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縣各個鄉鎮趁圩日,是怎樣的?你們瞭解嗎?

對於很多人而言,當在網上看到關於家鄉的話題,都不由自主地去看一下,可能這就是對家鄉的一種無言的關注吧。對於外出的朋友來說,這種感覺顯得特別的強烈,在網上時不時會去看看家鄉的一些熱點話題,這或許是現代版的思鄉之情。對於博白縣人來說,各個鄉鎮的趨圩日,是怎樣的,你們瞭解嗎?

博白縣各個鄉鎮趁圩日,是怎樣的?你們瞭解嗎?

在博白縣,每個鄉鎮都有趁圩日,這是方便農村人到圩鎮趕集,或出圩買賣。在博白縣的人都知道,每個鄉鎮都有固定的趁圩日,一般是三日一圩,這是按農曆算的,比如博白鎮是“一四七”圩、“二五八”是旺茂圩、“三六九”則是亞山圩,兩個相鄰鄉鎮圩日,圩期不重複。這樣就能讓趁圩的買賣雙方都有較多的交易機會。

比如農村人有農產品要拿到圩鎮上去賣,農曆初二這天是旺茂圩日,這一天可以去旺茂圩擺賣。而這一天賣不完,那第二天是農曆初三,剛好是亞山圩日,這時可以再把農產品拿到亞山圩街上擺賣,這樣就給買賣雙方創造了更多的交易時間和機會,使得雙方都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樣能更好地使本地農產品在本地市場更好地流通。

博白縣各個鄉鎮趁圩日,是怎樣的?你們瞭解嗎?

博白縣各個鄉鎮的圩日,都會有很多農村人前往趁圩,男女老少都有。當然了,平時一般老人和小孩居多,畢竟這部分人大多數是留守在農村的人員之一,年輕人平時都外出務工賺錢養家去了。這都是現代農村的一種通病和常態。

由於鄉鎮圩日趁圩的人群都是農村人,自然圩街上大多數是以擺地攤為主,這樣有兩個原因,一來擺地攤易擺易收,不會佔用太多地方。其二就是鄉鎮趁圩的都是農村人,低消費群體,自然要買的都是價廉物美的東西,而這些也都是人們的日常用品之類的東西,高價了農村人自然買不起,也不會買。

農村人對於所要購買的物品品質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用,而且價格低就行。大家去趁圩,都會看到很多老阿婆買一個東西,為了砍1塊幾毛錢的價,口水橫飛,牙齒血都啃出,才買下那件東西。

博白縣各個鄉鎮趁圩日,是怎樣的?你們瞭解嗎?

而對於圩街上擺賣的商販來說,大多數也是農村人,為了生活,做的也都是小本買賣。所賣的產品都是一些小商品,自然都是良心價,價格從幾塊錢到幾十塊錢的居多,再往上,自然就沒有人買單了,畢竟農村市場,也就這樣了。所以,在博白縣各鄉鎮圩街上能賣到很多價廉物美的生活物品,各種消費不會高到那去。

以上就是小編對博白縣各鄉鎮圩日的一些見解,對此,你們還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下邊留言,我們期待你們的參與,共同遇見家鄉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