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前言

波斯人同米底人一樣都是很早就已經在伊朗高原地區生活、定居的古老民族,大約在公元前2000左右,波斯人集體來到了伊朗高原的西南地區生活,而米底人則選擇高原的西北部地區定居。

雖然兩個民族在定居開始之時,沒有過多的交集,當然這也是受制於當時社會生產力的不發展以及地理地形。不過雙方之間的聯繫卻是一直都是微妙存在,到了公元前10世紀時期,雙方之間的來往頻繁了起來。

伊朗高原地區的氣候條件差異非常大,由於西部靠近兩河流域,因此在自然條件上非常適合人類居住,這也吸引了波斯人和米底人來到此地定居生活。

米底人的崛起要比波斯人早兩到三個世紀,公元前8世紀左右,米底人雖然在亞述帝國的統治之下,但是其內部已經出現了具有一定政治軍事性質的部落聯盟,並且這種社會形態在亞述帝國的影響下迅速發展,大有國家政權建立之勢。

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伊朗高原波斯人遺址

  • 波斯人在居魯士二世的領導下迅速崛起

而同時期的波斯人依然處於原始的氏族部落階段當中,亞述帝國滅亡之後,米底人成功佔領了原屬於亞述帝國的東部領土,由此米底王國得以建立。

米底人的勢力迅速擴張,逐漸控制了長期居住在伊朗高原地區西南部的波斯人,公元前7世紀時期,米底人正式實現了對於伊朗高原西部地區的統治,波斯人也成為米底王國的被統治者,雙方之間的聯繫更為頻繁,波斯人也在此時開始崛起。

米底王國雖然強盛了一段時間,但是在公元前6世紀時期便開始迅速衰落,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波斯人在此時已經強勢崛起,他們不斷組織起來形成了一股對於米底王國中央政府產生重要威脅的武裝勢力。

波斯人在崛起的過程中,離不開一位領袖,居魯士二世便是此時率領波斯人走向民族獨立,建立政權的領導者。正是在居魯士二世時期波斯人的東征西討,才奠定了日後波斯帝國建立的重要基礎。

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古代波斯人

居魯士二世西征,滅亡米底王國以及呂底亞王國,波斯王國勢力繼續擴大

  • 米底王國王國滅亡,波斯王國宣告獨立

米底王國建立之後,逐漸在原來亞述帝國的東部地區實行霸權統治,波斯人也是飽受米底人殘酷鎮壓的民族之一。

隨之,米底王國就面臨著尖銳的社會矛盾以及外族入侵,波斯人此時也趁機在米底王國統治者疏於防範之際,不斷暗中積聚力量。

公元前558年,時任波斯人領袖的居魯士二世在繼承了父親的地位之後,自立為王,並且將都城選在了帕賽波里斯。

就這樣,波斯人在居魯士二世的帶領下,以都城帕塞波里斯為中心不斷向四周進行征服戰爭。公元前553年,已經頗具實力的波斯人開始公開反對米底人的腐朽統治,在居魯士二世的帶領下,僅僅花費了三年時間就完成滅亡米底王國的任務。

公元前550年,波斯人宣告徹底獨立,波斯王國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權出現在西亞地區,並且將米底王國時期的首都作為波斯人的第二個都城。

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居魯士二世墓葬

  • 波斯王國勢力範圍繼續擴大,呂底亞王國被擊潰

此後,居魯士二世趁著波斯民眾的高亢之情,不斷向四周擴張勢力,公元前549年,在與埃蘭的戰爭中,波斯人大獲全勝,成功奪去了這個充分吸收兩河文明的古老之地,其都城蘇撒被設立為波斯王國的第三個都城。

征服了埃蘭之後,居魯士二世繼續率領軍隊向西進攻,勢力範圍已經逐漸來到了小亞地區,公元前548年,米底人繼承的亞述帝國全部領土此時的主人已經變更為波斯。

而此時小亞地區的霸主則一直都是呂底亞王國,呂底亞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經在小亞地區建立起了獨立政權,並在數百年的發展中實力不斷壯大,已經成為了小亞地區的霸主。

為了防止波斯人的入侵,呂底亞王國主動聯合當時希臘半島的強大城邦斯巴達、北非的埃及主動出擊。不料卻在之後的戰爭中,呂底亞聯軍屢戰屢敗,最終被波斯人滅亡,連同小亞地區的諸多城邦全部成為波斯人的統治範圍。

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居魯士二世

居魯士二世先滅小亞地區,再東征,最終平定新巴比倫王國

  • 征服小亞地區,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包圍

其實在征服呂底亞王國之前,居魯士二世一度想要出兵新巴比倫王國,但是由於當時波斯人勢力還不夠強大,再加上新巴比倫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已經積攢了不錯的實力,因此貿然出擊的話,孰勝孰負還很難知曉。

再加上此時正處於波斯人崛起的關鍵階段,容不得戰略上出現重大失誤,最終為了保險起見,居魯士二世還是選擇邁過新巴比倫王國,直接向小亞地區的呂底亞王國進攻。

當然成功征服小亞地區,也是居魯士二世日後能夠滅亡新巴比倫王國的重要戰略,一旦小亞地區能夠被波斯人佔領,那麼也就意味著,新巴比倫王國的東部以及西部全部被波斯人包圍,由此新巴比倫王國的滅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再加上,新巴比倫王國早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就展現出了強大的商業地位,一旦其東西方的貿易道路被阻絕,那麼整個王國必然也會陷入恐慌之中,到時候居魯士二世再出兵進攻,那麼勝算就會很大了。

