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境”究竟是在说什么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上过初中的都应该能背诵,但是真没的凭借初中的阅历,应试的讲解,理解这首诗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之所以想说这首诗,其实是想更好的理解什么叫“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看了很多文章, 对于这两个概念有点自己的想法,很不成熟,写下来,算作日记,待以后修正。

“无我之境”究竟是在说什么

有我之境,好像很好理解,就是以自我为主体,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从而达到抒情达意的目的。

“诗,可以群,可以兴,可以怨”,孔子说的,大家都认可,其实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一方——人,可以随意的泼洒自己的情感,甚至强加给客观。

用的好的叫: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得不好的叫强奸客观。

“无我之境”究竟是在说什么

言归正传。

很多人在解释“无我之境”的时候,其实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有我之境”弃之不顾,只忙着解释“无我”忘了“有我”。

只要稍微一想就发现问题所在,没有“有我”,“无我”还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肯定不存在。

有有,当能无有,有我方有无我,当有我不存在,无我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无我不能理解成没有我。到这里很多人就已经错了。

必须存在有我,无我才能成立,所以这里丢掉有我,理解无我,肯定是不合适的!

陶渊明的诗也是这样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四句,很明显可以看到,是有我,而非无我。也很明显是在为下面的无我做铺垫。

那么,问题是,有我之人,怎么能达到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究竟是在说什么

说白了,这里面有一个转换概念的问题。

先看《饮酒》其五,后面几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几句里面,揭示了“无我之境”的本质,“无我”不是没有我的意思,而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无我之境”究竟是在说什么

《人间词话》:境界有大小,不是以此分优劣。看到没,王国维都没有否定“有我”。而且二者还没有优劣。

往往很多人认为“无我之境”高于“有我之境”,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叶嘉莹先生认为,陶渊明是矛盾的,他不能背叛自己,出卖自己,但是看到妻子儿女跟着自己受苦,他又觉得愧疚。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陶渊明是有志向的,对于荆轲的吟咏,可以看出他不甘于平庸隐逸。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李白就看不起陶渊明,说他隐居了,还整天念念叨叨自己的儿子如何如何。人之常情嘛,毕竟陶渊明的五个儿子,都挺愚蠢,嗯,对,愚蠢,不是笨!

“无我之境”究竟是在说什么

陶渊明还是脱不了儿女情长啊。

这是宏观角度来说。

从微观角度说,辛弃疾《水龙吟》: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陶渊明的矛盾心理在这儿很明显,北窗睡午觉,东篱醉酒行,都解决不了所有问题。陶渊明只是不愿意出卖自己。

对于任何人来说,“无我”是能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不是真的没有了自我。否则,为了五斗米,折不折腰有啥区别?

孔子给读书人指出了条出路,做官赚钱,一千多年没有变化,而陶渊明找到了第三条,归隐!

不是形的归隐,而是心与灵的归隐。

只有心与魂真正的融进自然,才是真的归隐,才会有真正的“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不是忘记了自己,而是主体在全身心融入的前提下,与客体邂逅。

“无我之境”究竟是在说什么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都只不过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有的人看开,有的人看不开。看开的人有看开的收获,看不开的人有看不开的收获。所以说“境界”不单单是一中论诗词的概念,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