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身邊事】用心感知,用筆敘述,用鏡頭記錄戰友們攜手戰“疫”的壯舉

王賀男,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鐵鋒分局的宣傳民警,他不在一線,但使命相同,宣傳崗位不屬於一線崗位,但必須走到一線才能拍攝到民警的真實工作狀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他利手中的筆和鏡頭,報道疫情防控一線的感人故事宣傳。

【齊齊哈爾身邊事】用心感知,用筆敘述,用鏡頭記錄戰友們攜手戰“疫”的壯舉

2020年2月11日 多雲

“春天,我的兒子呀……堅持住……”靜靜的躺在急救室冰冷的床上,他已經犧牲了,可是年近八旬的老父親不承認這是事實,依然抱著嘴唇發紫的兒子喃喃自語。是的,我的戰友王春天犧牲在了疫情防控一線,這一天我親眼目睹了他離開的整個過程。

“崔主任,新工地派出所王春天在執勤崗位突發疾病正在去中醫院南院搶救的路上,士波局長也正在往醫院趕,你們也過來吧!”崔主任接到辦公室張主任的電話時,我正揹著相機跟著崔主任在分局轄區各小區疫情防控點督導工作。疫情期間往日人來人往的醫院也變得空空蕩蕩,在醫院的一樓大廳我和崔主任一眼就看見了士波局長正在搶救室門口和院方溝通。我走進搶救室,春天臉色蒼白嘴唇發紫躺在病床上,醫生正在有序的實施搶救,可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最佳的搶救時間就像沙子,使勁握在手裡卻還是不停掉落,士波局長心急如焚不時來到王春天身旁向醫生詢問搶救情況。派出所領導也聯繫上了家屬,春天的母親已癱瘓在床,為不影響工作,妻兒也被春天送到了大慶的孃家,年近八旬的父親患有嚴重耳聾,在搶救室門外一臉發懵。“我的兒子春天怎麼了?出車禍了嗎?……”春天的同事向老人高聲解釋春天發病了,可是老人家一直沒聽懂,只知道春天正在搶救。

“郭局長,我們已經搶救90分鐘了,最佳的搶救時間就是幾分鐘,情況不樂觀,做好後事準備工作吧。”又過了半個小時,搶救室醫療儀器上本是跳動的幾條線,突然變成了一個橫槓,王春天年僅32歲,他把生命永遠留在了這個冰雪消融的初春。直到醫生把春天的老父親帶到病床前,這個身材瘦小的老人看著床上雙目緊閉的兒子,一下子明白了什麼,他趴在王春天的遺體上反覆唸叨著:“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供你上學,你咋就這麼走了?”

我是一名宣傳民警,今天是2月12日的凌晨,腦海中不斷閃現春天搶救時的畫面,在已經連續工作十多天的疲憊之刻,我望著窗外漆黑的夜晚寫下了這些文字。

【齊齊哈爾身邊事】用心感知,用筆敘述,用鏡頭記錄戰友們攜手戰“疫”的壯舉

2020年2月22日 多雲

頭一天我就接到了領導的指令,今天要到火車站採訪、拍攝分局在齊齊哈爾火車站執行旅客分流任務的戰友。接到任務後我第一時間聯繫了此項工作的牽頭部門治安大隊,瞭解旅客分流工作的流程等情況,提前擬稿、製作拍攝腳本。我瞭解到為做好旅客分流安置工作,按照上級要求公安部門需要24小時不間斷值守火車站,確保將所有旅客信息登記落實,統一派發車輛,分流旅客,避免人員聚集情況的發生。面對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鐵鋒分局黨委主動請纓,負責火車站旅客的分流核查工作,協調車站、防疫等相關單位,近距離接觸外地旅客,為每一位旅客測量體溫,登記詳細情況,並和社區、醫院對接,做好旅客隔離和轉運等相關處置工作。

一大早我就和同事來到單位,準備好相關器材,做好消毒穿上防護服,平時去火車站採訪、拍攝都是平常小事,但處在疫情的嚴峻時期,心裡總是有一絲忐忑。我和同事走進火車站大廳,看見的不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偶爾看到零星旅客,行色匆匆,都用口罩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空氣也彷彿不那麼自由,似乎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同事們都裹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我也分辨不出誰是誰,大家和我打招呼我只是點頭示意。還能聞到酒精或是消毒水的味道。這個時候的這個味道,讓人感覺到些許安全,也讓人感覺到一絲恐懼。

看見剛剛下車的旅客,除了旅途的風塵僕僕,他們臉上還充滿了不安和忐忑。分局根據工作實際情況設置了體溫檢測崗、信息登記崗、聯絡協調崗、人員引導崗等,堅決做到“全員管控,不漏一人”。一位位旅客的後面,是一個個家庭,如果有些舉措照顧不到位,工作人員就用細緻、認真與溫情撫慰大家的情緒。每到站一輛車,大量的乘客一起湧到登記口,工作人員既要做到人文關懷,更要緊盯死守。再苦再累,再難再委屈,條件再艱苦他們都毅然堅守。

我的戰友們,他們戴上口罩,是為了所多人摘下口罩;他們不回家,是為了所有人平安回家。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場戰“疫”,我的戰友們沒有人置身事外,請再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一定會贏!

(看齊整理自鶴城公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