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養蜂,工蜂都聚在脾的下沿是怎麼回事?

用戶4120875312


說起土法養蜂,其實就是中國傳統的古法養蜂,這就如同一路寶馬車裡夾著一駕馬車那樣,不同的人看到這個,有的會覺得彆扭、有的會感到親切,還是見人見智吧。土法養蜂,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容易人工干預,就像種植有機菜施不得施用化肥,農藥一般。因此,產量絕對是起不來的,要說品質反正我會絕對信任,但是也不能說服大家都要信任,一切全靠自己感覺才行。因為我本人就是土法養殖中華蜂的,蜂桶子就擺在大山的石巖之上,有時一年取一次,其實更多的年份兩年取一次也不足為奇,這就是再土不過的養法了。那麼土法養蜂,工蜂都聚在脾的下沿是怎麼回事?現在根據本人的經驗談一自己的見解與大家分享。

一、土法養蜂,工蜂聚在巢脾的下沿,這是因為巢脾被蜜蜂進行了劃區

首先帶大家認識一下巢脾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吧。這些巢脾是6日齡之後的幼蜂泌臘而製作的,也就說這些巢脾是臘質的。一個桶子,或者一個箱子裡面有幾片或十幾片巢脾,一群蜂巢脾多少不等,可以有成千上萬個巢房組成。

巢脾上全是巢房,那麼這些巢房會有什麼用呢?蜜蜂用一部分巢房用來存放家當,就如同倉庫一樣庫存糧食,它們平時省吃儉用,以備關鍵時候救命所需。還要一小部分巢房用來貯花粉,這些花粉是作為飼餵幼蜂的食物。然後就是一個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蜜蜂要用巢脾最下沿的部分,劃分給蜂王產卵所用。

我們知道,土法養蜂,一般都是中華蜂。中華蜂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它並不需要豪華的居所。一般像木桶呀,木箱呀,木櫃什麼的,它們都會感覺很滿足。但是中華蜂對食材的原料還是比較挑剔的,沒有意蜂那個粗放,更愛好山野植被的零碎小花。土法養蜂,最容易分蜂,這是就是他跟意蜂最大的區別。並且土法養蜂,雖然也有使用活框技術的,但是畢竟比較技術性較強。因此,在一些深山老林深外,交通不便的山區,不少農家就會養一些中華蜂,俗稱土蜂蜜。

土蜂蜜的巢脾一般都是自然脾,完全由蜜蜂自己設計,人工很難干預。每一片巢脾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封蓋子的,而且都會在最上方較多,這些就是貯藏蜂蜜的地方,這個基本要佔到一個巢脾的二分之一。還有二分之一的巢脾再劃分成兩個小區,即花粉區和產卵區。工蜂們將採集來的花粉加點蜂蜜之後放在粉區的巢房裡讓其自然發酵。在產卵區的巢房裡,蜂王所產的卵就在巢脾的最下沿。在這裡由卵到成蜂需要經過一個完整的變態過程,由卵到幼蟲、蛹,再羽化為蜜蜂。

現在我們知道,一片巢脾其實被蜜蜂劃分了三個分區,即蜜區、粉區和仔區。

二、土法養蜂,工蜂聚在巢脾的下沿,這是因為工蜂在執行護仔的任務

上面已經介紹過,咱們看到的每一片巢脾都被蜜蜂劃分了區域。無論是中華蜂,或者意蜂,巢脾的分區大致相同,一般都是以最下沿為中心,呈一種近似於圓弧的形狀,向上化成三個區域。最下為仔區,中間為粉區,最上為蜜區。

撫育幼子不僅是人類最重視的事情,在蜜蜂社會同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正常情況下,蜂王每天都會在子區的巢房裡產下一批卵,每一天產的卵經過18到20天就能羽化為成蜂。其實幼蜂在4日齡就開始擔負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主要是飼餵比他更小的幼蜂,泌臘造脾,伺候蜂王等任務。每一隻蜜蜂由卵到成蜂的四個階段,就是是在巢脾最下沿的仔區生長髮育的。

蜜蜂護仔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適宜的溫度。因為, 幼蜂在發育期對溫度的要非常的嚴格,可以說就是要求一種恆溫環境,必須保持在34~35℃。如果溫度偏高或偏低都會給蜜蜂幼蟲的發育帶來不利的影響。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巢房的仔區劃分在巢脾的最下沿,為了寶寶們能夠正常的生長髮育,蜜蜂們

