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繡出山 繡出未來

苗繡出山 繡出未來

在融水,不少苗族婦女通過苗繡等苗藝技能脫貧致富。

苗繡出山 繡出未來
苗繡出山 繡出未來

如今,苗繡在內的一批批獨具特色的苗藝產品走出大山、跨過大河,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苗繡出山 繡出未來

9月14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苗家小鎮苗藝1班正式結業。

偌大的車間裡,工作臺和縫紉機整齊擺設,繡娘坐在各自工位上,雙手遊走於繡品間穿針引線,鮮活豐富的圖案映入眼簾。興致來了,女工們還會哼唱起苗歌,相互應和,音符飄蕩於車間內。

這是融水苗族自治縣粵桂扶貧協作婦女之家暨易地集中安置點扶貧車間的日常一景。自廉江市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開展對口扶貧協作以來,兩地按照“融水所需,廉江所能”的思路,發揮自身優勢,將苗繡和就業結合,奏響了山海攜手奔小康的“協奏曲”。

下肢殘疾的學員因參加苗繡培訓班實現居家就業,人生煥發新希望;丈夫每天將腿腳不便的妻子背上四樓培訓教室,在角落默默陪同上課;大齡學員通過培訓班愛上苗繡,成功脫貧致富……一出苗繡出山記,在廉江、融水協作幫扶的精準手筆下,娓娓寫就。

難題

技繁人窮繡藝瀕失傳

雲霧繚繞中,大苗山裡吊腳樓內,苗家小姑娘和外婆、媽媽圍坐火塘旁。託著空白苗布,外婆和媽媽穿針引線,指尖飛舞間,龍鳳呈祥等各種圖案躍然布上。每逢苗家傳統蘆笙節,小姑娘就穿上外婆和媽媽縫製的百鳥盛裝,參加蘆笙踩堂。

在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李伊園腦海裡,這幅小時候的生活畫面一直揮之不去。受家庭耳濡目染,她5歲便拿起針學習苗繡。“最享受的是在農忙時節,和耕作完的外婆在田間地頭的大樹下,邊乘涼邊繡花。”李伊園說,苗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先人通過刺繡來傳承苗族文化。

幾乎每一個刺繡圖案紋樣都有一個來歷或傳說,深含民族的文化和情感表達。這種底蘊深厚的技藝,題材選擇豐富,以龍、鳥、魚、鼓、花、蝶為主,形象生動、色彩豔麗。苗族刺繡一般為女性操作,繡娘們先把剪紙圖案粘貼在繡布上,然後根據各種圖案的顏色需要選擇花線,逐針刺繡。“揹著娃,繡著花,護著老,養著家”,是苗家女傳統生活的形象寫照。

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苗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時,傳承已是擺在這項非遺面前的難題。

苗繡繡法針腳繁複考究,對繡孃的手藝技法要求較高,傳承難度大。本世紀初,融水尚流傳20多種苗繡繡法,如今僅剩13種。其中,以“正面繡,反面看”著稱的“數紗繡”,更因繡工複雜而面臨失傳。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生存環境,也讓融水苗繡接班人的數量每況愈下。交通不便、耕地資源嚴重匱乏的現實狀況,推著融水青年男女湧入大都市務工。“在留守家中傳承工藝和外出務工養家之間,大多數融水姑娘都選擇了後者。”廉江市駐融水扶貧幹部肖仕超說,融水經濟落後,就業機會較少,繡孃的短缺加劇了苗繡傳承的難度。

李伊園也不例外,她去過保險公司當業務員,去過服裝店做銷售員。然而低額的工資依然改變不了貧困狀況,如果回到偏遠的農村,連解決溫飽都是難題。

選題

結合就業幫扶見曙光

要解決苗繡傳承的難題,根源在於拔掉大苗山的“窮”根。易地搬遷,成了當地的民生之重。

2017年,湛江市進一步全面落實“攜手奔小康”行動要求,幫扶柳州融水、融安和三江柳北三縣。其中,廉江市確定為融水對口扶貧協作單位。從這一年起,廉江與融水重點向掛牌督戰村扶貧項目、農村危房改造、廉江·融水扶貧協作產業園、勞務協作等方面協作發力。

在安居方面,粵桂協作項目投入廣東財政幫扶資金3655.423萬元,用於補助特殊困難群眾實施危房改造,每戶最高可多得1.8萬元的補助資金。三年來,融水全縣共有2468戶10503人受益,住進了安全穩固的新房。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基本解決。

然而,粵桂扶貧協作小組在探訪易地搬遷戶時發現,在住進新房子後,依舊有部分易地搬遷戶缺少務農以外的生產手段,只能在家閒坐。“安居”後,“樂業”卻成了難題。

為了讓易地搬遷戶不僅能“住得進”,更能“留得下”,扶貧小組決定將苗繡和就業相結合,以苗繡培訓為切入點,結合引進企業、借鑑經驗、繡娘簽約等一系列舉措,切實解決苗繡傳承和當地就業的雙重難題。

