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一步步成为职业编剧的?

本文作者刘庚,笔名西坡闲人,中国编剧社群会员、小说作者、影视编剧、剧本文学策划、新媒体资深运营,银幕先声编剧工作室发起人。

我是怎么一步步成为职业编剧的?

7月13日(周一),编剧刘庚与导演李贺为中国编剧社群会员们进行专属直播,和会员分享他是怎么一步步成为职业编剧的,本期看点多多,包括:

1、怎么从写作爱好者成为职业编剧?2、写作技巧分享 3、我是怎样拓展影视圈人脉的?4、我是怎么拥有第一个署名作品的?

在刘庚分享之前,我们先来看他撰写的这篇文章,很干货,推荐一读。

标题:今天我们不讲《故事》,我们聊聊三幕结构。

三幕结构:第一幕,建置,第二幕,复杂化,第三幕对抗,结局危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开始,发展,结局。

建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建立一个故事发生的环境,给它一个根基,建置就是建设确立。就是打一个简单的基础,我们大概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样的一个人物故事。

更具体的讲就是交代人物的背景。

我是怎么一步步成为职业编剧的?

建置故事,包含几个元素:

1、情境。这个包括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以及人物对自己所处世界的预期。

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不是药神》的建置,开始的环境是在南方城市的角落一个落魄的药店老板,他对生活的预期很简单,他希望早日发财,能让儿子跟他好好过日子。但明显他只能停留在想象的阶段,他并不能给孩子和父亲未来。他甚至房租都交不起。

我们能看到在这个建置里,有几个要素:1、故事上发生的年代背景,2、人物所处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类型,3,这个环境给主人物什么样的压力?

到这一步,我们的情境交代完毕,人物开始出现。

2、人物

人物包含哪些要素呢?或者说人物是怎么构成的?

这里就需要一个简单的清单来帮助你。

1、人物的姓名,特征,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父子,夫妻,上下级,病友。

2、剧本里有几个人物,那个人物是最重要的,他为什么重要?

我是怎么一步步成为职业编剧的?

3、每个人物都代表什么?比如《药神》里的刻薄的老板,不讲情义的妻子,四处求生的病人,他们的出现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类型,也影响着故事的不同程度的发展。

4、主要人物的动机是什么?也就是他的愿望是什么,他计划做什么?他能做成吗?

5、故事是通过那个人物的视点讲出来的,因为我们观众都是通过人物的角度来理解故事。我们经常也会把一个角色的视角转移到另一个角色。

常见的儿童故事片,都会从孩子的角度,自传类的会从回忆者角度。比如芳华,从萧穗子的角度。也就是她的视点来讲故事。

3、建置的最后一个就是冲突。

每个人物的面临的问题,也就是他们要要解决的问题。

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里遇到了什么障碍?

主要人物的冲突是在什么和什么之间?是在他与爱人的情感纠葛里还是在他自身能力与社会的需求里。

在第一幕里,我们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抛出来,然后留给观众一个感觉。

怎么办?基本上第一幕结束的时候,观众已经移情进来,如果没有移情,那基本上这个建置是失败的。

接着就是第二幕,复杂化。

也就是把问题复杂,不要让观众想到怎么解决。

人物遇到的障碍一直在变化,比如刚说服了老婆,儿子又不同意,说服完所有的家人了,发现自己的身体不行了。身体治好了,机会失去了。要不断的设置障碍,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当然复杂的要合情合理。

然后进入第三幕,对抗、陷入危机,最终解决。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不是药神里,徐峥决定金盆洗手不在做药时,他们的兄弟都不愿意。这时候所有人都进入一种危机中。如果不做药,别人就会卖的很贵,别人贵了他们的兄弟就买不到,买不到就会死。最终大家不欢而散。

