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運動誤區,輕鬆享“瘦”

運動減肥是最有效的瘦身方法之一,但盲目的運動減肥除了把你累得夠嗆之外還沒有效果。下面小編跟青們分享正確的運動減肥常識,避開誤區,實現健康瘦身。

避開運動誤區,輕鬆享“瘦”


誤區一:青們還在強迫自己堅持早晨健身嗎?

最佳的鍛鍊時間因人而異,關鍵是選擇自己最有鍛鍊慾望的時段來安排。但健康的意見是:傍晚時分鍛鍊最為有益。因為人的各種活動都受“生物鐘”的影響,無論是身體的適應能力,還是體力的發揮,綜合來看以下午4點—7點較佳。早上則反之,運動時的血壓與心率都較傍晚時明顯升高,對人體健康會構成威脅。

誤區二:運動時拒絕空腹?

青們還在擔心空腹運動會因體內“電量不足”而發生低血糖反應,如頭暈、乏力、心慌等對健康不利嗎?最新研究認為,飯前1—2小時(即空腹)進行適度運動,如跳舞、慢跑、騎自行車等,最有助於減肥。

這是由於此時體內無新的脂肪酸進入脂肪細胞,較易消耗多餘的脂肪,減肥效果優於飯後運動。

誤區三:每天堅持30分鐘慢跑後就草草結束?

30分鐘的慢跑雖可達到有氧鍛鍊之目的,但減肥成效卻甚微。事實是,只有運動持續時間超過大約40分鐘,人體內的脂肪才能被調動起來與糖原一起供能,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脂肪供能的比例可達總消耗量的85%。可見,少於大約40分鐘的運動無論強度大小,脂肪消耗都不明顯。

避開運動誤區,輕鬆享“瘦”


誤區四:相信可以實現“哪裡不好就減哪裡”的美好願景?

在減肥廣告宣傳中常看到“減腰”、“減腹”、“減臀”等詞語,那麼,局部運動是否真能減少局部脂肪呢?答案是不能。因為脂肪供能是由神經和內泌系統調節控制,但這種調節是全身性的,並非練哪個部位就可以減哪個部位的多餘脂肪,而是哪裡供血條件好,有利於脂肪消耗,哪裡就能減肥。例如,有人運動一段時間後,腰圍不見小多少,可臉頰卻消瘦了,原因就在於此。

避開運動誤區,輕鬆享“瘦”


誤區五:認為累到趴下的運動才是減肥效果最好的?

倘若這是在為奧運會訓練,這或許是對的。但對一般人而言劇烈運動後帶來的疼痛是一個警告,而不是取得效果的標誌。只有持久的小強度有氧運動才能消耗多餘的脂肪,這是由於小強度運動時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獲取能量,因此脂肪消耗得快。運動強度增大,脂肪消耗的比例也只佔15%而已。

不是運動就能變瘦,方法不對反而會越減越……所以,有躺槍的青就速速糾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