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夏目君浅谈


首先,介绍下八旗制度,八旗最早衍生于女真的人牛录狩猎。所谓的牛录就是10人狩错小分队,每人出一箭,由大箭带领狩猎。努尔哈赤正是在牛录基础上不断发展成清朝八旗制。扩大牛录人数,一牛录为300人,又参照金女真猛安谋克制。在牛录基础上,又是甲喇、固山,以五进制方式建立八旗。因此,八旗又称八固山。由于八旗制度按照金女真人原则,是兵民合一体制,“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但八旗的编制严谨,战斗力非常强,既有小分队作战优势,又有大兵力围歼之术。任何兵士在八旗军中都有各自位置,必须发挥此位置作用。虽然明军也有很厉害的体制,但明军后期军力涣散,战斗力已经无法与八旗军相比了。

然后,说下那么作为清朝一支开国立国、骁勇善战的军队,为何后来衰弱了呢?

当清王朝定都北京后,面对着一个崭新而又极其复杂而险峻的局面。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他们所能依靠的,除了自己从关外带来的八旗劲旅之外,还能有谁?由明军的降兵降将编成的绿营,人数虽然数倍于八旗,清朝岂敢依恃?清朝皇帝殚精竭虑,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使为数如此之少的精兵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依靠它来维持清朝辽阔而复杂的国土的统治。因此清朝不断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最初宗旨是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但依旧没能挡住八旗军的衰弱。

1.高薪养兵

清朝皇帝很重视八旗兵,认为他们为清朝开创作出了贡献,因此,清朝为八旗军给予福利政策很高。可以说八旗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职业军人。

清朝入关后,给八旗兵又赏钱又分地,实际就是承袭在东北“份地”制,但入关后的八旗兵不可能像关外那样“兵农不分”,他们职业就是军人。而分得份地,除了家人使用,大部分被八旗兵变卖,而获得大量钱财。

后来清朝又设立的“旗饷”政策,给予八旗兵以月饷与岁米,并根据不同兵种,划分不同等级。每名八旗兵,一年岁米是24斛。清朝还给八旗兵盖房子,家中有红白喜事还有赏银,家中迁移时也有官府负责。在历代王朝军队中清朝是高福利,但高福利并不代表“高战斗力”,八旗兵渐渐腐化,而清朝又疏于管理,致使八旗兵战斗力大不如从前。

2.分治政策

清朝入关后着手开始统一全国,八旗兵在统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全国稳定后,为了护卫北京,清朝皇帝按照“居重驭轻”用兵原则,把半数八旗精锐设在京城,相当于皇帝的禁军。而其他地方省会等重要城市,以及各个军事要点,都有清朝八旗兵驻守。这种精锐分散分治驻守全国,在历朝很少见到。

而驻守全国各个要地的八旗兵,主要是以绿营兵为主,绿营兵就是汉人及投降的明军组成,这支军队达到80万,其数量是满八旗的数倍。但清朝皇帝对汉人绿营并不完全放心,还有少量的满八旗。清朝用这些满八旗监视绿营兵。据资料记载,10万八旗兵控制数十万绿营兵,恰恰是清朝的高明一招,就如清朝皇帝所说“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

而在京师及各地驻防的八旗兵大都躲在幕后,清朝为他们专门设立“满营”、“满城”,不与民众混居,也不轻易调动,对于当地治安问题,则由绿营兵出兵处理,让这些绿营兵在汉人面前扮演“恶人”角色,只有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才会动用躲在幕后的八旗兵。雍正皇帝曾说:“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雍正皇帝的意思就是,在一边监视,一旦有情况,就会动用这支劲旅,还对外缓和与汉人关系。但时间长了逐渐养成了八旗兵的特权制度,反正清朝有钱有饭养他们,全国也没有大的突发事件,全都由绿营兵处理了,时间久了,战斗力削弱。

3.区别对待

清朝统一全国之后,其边疆地区也曾出现过不稳定状态。特别是乾隆皇帝时,平定准噶尔等边乱后,清朝统治疆域增大。对于新的疆域和边防,清朝派驻大量边防军,边防军费开支大,清朝不得不在内地各省驻军载员,以保证边防驻军稳定,部分八旗兵也回家享清福了。边防军兵士又大都来自东北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兵,还保持清朝以前半粮半饷状态,清朝没必要拿更多的钱来养兵。但驻内地兵员减少后,也造成一定隐患,那就是内地叛乱,清朝出动有限兵力抵御和抗击就费劲。

驻防八旗兵与绿营兵实力衰弱,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显现出来,清朝兵力丧失过半,当年威风的八旗兵已经不见了。虽然还有北方部落兵和太平军对抗,但京城与各地驻防力量薄弱了。后来慈禧同意曾国藩等人训练地方军,这种局面才得以解决。但威风的八旗兵已经名存实亡了。这与清朝在和平时期没有加强八旗兵建设有关。

最后,八旗子弟最终结局怎么了?

