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身边事】用心感知,用笔叙述,用镜头记录战友们携手战“疫”的壮举

王贺男,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铁锋分局的宣传民警,他不在一线,但使命相同,宣传岗位不属于一线岗位,但必须走到一线才能拍摄到民警的真实工作状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他利手中的笔和镜头,报道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宣传。

【齐齐哈尔身边事】用心感知,用笔叙述,用镜头记录战友们携手战“疫”的壮举

2020年2月11日 多云

“春天,我的儿子呀……坚持住……”静静的躺在急救室冰冷的床上,他已经牺牲了,可是年近八旬的老父亲不承认这是事实,依然抱着嘴唇发紫的儿子喃喃自语。是的,我的战友王春天牺牲在了疫情防控一线,这一天我亲眼目睹了他离开的整个过程。

“崔主任,新工地派出所王春天在执勤岗位突发疾病正在去中医院南院抢救的路上,士波局长也正在往医院赶,你们也过来吧!”崔主任接到办公室张主任的电话时,我正背着相机跟着崔主任在分局辖区各小区疫情防控点督导工作。疫情期间往日人来人往的医院也变得空空荡荡,在医院的一楼大厅我和崔主任一眼就看见了士波局长正在抢救室门口和院方沟通。我走进抢救室,春天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躺在病床上,医生正在有序的实施抢救,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最佳的抢救时间就像沙子,使劲握在手里却还是不停掉落,士波局长心急如焚不时来到王春天身旁向医生询问抢救情况。派出所领导也联系上了家属,春天的母亲已瘫痪在床,为不影响工作,妻儿也被春天送到了大庆的娘家,年近八旬的父亲患有严重耳聋,在抢救室门外一脸发懵。“我的儿子春天怎么了?出车祸了吗?……”春天的同事向老人高声解释春天发病了,可是老人家一直没听懂,只知道春天正在抢救。

“郭局长,我们已经抢救90分钟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就是几分钟,情况不乐观,做好后事准备工作吧。”又过了半个小时,抢救室医疗仪器上本是跳动的几条线,突然变成了一个横杠,王春天年仅32岁,他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个冰雪消融的初春。直到医生把春天的老父亲带到病床前,这个身材瘦小的老人看着床上双目紧闭的儿子,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他趴在王春天的遗体上反复念叨着:“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你上学,你咋就这么走了?”

我是一名宣传民警,今天是2月12日的凌晨,脑海中不断闪现春天抢救时的画面,在已经连续工作十多天的疲惫之刻,我望着窗外漆黑的夜晚写下了这些文字。

【齐齐哈尔身边事】用心感知,用笔叙述,用镜头记录战友们携手战“疫”的壮举

2020年2月22日 多云

头一天我就接到了领导的指令,今天要到火车站采访、拍摄分局在齐齐哈尔火车站执行旅客分流任务的战友。接到任务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治安大队,了解旅客分流工作的流程等情况,提前拟稿、制作拍摄脚本。我了解到为做好旅客分流安置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公安部门需要24小时不间断值守火车站,确保将所有旅客信息登记落实,统一派发车辆,分流旅客,避免人员聚集情况的发生。面对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铁锋分局党委主动请缨,负责火车站旅客的分流核查工作,协调车站、防疫等相关单位,近距离接触外地旅客,为每一位旅客测量体温,登记详细情况,并和社区、医院对接,做好旅客隔离和转运等相关处置工作。

一大早我就和同事来到单位,准备好相关器材,做好消毒穿上防护服,平时去火车站采访、拍摄都是平常小事,但处在疫情的严峻时期,心里总是有一丝忐忑。我和同事走进火车站大厅,看见的不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偶尔看到零星旅客,行色匆匆,都用口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空气也仿佛不那么自由,似乎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同事们都裹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我也分辨不出谁是谁,大家和我打招呼我只是点头示意。还能闻到酒精或是消毒水的味道。这个时候的这个味道,让人感觉到些许安全,也让人感觉到一丝恐惧。

看见刚刚下车的旅客,除了旅途的风尘仆仆,他们脸上还充满了不安和忐忑。分局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设置了体温检测岗、信息登记岗、联络协调岗、人员引导岗等,坚决做到“全员管控,不漏一人”。一位位旅客的后面,是一个个家庭,如果有些举措照顾不到位,工作人员就用细致、认真与温情抚慰大家的情绪。每到站一辆车,大量的乘客一起涌到登记口,工作人员既要做到人文关怀,更要紧盯死守。再苦再累,再难再委屈,条件再艰苦他们都毅然坚守。

我的战友们,他们戴上口罩,是为了所多人摘下口罩;他们不回家,是为了所有人平安回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场战“疫”,我的战友们没有人置身事外,请再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一定会赢!

(看齐整理自鹤城公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