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文/柒小姐

昨天,柒柒參加了閨蜜的婚禮。

雖然愛情甜蜜,但是房貸依然給了小兩口不少壓力。

柒柒今天想科普一下保費繳費期限的事,在這之前,先聊聊房貸。

房價不低,大多數人買房還是要貸款。

有的人就琢磨著能少貸一年是一年,最好提前還上,畢竟,揹著債務的滋味可不好受。

乍一看,沒毛病啊。

其實這樣會坑了自己,很多人會栽在這兒。

要是買房子的話,不如能貸多久就貸多久,最好30年保底。

為什麼呢?

首先,就是期限拉長,每月還款壓力小了,還能住上更大的房子。

況且現在銀行貸款利率5%左右,相比於其他借錢途徑是很低的。

期限長了,省下來的錢可以去投資。

舉個例子,億聯銀行的銀行存款利率已經到6%,穩穩跑贏貸款利率。

即使貸款利率提高,相比於通貨膨脹率,還是小巫見大巫的。

錢越來越貶值,房貸不變,一來二去就相當於省了不少錢

另外,大家收入也在漲,原來房貸的壓力現在也小很多。

所以柒柒還是建議大家在選貸款年限的時候越長越好,用動態的眼光來面對負債。

說完了房貸,回過頭看看保險繳費期限。

現在保險繳費期限也有很多種選擇,有一次性交完的,還有10年、20年、30年繳費的。

和房貸一樣,一次性交齊的更少,大多數還是選擇年交。

就像以前柒柒推薦過的達爾文一號,30歲男 ,50萬保額保終身,20年繳費,一共是15.5萬,30年交,一共是18.6萬,表面上多了三萬塊。

30年平攤下來,每年也就一千多,但是能換來不少好東西。

01

保費壓力小

30年繳費,每年是6220元,10年繳費就變成了13150元。

選10年的,給一個人保障咬咬牙還是能挺過來的,但是全家大幾萬的保費,壓力太大了。

選30年繳費的,保費壓力小了,保額還能選更多。

至於每年多交的那些利息,有通貨膨脹幫我們扛著呢。

02

槓桿比高

這詞可能大家不太懂,柒柒給大家解釋一下。

槓桿大家都知道,發明出來就是為了省力,以小搏大。

保險也一樣,交1萬的保費獲得50萬的保額,槓桿比就是50,2萬獲得50萬,槓桿比就是25。

槓桿比越高越好,代表我們花少部分的錢獲得了更多的賠償。

就拿上面10年和30年繳費的例子作對比,假設第一年出事。

10年繳費:50萬/13150=38.02

30年繳費:50萬/6220=80.38

兩倍還多,妥妥的。

03

豁免概率高

現在重疾險保險一般都會有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雙豁免附加責任。

什麼意思呢?

就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在保障期間如果確診了附加責任中的疾病,保險公司不僅要給我們錢,還要免除後續保費,保障依舊有效。

假如說王先生給自己妻子買了一份帶有豁免責任的重疾險保額50萬,30年交,很不幸第二年妻子就查出輕症,那麼保險公司不僅要賠付他輕症的保額,免除以後28年的保費,對於重疾的賠付也會繼續。

所以說,繳費年限越長,對大夥越有利。

當然,繳費時間越長越好,也不是對所有人說的。

比如說收入不穩定的時候,可以考慮適當縮短一下繳費年限。

像柒柒一直不推薦大家買的年金險,就比較適合做生意的人。

趁生意好的時候投入一筆,將來萬一出事也有個保底的收入。

但是要是衝著年金險的收益去,那還是算了吧。

理財是理財,保險是保險,年金險收益率大部分都是可憐的2%-3%,連定期存款都趕不上。

說起來,大部分人對於房貸或者保險的金額比較關注,卻從來不關注時間這個變量。

有的人還是覺得返還型保險合適,有病返錢,沒病還能返本,實際上讓保險公司拿著我們的錢賺了好大一筆利息。

想想看,30年前給保險公司交了10萬,30年後保險公司還回來10萬,這兩個10萬,絕對不能比了。

所以柒柒覺得:要想有錢,做長遠的打算才是最重要的,不必盯著眼前的賬面金額。

《富爸爸窮爸爸》裡有句特別經典的話:窮爸爸為錢打工,富爸爸讓錢為自己打工,說的就是用一種動態的眼光去思考問題。

在通貨膨脹率偏高的時代,一定要把錢和時間捆綁考慮,才能早一天奔向財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