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一提起山西的自然風景,首先想到的絕對是北嶽恆山與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了,去年年底王者榮耀出了五嶽皮膚,而甄姬所代表的恆山有一句語音叫做“恆山如行,御風絕頂”,這八個字把恆山奇峻幽深的特點描寫的淋漓盡致;而說到五臺山,那就更厲害了,它是山西旅遊的標誌性景點,來山西不遊五臺,等於沒來。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在山西有一個縣城,它可就厲害了,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把山西兩大最出名的自然風景名勝都佔了,風景十分的秀美,可以說這個縣是一個看山爬山的好去處,它的境內山巒如嶂,綿延起伏,崇山峻嶺,這一特點甚至直接顯示在了名字裡,它就是繁峙縣,什麼叫做繁峙呢?就是群山環而拱之,故曰繁峙。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繁峙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太行山西麓, 北倚恆山,南臨五臺山,滹沱河自東向西從境內流過,整個縣境北、東、南三面高山環繞,繁峙縣的北部是華北最高峰北臺葉鬥峰,而東部泰戲山更是把南北兩山連成一體,形成繁峙縣的東部屏障,即使是西南部的馬鬃山海拔也有近2500米,崇山峻嶺與密林幽谷使得繁峙縣成為了外出登山旅遊露營,遊山玩水的好去處。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提起五臺山,人們似乎都會覺得五臺山應該在五臺縣,畢竟名字相呼應嘛,但其實五臺山位於忻州市五臺縣和繁峙縣之間。“五雲常覆五臺端,文殊古佛青燈伴”,這“五雲”可不都在五臺縣,西臺在繁峙縣境內,東、北、中三臺則在五臺、繁峙兩縣交界處。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繁峙縣這裡也有著五臺最美的風光,西臺月墜峰巔,儼若懸鏡,山上法雷寺底部敦厚穩重,塔身俊秀美觀,在風景秀麗,環境幽雅的西臺可謂是獨樹一幟,別具特色的一道風景。另外這裡還有神聖的八功德水,全世界只有兩處,一處在印度一處就在五臺山,此水可以說是人間聖水了具有消災增慧神奇而不可思議。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要說繁峙縣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寺廟,一座是巖山寺,也叫做靈巖寺,還有一座就是公主寺了。巖山寺位於山西省繁峙縣城南峪口五臺山北麓天巖村,創建於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屢有修葺。寺院主要由南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其它殿四間,禪房三間,垂花門一座,鐘樓一座兼做山門構成,寺內青松鬱郁,古殿峻峨,壯觀幽謐,彷彿鑲于山野的璀璨明珠,要說到巖山寺最有代表性的文物遺產,那就是寺廟內壁四周的金代壁畫了,由金代宮廷畫師王逵所繪。壁畫內容,都是以佛教經傳故事為主題的,這些壁畫再現了宋、金時期社會生活的縮影,體現了北宋社會的形制,是研究宋、金歷史、社會、宗教、建築、美術的珍貴資料,與永樂宮壁畫堪稱山西壁畫的“雙壁”。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永樂宮壁畫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葩,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鉅製。繁峙縣不但靈巖寺壁畫可以與永樂宮壁畫相媲美,另一座公主寺中的壁畫照樣與永樂宮壁畫爭輝。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一般公主住的不都是皇宮嗎?為啥會住到寺廟裡,其實公主寺北魏城信公主逃避紅塵之苦出家修行而建,整座寺廟建築完整,規模宏大,其結構甚至仿似唐朝現存的佛光寺,但是不及佛光寺雄偉壯觀,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的藝術價值,因為公主寺內的壁畫技藝精湛,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永樂宮壁畫並稱“南北雙珠”。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繁峙縣既有“雙壁”,又有“雙珠”,它不僅風景宜人,人文遺產更是恢宏大氣,彌足珍貴,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在近代提起繁峙縣,大家應該想到的是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它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平型關就位於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的瓶形嶺上,平型關四周群峰挺拔,關口狹窄,地勢險要,為古今兵家必爭之地,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站在平型關前,似乎仍能感受到八路軍戰士奮勇殺敵,披荊斬棘,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凌雲壯志。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今天的繁峙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朝著生態新農村大踏步邁進,2018年,繁峙縣榮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稱號,201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繁峙縣退出貧困縣。“十一五”規劃以來,繁峙縣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工程,對城市基礎設施、市容市貌等進行多項改造,如今,坐擁“全省雙擁模範城”的繁峙縣正走在共同富裕的小康路上,我們希望繁峙縣發展的越來越好,人民生活更加的幸福快樂。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文/老西兒侃三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