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处理“九子夺嫡”中的帝王心术

八岁登基的康熙皇帝,执政时间长达61年,是中国帝制时代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康熙执政的61年期间,文治武功令前后世诸多帝王望其项背,因而被人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皇帝在处理“九子夺嫡”中的帝王心术

然而,晚年的康熙大帝在处理继承人的问题上,颇费了一番周折。

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时,与康熙皇帝十分恩爱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因难产而亡,赫舍里氏当时才21岁,这令康熙皇帝非常悲伤。

康熙对赫舍里氏所生的爱新觉罗·胤礽十分溺爱,在胤礽刚满周岁时,便册封胤礽为皇太子,胤礽是赫舍里氏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但长子早年夭折,胤礽便成了嫡长子。

按照中国的传统,嫡长子胤礽被册封为太子也无可厚非。

康熙皇帝在处理“九子夺嫡”中的帝王心术

幼年的胤礽非常聪慧,而康熙皇帝也尤为重视胤礽的培养和教育,从小就给他聘请当时的名师指点。

如此下去,康熙的继承人应该不成其为问题了。

然而,最终还是出问题了。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被废的主要原因有:其一、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同去远征的皇长子胤褆屡屡在康熙面前说胤礽的坏话,引起康熙对胤礽的不满;其二、康熙患疟疾后,前去探望康熙的胤礽没有一点伤心的表现,反而显得非常高兴,这让做父亲的康熙心里很伤心。

父亲差点病死,亲生儿子却很高兴,康熙也是人,能不伤心吗。

康熙四十七年,在秋狩木兰时,年幼的皇十八子胤衸在热河秋闱过程中,因病离世,而作为兄长的胤礽依然歌舞升平,毫无丧弟之悲。

康熙认为自己精心培养的皇太子胤礽,没有一点人情味,康熙是很重感情的,一怒之下,便下旨废了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在处理“九子夺嫡”中的帝王心术

当然康熙废太子,跟其他几位皇子轮番攻击胤礽也有很大的关系。

胤礽被废后,康熙早就发现朝廷内部朋党之争很厉害。

于是,康熙借着让大臣们推举太子一事,将王朝内部的朋党之争整顿了一番,暂时稳定了朝局。

历朝历代的朋党之争是根本根除不了的,康熙王朝也不例外。

为了彻底打压朋党之争,以及众皇子争储造成的朝局动荡(主要是九子夺嫡),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复立了皇太子胤礽。

应该说,康熙对胤礽还是抱有希望的,毕竟自己精心培养了几十年了。

康熙皇帝在处理“九子夺嫡”中的帝王心术

但复位后的胤礽变了,父子关系形同虚设,胤礽在朝中结交大臣,培植自己势力和党羽,意图逼宫,康熙不得不二次废了胤礽。

胤礽被废后,康熙宣布,今后不再立太子。

康熙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想让九子夺嫡充分暴露出来,选出一个真正能够继承自己事业的继承人。

康熙皇帝在处理“九子夺嫡”中的帝王心术

果然,九个皇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在,有“千古一帝”之称的康熙面前,这一切的表现,康熙都洞若观火。

俗语讲:脓包就要把它挤出来,挤出来就不疼了。

康熙看清了夺嫡的九子们的实质,最后一一处理,将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

康熙皇帝在处理“九子夺嫡”中的帝王心术

不少人传说:皇四子胤禛伙同步军统领(九门提督)隆科多,篡改了传位遗诏。

不过这个传说已经被证实是假的,前几年沈阳故宫博物院将康熙亲笔书写的传位遗诏公开展出。证明了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是真实的。

康熙皇帝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颇费了一番帝王心术。

最终事实证明,康熙的选择是正确的。

雍正皇帝执政十三年,勤于政事,锐意改革,使康熙皇帝开启的盛世,延续成了“康乾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