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捨生取義來理解儒家中庸之道

從捨生取義來理解儒家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由於被斷章取義,它的意義已被曲解和扭曲,如今理解成沒有原則,為了明哲保身而不得罪別人,含有圓滑等貶義成分。

只把各種不同的思想觀點、理論無原則地機械地拼湊在一起以實現表面的和諧或一致,這其實已被被誤解為折衷主義。孔子反對這種人,斥之為“鄉愿”,即眾人認為的好好先生,此為“德之賊”也。


從捨生取義來理解儒家中庸之道


《中庸》稱引孔子的話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可見中庸之道是君子人格的理想狀態。

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狂與狷是兩個極端。《論語》載:子貢問:“師與商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過與不及也是兩個極端;不走極端是中庸之道的本質意義,那麼儒家倡導捨生取義是否與之矛盾?

通過用生命的終結來捍衛”義“ 似乎走了極端,然而在實行”中庸之道“時,判斷是否走極端需要以道德標準為前提,故而有柳宗元所言:“大中之道,仁、義、禮、智、信也。”故而並不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