高潮和低谷。

这时所有人都陷入了digu,整个故事线跌入了低估。也是故事的高潮。低谷和高潮通常是连在一起的。

低谷中会有各种的对抗,纠结,比如,兄弟的死,其他人的参与,各种因素让人物心理发生变化,他决定反击,直到战胜自己。最终达到故事的最终高潮,走向胜利。

这是三幕结构的基本方法,适合于所有的类型电影。

在构建每一幕的时候,可能会增加一些次情节,也就是,主线之外的小情节,用来调剂气氛。比如喜剧里的搞笑桥段,温情戏的,煽情段落,这些就像生活里的点心。

也要给观众一点平复的时间,不能一直紧张或者放松着。三幕结构,还是应该理解成,建置,复杂化,对抗,危机和解决。简单的理解成,开始,发展,结束,其实不严谨。

开始,怎么开始呢?怎么开始都可以。

但是建置,就是一个很难严谨的词语,建置,就代表你要做很多设置。就像盖楼,你打地基,你要选地方,要测量,要挖土。

我们的建置也要,选择环境,时间点,摘选人物,主要的次要,他们遇到的问题。这才叫建置。它是一个模块化的东西。这也是我两年后才能体会的,以前我也觉得这些概念故弄玄虚,现在开始是自己理解的太片面。

你写一个人,走在街上,碰到他的初恋女友。故事也就开始了。但是你往后写的时候就成流水账了。

建置,就是,建立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人物性格,人物遇到的困境,碰到的问题,也就是碰到的事件。

他们的冲突是通过事件展现,事件通过人物关系,人物交集展现,人物关系通过,人物语言表情动作展现,人物语言通过,你塑造的人物性格展现。这些都是一个链条,所谓什么人说什么话。

三幕结构,就是线性故事,从开始发展到结尾,都是按时间走。

比如,一个屌丝每天上班下班很无聊,但是过得也很开心,他不觉得有什么不好,除了老婆唠叨几句,他觉得自己很幸福,每天有几个朋友一起喝酒打牌,偶尔在网上看看主播,认识几个能一起玩象棋的网友。他偶尔也去奢侈品店开开眼界。

这是故事的第一幕。我这里讨论的是,类型电影

第二幕矛盾发生,他忽然被开除了,老婆生病了,家里被抢占了。他不能再这么清闲了。他必须反抗,他忽然想念起,自己曾经是个很勤奋的人,不然也不会来到城市,巴拉拉,他开始做各种努力。

到第三幕,他找到了新工作,打开了自己的生活局面,如何如何,结局了各种危机。最终,他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走向未来。

我是怎么一步步成为职业编剧的?

三幕结构,最典型的是《当幸福来敲门》三幕结构是一般商业电影的手法。

但是现在的电影,有可能在剪辑上,从第三幕开始,后者从第二幕开始。

比如上来就是一个人要死了,然后过几分钟交代他为什么这样。这是剪辑的手法,编剧在写故事的时候最好,顺着写。当然你觉得你能驾驭了,从中间开始也可以,比如集结号,上来就是一段巷战。这个就是是冯刚开始学习好莱坞的时候。

互动:

请问60个事件可以理解成60个情节吗?

西坡闲人回答:情节和事件不是一回事。事件会让故事发生变化,情节未必

建哥哥:情节应该是事件的组成单元吧。

比如,人物杀了一个人。这是事件。他杀人的过程里可以有很多情节,比如他第一次用毒,第二次用刀。第三次雇凶。最终成功。这里有三个情节,但是只有一个事件,就是杀人成功。

事件意味着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都不能算事件。

比如,两个人,进门吵架,出门吵架,到公司还是吵架。这些都是小情节。直到他们离婚了。这时才算一个事件发生了。记住一点,事件意味着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都不能算事件。

情节粗糙的理解成桥段。先这么理解,慢慢写的过程中,你就能体会到他们的细微区别。刚开始别被概念束缚,怎么写都行。

我是怎么一步步成为职业编剧的?

怎么样,挺干货的吧?欢迎来听刘庚更多分享!

中国编剧社群圆桌LIVE系列,是以更轻松、更接地气、更实战技巧为目标开展的系列直播,欢迎大家参与,共同交流探讨进步!点击这里,加入中国编剧社群,即可观看明天这场圆桌LIVE。

本文为作者 中国编剧社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286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