清朝是靠八旗子弟夺得天下的,清朝统一天下后,对这些八旗子弟,朝廷给他们分配粮食和银两,他们坐享其成,那些清朝的王室宗亲那待遇更高了。这些人他们身无长处、都是倚仗祖上有功于国,享受着清朝的这些优待政策,都成了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布退位,清朝灭亡。那些曾经靠朝廷补贴的旗人、王室宗亲这一下子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曾经花钱大手大脚的他们,一下子生活就变得很拮据了。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人过惯了曾经的好日子,一下子让他们过苦日子他们很不习惯。为了生活啊,他们就想着法子变卖自己身边的东西,像古董啊、字画啊等来维持生活。有的旗人沾上了鸦片,最后不得不把他们的府邸都卖出去了。

这些曾经的朝廷寄生虫,在变卖了他们所能卖的一切东西后,又没有一技之长来赚钱,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啊。当然这些旗人中也有一部分明白人,他们意识到了现在已经不是曾经的大清朝了,不能再和以前一样了,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了。




长安一轮月


清末的八旗虽然大部已经糜烂不堪,不过从编制上来说一直存在,期间清政府也曾经努力恢复八旗的战斗力,可惜效果不大。

清廷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力的八旗军很快就腐化糜烂,战斗力急剧下降。在三藩之乱时,八旗军面对吴三桂的部队的表现就非常糟糕,全靠绿营清廷才取得了最终胜利。此后在历次战争中,除了关外八旗因为生活艰苦,还保持了几分战斗力外,大部分八旗子弟已经只会斗鸡走狗,毫无作用。

但是八旗毕竟是清廷的根本武力,加上其既得利益者众多,因此并没有被撤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南方太平军的崛起、地方督抚势力的加强和外部列强的压力,恭亲王奕䜣在开展洋务运动的同时,也在八旗军中引入了新式的西洋火器,并按西式操典进行训练,以增强八旗军的战斗力。

应该说奕䜣这一举措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像甲午战争期间,丰升阿统帅的正红旗、正蓝旗部队也参加了战斗,表现在清军中属于中等。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编练的镇边军则招募猎户配以八旗军官,其战斗力比普通八旗军要强不少,和淮军相当,在甲午战争中发挥出色。

不过大部分八旗军除了换装西洋武器外,变化不大。更糟糕的是在之后的庚子事变中,北京的八旗遭到了八国联军的重创,而东北八旗也被俄军打了一个七七八八。八旗又被打回了原形。

此后清廷虽然借着袁世凯编练新军的机会,再次以旗人为核心组建了禁卫军和北洋第一镇。但是空有其形,战斗力平平,在辛亥革命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不沉的经远


明末清初之际,虽然明军在辽东战场屡屡败北,被清军打得丢盔弃甲,损兵折将,但是我估计哪一个明朝人都不会相信,在1644年后会成为清朝的子民。主要原因就是,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面,上亿人口的汉人,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不足二十万的八旗清军淹死,万万没想到的是,二十万的清军真就成事了。

当然,以二十万八旗军管控幅员辽阔,且人口上亿的国家,还是有点困难的。

为此,清军入关后,统治者采取将半数以上八旗主力在驻扎在京畿周围以拱卫中央,剩下半数则分散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等地,到乾隆后期,总共形成了14个八旗驻地,分别为盛京,吉林,黑龙江,江南,福州,杭州,荆州,成都,广州,绥远,西安,宁夏,伊犁,乌里雅苏台。

每个驻地设立将军一名,其地位高于提督、总督、巡抚等文武官员。这14个八旗驻地,相当于清朝设置在全国的军事网点,牢牢控制着全国。

当然,各个驻地算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清军入关时不过20万,一半在中央的话,每一个驻地的八旗人数就不过上万。

这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清朝的国防重任的,一旦发生对外战争,八旗的兵力更是捉襟见肘,尤其从顺治到康熙,清朝对外战事一直没有停过,从平定三藩之乱,到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平定准噶尔叛乱,清朝的军事压力一直很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绿营来加强清朝的国防建设,所谓绿营其实就是以明朝降军为主,仿照明朝的军事体制进行组建的,补充八旗的军事体制。

但是随着清朝对外战事的扩大,伴随着八旗人数不足,战斗力下降的事实,清朝统治者对绿营的倚重越来越大,康熙时期成大肆征召绿营士兵,最终成为清朝常备军事武装,在清朝时期,平均有60万人左右,是八旗的三倍之多。