只能聚在脾的下沿為寶寶們護仔保溫了。由於一個蜂群裡面,最多的是工蜂,蜂王只負責產卵,雄蜂數量很少,整個蜂群的吃喝拉撒全是由工蜂來承擔。因此,土法養蜂,工蜂平時都會聚在脾的下沿護仔。

綜上所述,土法養蜂,工蜂都聚在脾的下沿是怎麼回事?因為每片巢脾,被蜜蜂劃分為三個區域,最下沿是蜂王產卵的區域,也是撫育蜜蜂下一代的產房,這裡需要一種恆溫的環境,必須保持在34-35℃,如果溫度偏高或偏低都會給蜜蜂幼蟲的發育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為了保持這個恆溫,蜂群中數量最多的工蜂,必須要在巢脾最下沿的仔區聚集結團而保持所需的恆溫,才能使幼蜂正常的生長髮育。


幸運的林星星


關於土養蜜蜂工蜂都聚集在脾的下沿的問題,從土法養殖蜜蜂的特點來說,結合現在的氣候條件,蜂部落小編認為引發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種當然,需要我們逐步的排查,然後採取預期的處理措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都有什麼情況可能導致逐步堆積的蜜蜂聚集在巢脾的下沿。

土法養殖的蜜蜂的特點

既然我們想要解決突發養殖的蜜蜂為何會聚集在巢脾的下沿,我們首先要對土法養殖的蜜蜂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因為現在我們熟悉的蜜蜂種類比較多,而不只有蜜蜂都可以進行土法養殖的,雖然說都是蜜蜂,也不是說幾個蜜蜂的習性都完全相同,既然已經限制了是土法飼養的我們就專門從土法養殖的蜜蜂入手。

就目前而言,每年採用土法養殖的蜜蜂,實際上只有一種蜜蜂,那就是中蜂。

土法養殖蜜蜂的蜂巢特點

在確定了蜜蜂的種類以後,我們需要注意瞭解蜂巢的結構,因為目前養殖的蜜蜂,蜂巢結構並不相同,而我們現代養殖的蜜蜂,基本上都會提供巢堆疊給蜜蜂,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土法養殖的蜜蜂蜂窩的特點是由蜜蜂自由建造,蜂窩的大小比較固定,如果沒有經過人工干預,蜂脾比例會轉化季節的不同而不同。

為什麼土法養殖的蜜蜂會在蜂脾的下沿聚集?

在我們瞭解了土法養殖的蜜蜂種類和巢脾的特點以後,我們就可以根據蜜蜂的習性來判斷究竟有什麼原因可能造成蜜蜂在巢脾的下沿聚集了。那麼大概有以下這些情況可能造成蜜蜂在蜂脾下沿聚集。

第一:天氣熱

這是我們根據目前的氣候條件可以想到的,雖然說現在還是春季,但是氣候比較好的地方可能現在溫度已經比較高,如果蜂桶的表面被陽光直射,很有可能造成蜂群裡面蜂窩上半部分溫度較高,蜜蜂只能聚集在下半部分。

如果是天氣炎熱造成的,蜜蜂採水量會增加,而且蜂門口會有很多蜜蜂成行的扇風,這說明是天氣炎熱造成的,我們需要給蜂群降溫,注意蜂桶的遮蔭和喂水,適當的添加一點食鹽增強蜜蜂抵抗力。

第二:蜜蜂造了新脾

通常,蜜蜂儲蜜的位置都是向上儲蜜,所以說一張巢脾上,上面的位置經常是蜂蜜,而且最上面的是成熟蜜,這個位置沒有蜜蜂存在的意義,除了吃蜂蜜之外。而中蜂蜂王的特點是喜歡在新的巢脾上產卵,而土養的蜂脾,發展的位置就是向下發展,這樣的位置容易有更多的蜂王卵,更需要比較恆定的問題,而且有大量的幼蟲需要哺育,蜜蜂大量集中在了這個位置。

