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再无非法电鱼捕鸟者,府河湿地的鸟儿畅享自由空间

疫情期间再无非法电鱼捕鸟者,府河湿地的鸟儿畅享自由空间

楚天都市报4月17日讯(记者潘锡珩 通讯员叶明)“吹面不寒杨柳风”,风里已然带来了清新的泥土气息。记者从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了解到,随着疫情向好,青头潜鸭巡护队的成员们,又将踏上守护之旅。

巡护遇阻

一月中旬,一年中候鸟越冬的高峰期已然到来,塘边、河滩、田地里不计其数的各色候鸟让令人眼花缭乱。这群爱鸟、护鸟的青头潜鸭巡护队,在爱我百湖工作组的带领下,顶着料峭的春寒,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对湿地内的青头潜鸭再次展开了巡护行动。此时的大家还在相互打趣什么时候放假休息,该不该多准备点腌腊年货。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武汉“封城”后,爱我百湖管理员逐一联络了队伍的巡护员,咨询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所有巡护员均平安无事,忧的是两名巡护员被封闭在村子里不能外出了;而另外三名巡护员则困在塘边不能回家——好在塘边生活物资充足,可以保证基本生活无忧,但巡护地块也有一半暂时无人看护了。

调皮的大雁

之后,被困在家中的巡护队员们,定期接收困守塘边巡护员的工作信息,这也成为封城期间难得的开心时光。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羡慕嫉妒恨”:毕竟2个月不能出家门的人,对于郊区、旷野早已有了无限向往。

2月初的一天,一名巡护员焦急地告诉巡护队员,她塘里的大雁都不见了,往年是赶都赶不走,在塘埂上留下成堆的粪便。

两天后她又来电,大雁回来了,从外面一群群回来的。过两天,据说大雁又飞外面去了,然后也许当天回来过夜,也许隔天回来过夜……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3月底大部分雁群开始北迁并彻底消失。

疫情期间再无非法电鱼捕鸟者,府河湿地的鸟儿畅享自由空间

意外来客

封城期间人员流动被最大程度的限制,不仅使得非法电鱼、捕鸟事件未再出现,还意外的给府河湿地的鸟儿空出来大片自由的空间。

巡护队员们在家根据卫星地图分析,应该是随着人员活动近乎绝迹,这些大雁飞到周边的麦田、河滩觅食。发现无人打扰,干脆就不再回老地方过夜了,还可以节省体力。

直到偶尔有人员活动又惊扰它们,才回到传统的过夜塘堰里。只是外面的食物既多又好,哪怕就是遛弯的地方大点也舒服啊,于是睡了一觉后它们就又飞去广阔天地了。

大约来来回回的挺惬意,连逃逸的黑天鹅都跟着小天鹅,跑到巡护区来了。

巡护逐渐恢复

虽然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但复工复产已经开始,城市也按下重启键。

3月初,困在家中的巡护员也回到了巡护地块。大家保持着对疫情的警惕,依旧坚持着巡护。

转眼樱花也落了。巡护员说“鸭娃”们开始成双成对分散活动了,巡护员们又将踏上守护之路。

疫情期间再无非法电鱼捕鸟者,府河湿地的鸟儿畅享自由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