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益生菌時,這四個誤區要避開

隨著人們對益生菌功效的認可,益生菌產品也越來越火、越來越多,各種益生菌產品讓人應接不暇,這給不少人帶來了選擇困難。究竟如何選擇和服用適合自己的益生菌產品已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

今天小益分享:希望能帶你走出益生菌的幾大誤區。


選擇益生菌時,這四個誤區要避開


誤區一:有“菌”就一定有作用

很多人覺得,只要含有益生菌就一定有作用,其實不然。益生菌要想發揮作用,必須滿足以下3點:一是保證一定數量(一般要求100萬個以上),二是能活著到達腸內,這就要求耐胃酸、耐儲運,三是菌株本身有益生作用,能發揮顯著效果。

因此,建議大家在選購時應仔細閱讀產品標籤,比如配料表、名稱標識等。選擇標註活菌數量、耐胃酸、耐儲運的產品。另外,不少益生菌產品的活性堪憂,其中不乏大品牌,在選益生菌時不能只關注品牌知名度,更應關注的是生產廠家的實力,是不是專業做益生菌的。

選擇益生菌時,這四個誤區要避開


誤區二:益生菌只適合便秘、腹瀉的人

很多人對於益生菌的認識僅停留在治療便秘、腹瀉等消化道疾病方面。其實,益生菌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例如,益生菌可以產生多種酶,我們幫助人類消化食物;產生人體必需氨基酸、維生素;促進鐵、鈣等礦質元素吸收;抗擊癌症,抑制腫瘤生長、促進腫瘤細胞死亡;此外,益生菌在抗擊肥胖、高血壓、抑鬱、腎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當然,益生菌的作用存在菌種、菌株的差異性,不是所有益生菌都能發揮上述作用,針對不同病症最適合的益生菌也會不同。


選擇益生菌時,這四個誤區要避開


誤區三:益生菌產品容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會用"重量"思維來衡量益生菌:“**家的更好,一包20克,**家的不行,才0.5克”。請注意,買益生菌不是買白菜,越重越好。產品容量不是選擇益生菌的依據,關鍵要看每克所含活菌數和益生菌菌株本身的功能。另外,對於腸道菌群失衡的人,應按照療程堅持服用,這樣才能促進腸道菌群恢復平衡。

還有不少人諮詢到底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對於像凝結芽孢桿菌、東海酪酸梭菌這樣耐胃酸的益生菌服用時間限制不大,但通常來說建議益生菌飯後服用,這是因為食物中和胃酸後可以讓更多活菌到達腸道發揮作用。


選擇益生菌時,這四個誤區要避開


誤區四:益生菌=發酵酸奶

很多人都會將益生菌和酸奶畫上等號,益生菌不就是等於喝酸奶嗎?

答:不!等!於!

首先,發酵酸奶中添加的益生菌是多是為了優化口感的乳酸菌,其功能一般沒有經過篩選、驗證。其次,酸奶中添加的益生菌很少能耐受胃酸和膽鹽,能到達腸道仍然保持活性的非常非常少,達不到保健要求。同時,在液態或者半固態情況下,益生菌的活性受溫度影響很大,儲運過程中稍有不當就會導致酸奶中的益生菌死亡。因此就補充益生菌而言,喝酸奶並不是最佳的補充方式。

選擇益生菌時,這四個誤區要避開


那麼補充益生菌選擇什麼樣的產品更好呢?相對於益生菌酸奶,固態的益生菌補充劑更加直接有效。它們不需要像酸奶一樣過度追求口味,這一限制被解除,就給選擇優質益生菌菌株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同時,固態的散劑、片劑、膠囊劑中的益生菌可進行微囊包埋(也就是給益生菌穿上了保護衣),活性更穩定。因此,如果你存在菌群失調的情況,想要調節腸道微生態的話,建議您選擇專業的固態益生菌補充劑,比如臺灣的益仟益益生菌就是專為國人所定製的益生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