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连帮两对家庭找到失散30余年亲人

中国江苏网4月17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王彪 左毅)“我要找到你,多少年不管。无论你会在,世界哪一端!”“风雨30年,终见亲人面,为徐州公安打call!”“科技助力打拐,警察蜀黍好样的!”近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连续帮助两对家庭找到失散30余年的亲人,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网民纷纷留言为徐州警方点赞。

一张陈年“字据”揭开身世之谜

4月10日下午,徐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会议室,家住铜山区的小波(化名)和30多年未见的亲哥哥李汉伟紧紧相拥,热泪盈眶。

时间回溯到1990年元旦,四川省仁寿县,刚从幼儿园放学回家的小波央求正打算去集市买东西的父亲带他一起转转,父亲不同意。小波不甘心,偷偷地跟在了父亲后面。

“集市上人多车多,转眼父亲便不见了。”对于往事,小波还有些模糊影像,后来遇到一位30多岁的男子,说知道他爸爸在哪里,就把他带走了。“坐了汽车转火车,我被带到一户人家,当时那里还有4、5个孩子,没两天我就被送到了现在的家,在这里生活了30年。”

2016年,小波帮养父母搬家时无意翻出了一张破纸片,拼凑后发现竟是一份字据:“兹有赵某某从四川带回一男孩,现送给郭某某代为抚养……1990年1月。”小波呆了,原来脑中零碎又模糊的记忆不是梦!小波决定寻找最初的家和亲人,当年就在“宝贝回家”网站上发布了寻亲帖,并采血入库。由于能提供的有效信息太少,寻亲一直未果。

“弟弟走丢后,父母找遍了周边乡镇,始终音讯全无。”李汉伟告诉记者,妈妈整天精神恍惚,逢人便打听弟弟消息,爸爸也急出了病,整日郁郁寡欢。2008年,李汉伟在“宝贝回家”网站发布了寻亲启事,还督促父母采了血。可直到今年,他接到志愿者电话,才知道十几年前并没有采集成功,赶紧又让父母重新进行了采集。

“最近,我们通过全国公安机关打拐库的信息比对发现,小波的血样与四川省仁寿县一对夫妻的血样比对成功!”徐州市刑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孟振介绍,他们赶紧联系小波和四川的那对夫妻,把比对结果告诉他们。因老人卧病在床,且四川方言听不太懂,民警就要来了李汉伟的电话。李汉伟当时在郑州,第一时间赶到了徐州,兄弟二人终于相见。

“明天,咱先去谢谢你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得知弟弟的养父母对他很好、目前弟弟已结婚生子后,李汉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后,我们再启程回老家看爸妈!30年了,能找到你是二老最大的心愿,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他们也就放心了!”

将儿子送给“富人家”后31年再无音讯

1989年炎夏,四川省巴中市的农民老何喜中犯愁,妻子为他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小超(化名),可家境贫寒根本无法同时养活3个男孩。回忆起当年情景,老何潸然泪下:“老三出生第7天,有人说山东微山一户富裕家庭想收养个儿子,问我愿不愿意把小超送人。”看着饿得哇哇直哭的孩子,老何最终同意去看看。

带着小超,老何来到了那位“富人家”,受到了热情接待。想着儿子以后能吃饱穿暖,还能上学,老何一咬牙,把儿子留了下来。两年后,无法忍受思念之苦的老何坐上火车,想去再看一眼日思夜想的孩子。可万万没想到,房子换了主人,“富人家”连带着儿子人间蒸发了!

从此,小超成为老何夫妻的心病,老两口经常偷偷抹泪。1992年,老何再次来到当年送走儿子的地方,边打工边找儿子。张贴告示、到处问人、不停换工作,这一找就是7年,也整整失望了7年。无奈,心灰意冷的老何只得返回了家乡。

“2016年前后,我们开始在‘宝贝回家’等网站发布寻找弟弟的信息”,老何的二儿子何炯介绍。2019年9月,老何和妻子的血样被采集输进了公安部门的打拐库,而小超在办理身份证销户时的一次采血,也被录入了警方的血液库。

2020年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向徐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馈,老何夫妻的血样与沛县一名男子的血样在多库交叉比对时盲比比中。孟振他们迅速与重庆警方取得联系,并赶往沛县找到了小超(化名),经复核比对得以确证。

4月14日上午,老何夫妇和两个儿子驱车16小时近1500公里赶到了徐州。“31年了,不知小儿子现在是什么样、吃了多少苦,他会恨我们吗?”等待中的老何心急如焚。

“何大爷,这位就是小超!”孟振身后跟着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略显局促不安。短暂凝视之后,老何妻子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紧紧抱住小超:“儿啊!我的儿啊!我们对不起你!”小超微微一愣,眼圈也立刻红了。

“我们始终坚持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拓宽打拐和寻找被拐卖儿童、妇女的方法路径。”孟振告诉记者,“天下无拐,平安团圆,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