒有內容支撐,依賴單一IP,一旦遭遇大危機,打擊是致命的。“某種程度上看,網紅在MCN整個生產的價值鏈中既是最重要,又是最不重要的。內容營銷以及背後的整個團隊運作體系才是最重要的。”(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