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分項”到“必答題”平安白條卡揭示金融科技“出圈”攻略

金融科技發展與競爭已進入下半場,這個轉變的核心正是經營意識上由“跑馬圈地”轉為互利共贏,也體現為各家金融機構以及相關服務類企業對於“出圈”的渴望。


2014年,國內消費金融行業還處於早期階段,那一年京東數科(當時還叫京東金融)推出了國內首個互聯網信用支付產品“白條”,並且首先為京東體系內的用戶提供先買後付服務。自此,“白條”成為京東數科旗下最負盛名的IP之一,並逐漸成為其“出圈”的橋頭堡。


從“傳統競合”到“共建生態”:探究銀企共生新邏輯


10月20日,平安銀行與京東數科宣佈聯合推出“平安銀行京東白條聯名信用卡”(下稱“平安白條卡”),業界普遍認為,這是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傳統信用支付產品相互融合的一次新嘗試,其效果將是科技能力、運營能力與場景生態的全面互補互利。


發佈會上,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首先談到,“平安白條卡”的誕生體現了兩家企業三方面的合作升級:從“傳統引流”升級為“場景經營”;從“傳統競合”升級為“共建生態”;從“傳統商業”升級為“共助實體”。同時京東數科CEO 陳生強也談到為客戶提供包括“科技(Technology)+產業(Industry)+生態(Ecosystem)”三個維度的數字化增長服務,即“TIE聯結模式”,是一個先利他、再利己的升級型理念,也是一個增量價值分享的邏輯。


可以看出,對於平安銀行和京東數科兩者而言,發行新的聯名卡都是打破原有邊界、向融合要增長的可行手段。


對於平安銀行而言,合作的首要目的是在場景中提升客戶價值,因此需要與有場景、有用戶和運營能力的數字科技公司進行融合與共建。


對於京東數科來講,平安銀行是一家名副其實的零售銀行,也是一家有科技屬性、科技特色的銀行,這也和京東數科的定位相契合。


自此,雙方將在金融科技領域開展數據中臺、專有云建設、人工智能、大數據風控、智能反欺詐以及打造創新穩定的金融級PaaS平臺等方面合作。在資管科技領域聯合開發資管產品中臺、技術中臺和客戶銷售管理移動應用場景等解決方案,共同合作面向金融行業輸出組件化的資管行業基礎設施。此外在信用卡業務、智能營銷運營、供應鏈金融及小微貸款業務等方面,基於此前良好合作基礎不斷加深合作並進行各種創新嘗試。


從“加分項”到“必答題”:透析金融科技“出圈”渴望


對於當下的金融科技行業,“出圈”已經逐漸從“加分項”升格為“必答題”。


比如京東數科一直在走出京東生態,而傳統金融機構也在不斷嘗試場景破圈,以突破以往依賴流量紅利獲客的桎梏。


事實上早在2015年,京東數科便首創了互聯網平臺與金融機構信用卡聯營模式,推出了“小白卡”系列產品。2019年,京東數科與銀聯數據攜手區域銀行、頭部互聯網平臺成立了“菁卡生態聯盟”,據瞭解,通過菁卡生態聯盟,京東數科以場景和數據為核心,連接了中小銀行和互聯網公司,並幫助它們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最終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價值。


從這個維度來看,京東數科所提供的不只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打破邊界、去中心化的能力釋放。


另一方面,信用卡行業由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在競爭存量、加速整合的行業背景下,精耕細作、加強存量用戶粘性成為不少信用卡機構的首要任務。這帶來的最大變化在於,圍繞信用卡的金融服務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支付、專屬權益等,而是逐步向場景化、智能化轉變。


對於平安銀行而言,在全行零售轉型進入了快車道後,信用卡作為一款成熟的零售產品,其“入口級”地位決定了信用卡需為全集團綜合金融和全行的零售轉型起到"急先鋒"的作用。具體來講,將聚焦衣食住行、線上線下、O2B、O2C等多層維度,實現全渠道觸達用戶,為用戶打造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的信用卡服務體系。


因此,“平安白條卡”可以看作同時響應平安信用卡和京東白條二者共同的“出圈”訴求,由此應運而生的產品。


對於藉助“平安白條卡”實現場景共建、資源互補的展望,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俞如忠認為,“平安白條卡”圍繞白條用戶需求,深度定製、聯合共建,它在全面繼承白條現有產品體驗和用戶感知的同時,實現了功能升級和權益升級。


京東數科副總裁許凌則表示,“白條”經過7年的業務積澱了技術能力、風險管控能力以及用戶運營能力。而“平安白條卡”整合平安銀行和京東數科在場景、產品設計、用戶服務、數字科技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了白條產品革命性的升級,是真正符合數字化時代用戶使用習慣的新型信用支付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