以苗繡作為選題,並非無例可循。早在2002年,鍾情苗繡的李伊園就回鄉開辦了融水第一家民族刺繡廠,卻遇到了諸多難題。3年後刺繡廠倒閉,李伊園欠下3萬元貸款。

沉寂9年後,不死心的李伊園於2014年底再創業,創辦了廣西柳州彩雲苗藝商貿有限公司和彩雲苗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但因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不足,再加上缺乏資金和政策支持,基地訂單寥寥,久無起色。

電腦刺繡也在擠壓人工刺繡的市場空間。電腦刺繡產量大、效率高、速度快,精雕細琢的人工刺繡在經濟效益的較量上大幅落後,傳統手工刺繡廠常出現產值跟不上訂單量的窘況。

不過現實卻也並非鐵板一塊。深入調研後,李伊園發現,電腦刺繡雖然快捷,但只能秀出簡單的針法,成品單調、圖樣死板。而苗族婦女刺繡不打底稿,也不必先畫草圖,全憑自己天生的悟性、想象力和嫻熟的手藝,將現實中的魚蟲鳥獸變成刺繡品上生動的圖騰,這些都是電腦刺繡所不能及的。

一方有情,一方有意,以苗繡為媒的廉江與融水扶貧協作就此展開。

入題

聯合辦夜校培訓繡娘

入夜,融水刺繡培訓班敞亮的教室裡,擠滿了身穿民族服飾的苗族婦女。她們將收藏多年的繡品帶上展示臺,分享刺繡的心得和經驗。這個培訓班開辦於2019年4月,開班第一天,融水紅水鄉學員賈曉玲跋山涉水4個小時趕來參加培訓。

“李老師,這是我第一次感到苗繡被關注。我以為我的孩子以後再也不會知道苗繡了。”賈曉玲的一席話,讓李伊園心生感慨。她是培訓班的承辦者,更是融水苗族刺繡這項廣西非遺的傳承人。此前,苗繡手藝人一直屬於弱勢群體,純靠手藝甚至無法養家餬口。因缺乏帶領苗繡走出去的機會,手藝人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只能默默喜愛、默默堅持。

在廣東省財政幫扶資金支持下,李伊園專門從雲南、貴州等地聘請名師前來指導,力求讓融水苗繡充分汲取各地刺繡的經驗,走出深山。

培訓的對象,主要是來自易地扶貧搬遷點和鄉鎮建檔立卡貧困的苗族婦女。培訓採取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平繡”“鎖繡”“鎖鏈繡”等繡法進行詳細講解和實操。李伊園也親力親為,手把手傳授苗繡技法,成了學員口中最親切的“李老師”。

為了讓苗繡能走出一條更寬廣的道路,除培訓班外,粵桂協作小組還定期組織外出培訓,讓學員走出融水,到貴州省的丹寨、凱里等地區,與當地苗繡機構、藝人聯動學習交流。

35歲的滾貝鄉貧困戶吳柳英,也在這一年7月,因苗繡與李伊園結緣。2010年,一場車禍造成吳柳英下肢殘疾。受惠於易地搬遷政策,她在2018年住進融水苗家小鎮。但新居帶來的歡樂並沒有延續太久,腿腳不便的吳柳英只能呆在家中,內心十分苦悶。

2019年7月,吳柳英在瀏覽社區微信群時,被刺繡培訓班的招募消息所吸引。在李伊園手把手的傳授下,2個星期後,吳柳英已掌握多種繡法,並能完成繡品。

“我女兒一直比較愛美,經常吵著要買裙子。”2019年8月,吳柳英靠繡品領到第一筆1000多元的工資後,立馬給女兒買下心儀已久的粉色小裙子。談起苗繡給她帶來的最深刻回憶,吳柳英滿臉帶笑。在她眼裡,女兒的笑容,是苗繡給自己帶來的最好禮物。

承題

產品革新市場化發展

光有繡娘,沒有市場,再好的苗繡也走不出深山。商品化,是苗繡繞不開的難題。

“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要讓它處於被需求的狀態,這樣傳承和延續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再好的民族特色,如果它與我們今天的生活沒有關聯,或許就是長久的遺忘。”李伊園從書籍《苗繡》中獲得感悟,她認為,非遺不止是字面單一的元素,它的未來在現實生活之中。

李伊園提到,苗繡的經濟效應差,過去遊客對苗繡存在距離感:“大家都覺得苗繡好看,但花錢買繡品的很少。”實用性阻礙了苗繡走向更廣闊的商業市場,“有價無市”的困境長期存在。

傳統苗族婦女在繡品上灌注了大量心血,完成後更傾向於留下自用或贈予親朋,繡品無法走出家庭。與此同時,傳統苗繡因花紋稠密、用色濃重,使得遊客對其喜愛多停留在觀賞層面,難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商品化”,商業價值無法得到深層次的挖掘。

