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在《我是餘歡水》這部劇中,相信許多人都深有所感,劇中也影射了非常多我們生活中的那些“糟心事兒”,借錢還錢就是其中一“糟”。

都說“談錢傷感情”,原本以“好兄弟”“老同學”相稱的餘歡水和呂夫蒙,也因為還錢讓兩人不歡而散。

兩人第一次重逢是這樣的: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還了錢,就成了這樣的: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這是生活中多少人經歷的簡單縮影,又有多少人都曾經、或正在,受著借錢還錢的苦,受著“該不該要回錢”的煎熬。


01錢,借出去容易要回來難

餘歡水雖然自己也不富裕,連借出去的13萬還是自己母親省吃儉用攢下來,寄存在自己這裡的。

可在餘歡水的心目中,兄弟有難,自然能幫就幫,可誰知這一借,就是5年。

5年過去了,“兄弟”飛黃騰達了,自己還窮得叮噹響。

這到了實在沒錢的地步,才低三下四低聲下氣地去討要自己的錢。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可餘歡水心中的兄弟,卻一再誆騙、拖延,甚至出言不諱“什麼時候還,還要看我心情。”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都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有兩件,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

總之,到手的錢總是不願意再拿出去的,尤其是如果再加上“好人卡”的特性,那“還錢”更成了天方夜譚。

不僅餘歡水這樣,前同事小吳,也是這樣一個人,但凡同事有點要求,他都是儘量答應借出去的錢,就不好意思要回來。

有次喝醉酒跟我哭訴,公司裡的兄弟夥都借了好幾千了,也不還,還不止一個,“我都欠一屁股債了,你說說,他們還這樣。”

一問他怎麼不要回來,他就無奈地說,“這不是關係好嗎”……

叫人聽著,真是恨鐵不成鋼的氣。自己都債臺高築了還為“好兄弟”們找藉口,真想說句“活該!”可看他個大漢紅潤的眼眶,我也就只嘆了口氣,唉。

真正借錢的老手,就是“看人下菜碟”,看中的正是你的心軟、你的不好意思。

在借錢這場遊戲裡,認真你就輸了。

02借錢這道題,從來都無解


攤上同類事情的還不是個例,最近大衣哥被踹門的事情曝光後,“村民借錢不還”也進入公眾視野。

朱之文大家都知道,踏踏實實、本本分分的一介農民,因為天賦異稟的嗓音和歌聲,一舉成名。

從此錢多了,卻也被村民們虎視眈眈地盯上了。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在幾年前接受“閆虹訪談”時透露,自己粗略算了算,一年已經借出去了100萬,可卻一個還錢的都沒有,更有村民說“他自己的都花不完,還什麼錢”。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更令人唏噓的是,錢借出去了,口碑卻沒落個好。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自己辛辛苦苦掙了錢,不僅讓自己成了村民的“借錢由頭”,連關係也因此鬧僵了!

借錢這條路,從來都是個死衚衕,要麼人財兩空,要麼錢在人離。

初入職場的時候,我孤身一人從重慶跑去了杭州,關係最好的就是帶我的“師父”小李了。

一天晚上,小李突然來找我,說年邁的父親不慎跌倒,直接住院了,家裡人問他要錢,可他也沒有,說自己很沒用、很自責,能不能先借他5000,發了工資就給我。

我看到他焦急的樣子,又想可以藉此機會回報師父對我的好,沒有多想就給了。

可事後我才發現,都是假的,小李早已借錢成癮,從不控制自己消費,以至於這些年也沒攢下錢。

好在朋友的幫助下,把錢要了回來,可從那以後,小李也和我越走越遠了。

借錢這道題,在被設計出來的那刻起,就註定無解,最終註定不會有什麼大歡喜的結局。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最終受害的只有最善良最心軟的那個人。

03如果要借,就要做好“給”的準備

臺灣交通大學曾仕強教授的一個觀點很值得玩味。

他在一次課上說,“當人家向你借錢的時候,你就要做好把這筆錢丟掉的準備。”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這時要問問自己:我願意丟掉嗎?我承受的了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承受的了,那就借,並做好對方不再歸還的準備。

那如果哪天對方還了,自己就會很高興,“我又得了一筆意外之財!”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這也是給我們每個人上的一課。

老話說得好,“談錢傷感情”,所以在借錢這道選擇題裡,要麼捨棄錢,要麼捨棄感情,要麼只有棄權。

黃子華也曾支過一招,朋友的親近程度對應著不同的借錢額度,超出了,那這個人就是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放對,那“朋友”這個關係也就是多餘的了。


餘歡水、大衣哥紛紛淪陷:不借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基本的潛規則

雖然其中有開玩笑的成分在,但的確,朋友的親疏、該不該借,只有我們自己分辨得清。


其實,借錢最根本的癥結在我們自己,我們常常會被“假朋友”讓自己陷入道德綁架的旋渦中無法自拔,但往往被旋渦困住的也只有我們自己。

那些真正的“好朋友”,其實會為你著想,不會讓你深陷債務危機還不還錢、不會仗著你錢多訛詐你欺負你、更不會拿你的心軟和善良去逍遙快活。

最後,願大家都少有這些糟心事兒,更少有這些糟心“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