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國明談直播的四個維度與傳播價值的三個節點

□喻國明

當前大熱的直播本質上是媒介以其自身的傳播特性對於社會的一種“媒介化”重構。從媒介化的角度分析直播,可以將其歸納為四種社會性的實踐過程,即延展、替代、融合與適應。

喻國明談直播的四個維度與傳播價值的三個節點

一、直播:“媒介化”力量在四個維度上的表達

1.延展:直播延伸交流空間

伊尼斯將媒介區分為“空間偏向”與“時間偏向”兩種類型,時間偏向是指使信息能夠在時間維度上傳遞得更遠,而空間偏向是指能夠改變信息空間運動。直播是一種空間偏向的媒介技術,儘管它在時間維度上可以存儲、回放,但直播真正的實踐價值在於,它將信息空間延伸為日常行為的空間,將原本的溝通傳播空間展開,用“上線”與“在場”賦予線下空間新的傳播實踐價值。

2.替代:直播擴展個體行動維度

直播擴展了個體行動的“現實場”與“虛擬場”。藉助交流空間的延展,直播使個體在不同空間中的行動更加容易。將即時性的表演從舞臺搬上直播,將廣告營銷與銷售活動從線下轉移到電商直播中,都是將原有的活動轉化為媒介中的互動來實現。原本受空間限制而無法完成的行動可以藉助直播來完成,在展開的交流空間中獲得更廣泛的行動意義,這對提升個體在社會中的實踐自由度大有裨益。

3.融合:直播日常化模糊生活與媒介的界限

直播滲透到原本日常生活的專業化領域中,個人工作、交往、購物等行動場域部分轉移到了線上直播,公眾漸漸習慣自己的陪伴需求、娛樂需求、自我展露需求等藉由直播來獲得滿足。此外,個人日常生活在直播中公開,部分直播主甚至線下生活向網絡空間中的觀者進行無保留展示,把一些原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私人的行為搬到直播中。

4.適應:直播塑造的新的慣習與規範

首先,直播塑造了媒介日常化使用的慣習,受眾將直播納入自己原有的“媒介菜單”,形成了新的媒介使用習慣,直播成為習以為常的事。其次,在不同的實踐領域中,“直播+”結合原場域中的社會行為規範生成了新的不成文規約。

二、傳播價值實現的三個關鍵性節點

就傳播價值實現的過程邏輯而言,其全過程中存在著三個關鍵性節點:信息觸達—信息認知—信息認同,任何一個環節的障礙或變形,都會直接導致傳播價值實現巨大折扣。

1.信息觸達:解決的是“看得到”的問題

“接力傳播”成為今天信息觸達用戶的一個傳播關鍵。在一個“碎片化”的市場上,只有將形形色色的渠道進行協同整合、彼此“連接”和實現信息在不同渠道間的“可轉換”,才有可能將有關信息有效地通達至用戶——它意味著傳統傳播模式巨大變革以及內容表達形式的對應性創新。這其中,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的“接力——協同”尤為重要。

2.信息解碼:解決的是“看得懂”的問題

內容產品的形成是一個信息的“編碼”過程,相應地,內容產品的接受與讀解則是一個信息的“解碼”過程。一個理想的信息解碼過程是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用戶因“文化折扣”與認知偏差所造成的原內容產品的價值耗損,以及價值反轉(曲解)。一個有效的傳播必須要解決因語言差異所造成的認知載體“折扣”、因認知參照系不同導致的既有經驗“折扣”、因人之邏輯不同而導致的思維邏輯所產生的“折扣”等等。

3.信息認同:解決的是“說與做”的協同問題

傳播重要但非萬能,傳播能起到的作用從普及知識起步,進而建構觀點,然後促進行動。應以溝通為手段,以民意為“指示器”,構建相應的社會政策與“遊戲規則”,建立健全有助於問題解決的客觀條件。

(作者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

本刊啟事

本刊不收取任何費用,目前也沒有官方網站,沒有在線投稿投稿一說,請投稿者提高防範意識。本刊未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徵稿,請投稿者直接與我刊聯繫。

論文要求視角新穎,與媒體實踐有深度結合,字數3100字、4500字、6300字三個字段,請嚴格按此字數提交論文,一般作者字數3100字以內,副教授字數4500字以內。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參考文獻、註釋一律在尾註。註釋內文和文尾都要用序號即圈碼標註:①②;參考文獻文後用:[1] [2],文中不標序號,標題下署作者名

文後寫作者姓名、單位、職務(學生要寫全學校、院系和學位)文後要寫聯繫電話,最好是手機。

投稿聯繫方式: 0471-6635549 0471-6635516 0471-6635382

來源:2020年第5期《新聞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