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應該知道的酒與汙水定律

“酒與汙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中國有句話“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一條臭魚壞了一鍋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無論是來自西方的定律還是中國的諺語,已經把負面影響的始作俑者做了準確的定性:汙水、臭肉、老鼠屎、臭魚。

老闆應該知道的酒與汙水定律

在任何組織裡,幾乎都存在幾個難弄、頭痛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因為破壞總比建設容易,說話比做事容易,看熱鬧比奮鬥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個人一秒鐘就能毀壞掉,那即便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什麼像樣的成果。“酒與汙水定律”用到單位或組織中,延伸意義就是“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這類人一般有三種表現:一是負能量的人,具體表現為抱怨、消極、冷漠、多疑、貶人提已;二是雙面的人,對上級阿諛奉承,對同事嫉妒陷害;三是玩世不恭的人,很容易在關鍵事上掉鏈子。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這些人更像果箱裡的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裡其他蘋果也弄爛。

老闆應該知道的酒與汙水定律

或許一些老闆會試圖去教育、影響、改造這些人,但基本都是徙勞無功,因為已經定型的東西幾乎沒有改變和改造的可能。一個人的品質是多年養成的,企業只是在用人,不需要再背育人的義務。汙水總不會成為酒,臭肉不可能成為好肉,老鼠屎更不能成為調料。因此,對極壞的東西大家就不需要再抱什麼幻想,農夫和蛇的故事同樣在給我們啟發。那些人品差,不能融入企業文化的人,儘快使之離開,對企業是一個好處,對當事者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樣的處置,也許對企業來說會付出一定代價,但這種代價從長遠來看是值得的。長痛不如短痛。

老闆應該知道的酒與汙水定律

啟示:對老闆和組織管理者來說,要把60%的眼光的放在10%的身上,把15%的眼光留給70%的庸才,把剩下的25%的眼光堅定不移的盯住20%的小人。要趁那匙汙水還沒發臭之前,象變魔術一樣把他悄悄的淨化。作為老闆和管理者,更要能及時識別這些“汙水”,將它們及時過濾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