如果是蜜蜂擴大蜂巢,說明永久流蜜條件好,我們不用做什麼處理,做好日常管理即可。

第三:蜂脾比例有問題

在現代化的養蜂中,我們經常會提到蜂脾比例,蜂脾比例實際上指的就是蜜蜂的數量和蜂脾數量的比例,這個比例關係影響到我們看到蜜蜂的情況,某種有的朋友常年不會割除多餘的蜂脾,蜜蜂在經過越冬大量死亡以後,蜂群中的蜜蜂數量實際上已經大大減少,但是蜂脾數量卻不變,導致我們看到的蜜蜂數量少了,而蜂王產卵的習性是在新脾產卵,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蜜蜂,還是聚集在巢脾的下沿部分。

如果是因為我們的蜂群中蜂脾比例不當造成的,一般我們是需要把多餘的巢脾割除的,蜂群中巢脾多蜂脾少是造成巢蟲的一大原因,所以越冬過後的蜂群,通常要把多餘的巢脾割掉。

第四:蜂群出現了負增長

有時候我們並沒有動蜂群,過去蜂群中蜂脾比例也是正常的,但是由於後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原因,有時蜜蜂數量過少,導致長期發展不起來,或者蜂王產卵最小,蜂群數量不斷變少,也會導致蜂群中蜜蜂數量減少,在蜂群中巢脾過多的情況下,蜜蜂還是集中在下沿幼蟲寄生的位置。

關於蜜蜂集中在巢脾下沿的問題,我們要注意結合氣候,蜂王,蜜源條件等因素來進行綜合判斷,最後找到引發這種現象的原因,然後針對性的解決。

蜂部落


土法養蜂,工蜂都聚集在巢脾的下沿,其主要原因:(一)巢內溫度過高,蜜蜂不護脾;(二)蜂脾比例失調,蜂少脾多造成的。

巢內溫度過高,蜜蜂不護脾,造成工蜂都聚集在巢脾的下沿

蜜蜂巢脾的上端主要用來儲存蜂蜜和蜂糧,流蜜期會有大量蜜蜂在上面釀造蜂蜜和蜂糧,待蜂蜜釀造成熟後,蜜蜂會在上面休息並攝取食物飼餵幼蟲。巢脾的中下部主要供蜂王產卵,為了維持孵化區34一35度的恆定溫度,蜜蜂通過聚集和疏散來調控溫度。

蜂箱的空氣流通,一般從蜂箱底部的巢門口進入從蜂箱頂部的透氣窗排出,如果外界溫度較高或排氣不通暢,大量熱空氣上升後,容易造成蜂箱上部巢溫較高,大量蜜蜂聚集在巢脾下沿,嚴重的會造成蜜蜂大量離脾甚至不護脾。因此,在高溫季節,必須對蜂箱遮蔭、喂水並保持排氣通暢。

蜂脾比例失調,蜂少脾多造成工蜂都聚集在巢脾的下沿

(一)自然分蜂后,造成蜂少脾多、蜂脾比例失調

土養中蜂會根據需要來築造巢脾,能夠保持較好的蜂脾比例,但經過自然分蜂后,會造成蜂少脾多,嚴重的蜂脾比例失調。因為蜂量不足,蜜蜂只能聚集在巢脾下沿,來確保孵化區的恆定溫度。因此,蜜蜂發生自然分蜂后,應剔除多餘王臺防止二次分蜂,並將多餘巢脾割除,保持蜂脾相稱或蜂多於脾。

(二)度夏、越冬期,以及蜂王老化或疾病等均會造成蜂群群勢衰退

度夏、越冬期,蜂王停產會造成蜂群群勢衰退,蜂王老化或疾病等都會導致蜂群成負增長趨勢。在蜂量不足的情況下,有限的蜜蜂只能聚集在巢脾下沿的孵化區進行保溫。這種情況必須及時緊蜂縮脾,確保正常的蜂脾比例,並及時更換老化蜂王和防治疾病。

總結:土法養蜂,如果外界溫度較高或排氣不通暢,大量熱空氣上升後,容易造成蜂箱上部巢溫較高,大量蜜蜂聚集在巢脾下沿,嚴重的會造成蜜蜂大量離脾甚至不護脾。另外,自然分蜂、度夏和越冬期等會造成蜂脾比例失調,蜂少脾多導致工蜂都聚集在巢脾的下沿,來確保孵化區的恆定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