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很多農友都想做共享農場,但是目前國內卻沒有更好的模式供參考,我們耳熟能詳的土地認養、CSA等也只是共享經濟中的一小部分,那“共享農場”模式具體是什麼樣呢?我們看一個日本的案例——My Farm共享農場

My Farm成立於2007年,創新模式不僅緩解了土地閒置問題,更大幅度地實現了土地增值,每千平米土地的收益為300萬日元(約合18.7萬元人民幣),比傳統模式提高10-30倍(在日本,1000平米的農地,用於水稻種植收益是10萬日元,用於蔬菜種植收益是30萬日元)。

120個My Farm遍訪散落在日本全國的農業荒地,將合適的農地進行收集,交由經驗豐富的農業專家重新翻耕整備後,再把具備耕種條件的農地租給客戶。

“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體驗農場大多位於市區半小時交通圈內,方便用戶出行。項目官網上展示了農園在全國的分佈以及具體位置,還包括農園設施、周邊交通條件等信息。

體驗農園被劃分成15㎡(3m*5m)左右的標準租賃單元,租賃價格約為6480日元(約合人民幣400元)/月,第二年續租還可以獲得較大程度的優惠。不同地塊的租賃價格因面積、設施、區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主題活動有耕作相關的工作營,如水稻種植、棉花種植、蜜蜂養殖、啤酒製作、麥子收割等;還包括以食物為主題的親子BBQ;另外還有草木印染、編竹籃、做竹筷等手工活動。高質量的活動組織和活動人數限制設定,體驗農場的主題活動往往一票難求,主辦方經常需要臨時增加活動名額。

“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體驗農場通過舉辦適應不同人群的活動,逐漸成為上班族減壓和聚會的娛樂場,父母帶孩子認知大自然的見學場,老年人群退休後的生活場。

My Farm建立線上、線下多種渠道的營銷方式,保證農場用戶活躍度。

“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My Farm成立專門的活動信息發佈平臺,用戶可以在此平臺上獲得農場近期的活動資訊,繼而進行報名、繳費等操作,讓用戶的參與意願快速轉化成實際行動。

農場還提供網絡課程,保證用戶能獲得專業的耕種技能。此外,還每月定期向用戶寄送“My Farm Newsletter”雜誌,並附帶應季作物種子,更為直接地吸引用戶參與到農場活動中。

“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My Farm自2011年開辦農業創新大學(Agri Innovation College),成為日本國內最大的商業性質農業學校,並積極構建與學員的關係網絡,搭建產業聯盟,並通過出版農業技術教科書、與其他農業學校建立合作等方式,不斷擴大自身影響力。

“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同時,為實現農產品供、產、銷“本地化”的理念,提高農地利用效率、減少農產品浪費,My Farm開設了蔬菜直營店,目前已有三家。

“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由以上案例,我們看一下:共享農場的盈利點

1、租賃,比如土地租賃、農機租賃、人才輸出等等,共享農場永遠不缺可以租賃的資源,只要農場還有閒置資源沒有完全被利用起來,就能租賃出去,既能賺錢又有社會效益。

2、產品,共享農場大多都是走標準化有機種植的路線,有了會員的見證,產品質量有目共睹,產品的溢價率也會提高,提高農地利用效率、減少農產品浪費。

3、耕種活動,高質量的組織活動,更大的把消費端的客戶和農場聯繫在一起,人們也會因為不一樣的體驗買單。

4、線上、線下課程,組建聯盟,更專業的耕種技能、商業性質農業知識,為更多的同道中人提供了平臺,活躍用戶越來越多。

5、資本運作,把平臺打造成資金池,通過聚焦錢和資源,之後再通過資本運作,從而完成財富再造。

“共享農場模式”僅“土地認養”1.5畝就收入19萬,可複製嗎?

My Farm基本符合以下5點共享方式

1、產品共享:以個人訂製或團購訂製等形式,為消費者提供海南熱帶特色農產品直供、認種、認養等訂製服務。

2、農莊共享:利用獲得的建設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或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宅基地,採取合作、租賃等方式,發展共享農莊。

3、土地共享:將菜地、果園或其它農地劃分為若干小塊,以共享的方式,將其經營權租賃給消費者,用於農業生產或農事體驗。

4、資源共享:將農場閒置的場所、公共空間等資源釋放出來,以租賃、合作等形式滿足消費者需求。

5、項目共享:以合作方式共建農莊,或共建某一特定的項目,消費者及投資者按約定獲得實物回報或投資收益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