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征服小亞

  • 波斯解除所有後顧之憂,成功佔領巴比倫城

波斯人的崛起及其王國的發展道路,正如居魯士二世規劃的那樣進行,到了公元前548年,西亞以西地區以及小亞地區除了新巴比倫之外,其餘全部被波斯人征服。

不過即便是這樣,謹慎的居魯士二世依然沒有立即發動進攻新巴比倫的戰爭,相反此時的居魯士二世將兵鋒一轉直接開啟了大規模的東征運動。公元前545年至公元前539年這6年時間,波斯人向中亞地區不斷進行軍事擴張。

逐漸征服了大夏等地區,這使得波斯人勢力範圍逐漸有了很深的縱深性,也就是說此刻的波斯人在軍事形勢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靈活性和容錯性。

這樣車裡沒有了後顧之憂後,居魯士二世才揮師進攻巴比倫尼亞,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已經在日益強大的波斯人的包圍中驚恐萬分,內部矛盾也十分尖銳。

最終居魯士二世不費吹灰之力,直接從心理和生理上給予新巴比倫以重創,成功佔領了巴比倫城。

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接受朝拜

岡比西遠征埃,取得其征戰生涯不多的勝利,對內他殘暴統治,最終引發暴亂

  • 岡比西接棒居魯士二世,開始遠征埃及

居魯士二世一生東征西討,為之後波斯帝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居魯士二世也是犧牲於對外戰爭當中。

公元前530年,已經組織了20多年對外征服戰爭的居魯士二世再次率軍遠征中亞,在進攻馬薩基特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波斯大軍慘敗,居魯士二世本人也被當地人所殺。

一代善於軍事征伐和戰略謀劃的君主就此謝幕,波斯也來到了其子岡比西統治時期。

岡比西同其父親一樣也是具有一顆好戰之心,早在居魯士二世在世時期,岡比西就已經被任命為王國執政,每當居魯士二世率軍遠征之時,岡比西就會留守治理朝政。

不過有時候岡比西也會跟隨父親親自指揮一些戰爭,岡比西即位之後,為了能夠建立偉大功績,便於公元前526年,率領波斯大軍進攻埃及。不過征服埃及的過程中並不十分順利,直到第二年才利用其內部矛盾完成。

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攻佔巴比倫

  • 岡比西征戰失敗居多,對內濫殺無辜,高墨達暴動爆發

由此,岡比西在埃及地區建立了外族人統治的第27王朝,很難想象成功征服埃及居然是其一生征戰中屈指可數的勝利。

在隨後的軍事征伐戰爭中,岡比西雖然信心滿懷,但是由於不注重客觀實際以及波斯軍隊的治理,使得數次征戰均以失敗告終。

比如在進行征服非洲努比亞地區的戰爭中,就因為岡比西本人急於求成,沒有注重戰前的充分準備,最終在戰爭中被打的措手不及,失敗而歸。

岡比西在對外征服戰爭中的功績遠不如其父居魯士二世,在為君治國方面同樣也不是一位合格的領袖。在著名西方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史書記載當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岡比西是一名暴虐無道的昏君,最明顯的就是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大肆殺害無辜親兄弟美爾迪斯。

殺死向他進獻政見的呂底亞王,同時對於埃及地區的宗教領袖以及信徒也展開了大規模屠殺,一時間民怨四起。由此,在岡比西統治時期的波斯內部,已經出現了比較尖銳的社會矛盾,高墨達暴動或許就是由此引發的。

改“受制於人”為“征伐四方”,波斯版圖“東征西討”中雛形初具

岡比西

評價

波斯人雖然和呂底亞人基本上在同一個時期,即公元前2000年左右來到了伊朗高原適宜人類居住的西南和西北地區,但是在民族的發展以及文明道路的構建卻出現了時間上的巨大差異。

波斯人甚至在呂底亞王國時期,還遭受了呂底亞人的控制,最終在呂底亞人文明的影響下走向了崛起之路。

居魯士二世作為一名傑出的民族領袖,率領廣大備受呂底亞人欺壓的波斯民眾團結起來,先後推翻了呂底亞王國政權,隨後建立起了屬於波斯人自己的獨立政權,並且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東征西討戰爭。

最終在居魯士二世時期,波斯人已經完成了對於小亞地區、整個西亞地區以及部分中亞地區的統治。波斯帝國的版圖也在此時初見端倪,這為日後大流士一世時期,波斯帝國走向鼎盛之路奠定了重要基礎。

居魯士二世在進行長期征伐戰爭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冷靜的戰略頭腦,尤其是在波斯勢力擴張的初期階段,他發動的每次戰爭都是保證波斯人必勝不敗的,因為他深知,在政權發展出階段必須要通過絕對的戰爭勝利,來獲得最大的戰爭利益。

很可惜即位的岡比西卻沒能夠繼承父親傑出的具有大局觀的戰略頭腦,岡比西在對外戰爭中表現的急於求成,最終也僅僅是完成了征服埃及的任務,但是其統治也不是很穩定。對內統治政策上,岡比西儼然以一個殘暴君主的姿態,營造了一個可怕的政治環境,最終使得帝國建立初期就出現了嚴重的統治危機。

參考文獻:《居魯士文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