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需要精致的细节

作者王兴伟

那天听课,老师执教《藤野先生》。教师的教学思路是:读“伟大”——品“伟大”——辨“伟大”。整个设计比较简洁,教学推进也还顺畅。从教学目标的达成看,还是挺不错的。当然,对于回忆性散文,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聚焦作者表达的感情可能更加合适。这是另外话题,暂且不论。

一节课的整体架构不错,那么听课的关注点就该放在教学细节上,重点关注教师是如何应对学生的课堂生成,重点关注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适时把学生的思维误者正之,疑者明之,浅者深之。很多备课,教师只注重我怎么设计,我怎么推进教学,往往忽略课堂如何应对教学意外,这就致使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脱离预设轨道的对话时,捉襟见肘,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好让学生“坐下,想好了再说!”。《藤野先生》这节课,虽没有如此教学细节,但有两处细节,教师明显处理不够圆润,没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遗憾!

一上课,教师提问“文中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高度评价的语句是哪一句?”一学生旋即举手,回答的是文中“藤野先生”肖像描写的语句。教师追问,这是什么描写?学生答肖像描写。教师引导,一般表达对人物高度评价的语句,常用什么表达方式?学生语塞,其他学生回答议论。教师小结,这是肖像描写,不是议论句,所以不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高度评价。这一教学应对,似乎符合语文逻辑,表面上看没什么大问题。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教学应对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比如,回忆性散文中的肖像描写是否蕴含作者的评价?回忆性散文作者对人物的评价仅仅是用“议论”吗?学生为什么认为“肖像描写”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要听听学生的分析理解,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要急着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教学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有时候,课堂教师的“着急”,扼杀的恰恰是学生活跃的有价值的思考。如果以纠错的名义,阻止、扼杀、束缚学生的独立思考,那么教学还有“教育价值”吗?因此,教学慢一点,给师生自由呼吸的空间,让语文课精致点。

第二处是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藤野先生“担心我解剖实习”说得那句话,教师预设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藤野先生的那句话。有个学生站起来,平平淡淡地读了。教师指出,要读出感情,要注意停顿。学生再读,有了重读,但拿腔拿调。教师的评价是“不错”,然后全班齐读。语文课就是读书课,让学生朗读是很好体悟语言的方法。但是,朗读必须读到位,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悟话语中的感情,不是有了停顿,读出感情就一定能读出感情的。就拿藤野先生的这句话——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对于这句话的朗读,我们至少要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这句话哪些词语要重读,为什么要重读?

第二,这句话的“抑扬顿挫”,语气如何变化才能读出来?

第三,这是藤野先生与“我”的对话,朗读时该不该“拿腔拿调”?

这三个问题处理好了,那么这句话的朗读才真正具有教学价值,否则仅仅为朗读而读,或者说为点缀语文课而读,那么这样的朗读,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何让学生披文入情读书呢?

这两处属于教学细节,瑕不掩瑜,不精致但不影响教学的整体优质。但是语文教学我们需要精致的追求,或者说是苛求,唯如此,我们才能把书读得更加通透,才能把教学想得更加明白。(2020年10月22日于高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