為此,廉江、融水扶貧協作小組結合當前的市場形勢,對苗繡產品架構進行了革新。除開傳統服飾,苗繡更被運用在隨身飾品、旅遊紀念品上,既壓縮了成本,也為繡娘創造出靈活的工作形式。在企業定製上,苗繡天然的文化積澱讓它一躍成為緊俏貨,能良好服務於企業的品牌宣傳,訂單量逐步攀升。

在客戶資源上,粵桂協作小組更是不遺餘力。通過粵桂企業間的緊密合作,廣東協調刺繡設計師到融水進行創作指導,傳授設計思路和產品理念,形成適應市場的繡品。產品完成設計後,粵桂企業進行訂單式合作,由融水企業組織繡娘完成繡品,廣東企業負責銷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行業的發展受到衝擊,苗繡卻成了個例外。今年上半年來自廣東的訂單不斷,其中佛山“一布浮生”原創手工工作室的訂單量達1.5萬件,價值30萬元;廣州“筱穎植染手作”工作室的訂單量達8000件,價值20萬元。

為了進一步激活苗繡的商業潛力,粵桂協作小組也積極聯動廉江和融水,加強引進師資、企業幫扶、旅遊協作等多元舉措。苗繡在葆有文化價值的同時,商業價值得以提升。

旅遊協作是改善市場需求的創新手段。湛江柳州兩地積極組織旅行社開展旅遊線路互聯、客源互送活動,湛江市支持柳州旅遊項目建設,充分發揮了旅遊扶貧輻射帶動作用。李伊園介紹,在粵桂協作小組的牽線搭橋下,培訓基地得到去廉江參展的機會,帶回了上萬數量的訂單。

破題

形成產業鏈育新活力

難點、堵點一一疏通,有銷路、有產品、有崗位、有培訓的完整產業鏈漸漸成型,融水苗繡出山的難題自然迎刃而解。

苗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技術少、就業難的困境,提升建檔立卡貧困戶群眾自主發展能力、就業創業能力,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目標。目前,粵桂扶貧協作小組在易地扶貧搬遷點苗家小鎮、同練鄉、香粉鄉、白雲鄉等地開展民族刺繡培訓班六期,每期為期半個月,培訓對象全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訓人數超400人。

在培訓模式上,粵桂扶貧協作小組也做了相關調整,將班級劃分為三個等級:初級班著力培訓手法技藝,中級班加入圖案設計、色彩搭配等課程,高級班則在這些基礎上還能獲得外出學習的機會。為了讓苗繡能真正走進平民百姓家中,粵桂扶貧協作小組更聯合培訓導師,大力扶持繡有民族圖案的文創產品,注重民族圖騰的相關知識產權註冊。

如今,在李伊園的工作室裡,含有苗繡元素的手工製品,諸如抱枕、手鐲、鏡子、掛飾、包包等應有盡有,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融合為一,客人絡繹不絕。工作室業務額從起初的幾十萬元,到去年已達270多萬元,產品種類包括會議文件包、企業筆記本封面、居家飾品等。近年,苗繡還成為廣西民宿軟裝的焦點,影響力得以擴大。苗繡經過改良,逐漸走出“小眾”“只能欣賞”的刻板印象。

在粵桂扶貧協作的助力下,培訓中表現優異的學員,都會獲得簽約機會,加入繡娘行列。在拿到企業發放的刺繡原料後,她們就在家中進行“居家式”生產加工,按件計薪,確保繡得出、賣得價、有收入。通過企業“傳、幫、帶”,目前已經有上百名優秀學員與公司簽約成為專業繡娘,與公司進行訂單式的合作,每個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越來越多的貧困婦女實現就業,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增收創收,一掃易地搬遷戶因缺少謀生手段而造成的心中陰霾。

“成為簽約繡娘後,不用擔心繡品賣不出去。”來自融水香粉鄉的賈會連是苗繡基地的簽約繡娘,靠著以前為親人織繡苗衣的手藝,她在47歲的年紀成功脫貧,過上了好日子。利用賈會連擅長刺繡富有民族特色的揹帶這一賣點,粵桂扶貧協作小組聯繫相關企業,為其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讓她能靠苗繡創造財富,實現價值。粵桂扶貧協作小組還積極鼓勵引導學員自主創業,目前,簽約繡娘中已有40多人選擇自立門戶。

背靠粵桂扶貧協作小組的支持,李伊園還計劃成立苗繡電商中心和苗繡體驗中心,將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將苗繡以更現代化、網絡化、信息化的面貌推向大眾,為苗繡的可持續性發展增添活力。被賦予了新活力的苗繡,正一步步走上現代生活的舞臺。

●採寫: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陳思亮 李廷睿 記者 劉穩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