绿营的驻扎制度,其实与八旗差不多,也是采取撒向全国次级要地为主,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为提督,全国设置大概不到20人左右。按照清朝统治者的构想,八旗和绿营是互相补充,相互制衡,最终形成一面更严密的军事网络。

当然,不管是八旗也好,还是绿营也罢,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世兵制的一种,士兵有兵籍,兵籍下的人则是父死子继。

这种兵制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最大的坏处就是,兵籍的第一代还有战斗力,等到第二代第三代的时候,就开始腐朽了。

清朝的绿营不像明朝时期有大量的土地来让士兵种地,从而省下军费,清朝采取的薪酬体系相比于明朝大方一点,直接发工资。可以说,绿营组建之初,大量勇武之人参加绿营,主要还是待遇不错。

最为重要的是,在清朝时期并没有警察制度,绿营兵有时候也临时客串一下维持地方治安的活,比如收粮,押官银等等,有了鸡毛掸子自然敢当令箭,为了过得好一点,绿营兵也是仗势欺人,剥削老百姓,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在清朝前期不断对外战争期间,其实已经展露出八旗和绿营作战实力越来越弱的问题,尤其是乾隆年间的对外战争,大多都是仗着国势以大欺小,往往还是牺牲高于敌方,虽然取得胜利,却不是很光彩。

不过至少八旗和绿营还坚挺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真实实力也是不容小窥的。

对于八旗和绿营的士兵,湘军的将领曾国藩曾经在《议汰兵疏》中直接表示:“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这个话要是别人来说,也许客观一点,曾国藩作为湘军将领,八旗与绿营的竞争部门,不见得就一定为真。

为了争取军费,获得朝廷的支持,曾国藩自然要将八旗和绿营说得一文不值,然后让朝廷把资源倾轧在湘军身上。

在清末的各处战场上,八旗和绿营实际上一直都没有闲着,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清廷调动二十万军队与英军作战,奈何英军以海军为主,仗着几艘大舰沿海侵袭,不上岸与清朝硬刚,清军就是有再多的人,也架不住人家在海面上对你狂轰乱炸。

正因为没有实际交手,清廷官员普遍认为,只要英军敢于登陆,调遣合适将领完全可以与英军一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打的时候,曾国藩事实上就是这种看法。

当时指挥清军与英法联军作战的是清朝统治者十分倚重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与曾国藩是政敌,曾国藩有此看法,很大程度上也有私人成见。

总之,至少曾国藩还认为八旗和绿营还能够与英法联军一战。

那么,为什么湘军、淮军能够最终取代八旗和绿营,最终成为清廷倚重的半中央军呢?

我认为说起来比较可笑,这还是要从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讲起,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咸丰帝远在千里之外瞎指挥,打仗最怕的不是敌人强,而是外行指挥内行。

清廷如果能够以正常的剿匪策略,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也许镇压太平天国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咸丰帝迫切想要快速击垮太平天国,把清军主力直接安排到南京外围,想要通过攻克南京城来实现一举剿灭太平天国的重任。

想要攻破巅峰时期的南京城,即使把清军所有的绿营和八旗都调过来,不围个一年半载的,也够呛能够突破,何况人家来一个北征和西征,直接把清军都给调动起来了。

太平军擅长打运动战,在没有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只能步步为营的策略,偏偏咸丰帝着急,从1853年在南京外围设立江南、江北大营,几乎是调集整个清朝在南方的精锐了。

结果在1856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全部被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取得全盛时期,如果不是当时发生“天京内讧”,大清王朝还真说不准一下子就挂了。

吃了这一次亏后,咸丰帝还不长教训,在1858年再次设置江南、江北大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1860年李秀成故技重施,又破了江南、江北大营,标志清廷在南方直辖军事力量的全部覆灭。

江南、江北大营覆灭之际,湘军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

主要还是曾国藩的湘军并不完全听从咸丰的指挥,在关键问题上,曾国藩还是比较清晰的,那就是不能冒险孤军深入,要一步一个脚印,等到太平军与八旗、绿营耗光之后再全员出动。

清廷除了江南、江北大营外,在北方还有僧格林沁率领的骑兵,这支军队虽然在与英法联军的八里桥战役中遭受重创,但是实力还是有的。无奈是在镇压捻军起义过程中,僧格林沁剿匪策略失误,最终导致兵败而亡。

此后,能够直接听命于清政府的野战军几乎损失殆尽,只能倚重新兴的湘军和淮军了。

当然,湘军和淮军本身也并非军事组织的进步,相反,还是一种更落后的军事组织的回光返照,上阵父子兵,只听将令不听朝廷命令的军队,其实打仗水平也一般。

湘军开到南京就已经出现暮气了,淮军也只是在洋枪洋炮的支撑下,有点后劲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