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後收入”遠沒有你想象的多,看到數據後,勤勞致富才是核心

2020年05月01日 | 第[708]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繫(ID:BG9FBG)

勞動致富,光榮!

--張大寬


“睡後收入”遠沒有你想象的多,看到數據後,勤勞致富才是核心


勞動節快樂

今天是5月1日,一年一度的勞動節!

勞動光榮,勤勞致富,不知道你認不認可這句話。

至少我到現在是越來越認可這句話了。

為啥這麼說呢?

我是工人家庭出身,父母以前都是廠裡的工人,後來工廠效益越來越差,就都成了下崗工人。

下崗之後,家裡做點小生意,也是靠著勤勞日子才越來越好。

以前,雖然我也認同這句話,只要勤勞多幹,收穫總會越來越多。

但每當我看到那些“躺賺”的人,看到那些什麼都不幹,僅僅靠屯了一批房子就變富的人時,我也不禁懷疑過,致富到底要靠啥。

若是靠勤勞,為何那些手裡好多房子,整天穿著拖鞋褲衩,拎著麻袋收租的人,每個月租金的收入都比絕大多數人“勤勞”致富的錢多。

若是靠勤勞,那些每天起早貪黑,甚至連吃飯都不願意下車,糊弄一口就奔赴送餐下一站的外賣小哥,他們夠勤勞了吧。相比於一天要飛好幾個國家,參加好幾場會議,在飛機上還要開會,小目標僅僅是一個億的王老闆,外賣小哥付出的勤勞不見得比他少吧。

可為啥,錢上的差距那麼大呢?

說好的勤勞致富,為啥差距那麼大呢?

難道,是勤勞致富錯了?


“睡後收入”遠沒有你想象的多,看到數據後,勤勞致富才是核心


錢從哪裡來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聽到了這句話,之後就覺得莫名的有道理。

曾經也一度以為,各種理財才是最好的賺錢方式,尤其是羨慕那些茅臺的股東,每年要做的事情,就是旅旅遊,打打球,爬爬山,躺著就把錢賺了。不勤勞也能賺錢啊。

但這些年越來越覺得,好像這不對,勤勞致富才是真的。

前陣子讀了香帥所著的《錢從哪裡來》這本書,看了裡面一段數據之後,更證明了這是正確的。

啥數據呢?

2018年,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73%來自勞動性收入,包括工資收入(56.1%)和個體店、企業主的經營收入(17.2%)。

這個是啥意思呢?

也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人的收入,其中73%都是勞動收入,再換句話來說,就是“幹活就有錢,不幹活就沒錢。”,只有剩下的那區區27%,才是所謂的“睡後收入”。

看到這個數據,我的第一反應是“多了吧”,在我的“固定思維”中,比例應該比這個再大一些才對。但這就是現實,我們國內的情況是這樣,國外的也類似。

美國普通家庭收入的74.3%來自勞動性收入;即使最富有的那10%的美國家庭,其工資收入也佔總收入的一半左右(47%)。對於更多的普通人來說,工資等勞動性收入更是佔到總收入的80%。

你看,這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幹活就有錢賺,不幹活就沒有錢賺,這不正是勤勞致富的體現嗎?至於那些“睡後收入”,補貼一下零用錢,補貼一下物業水電是可以的,要是純粹用那個錢來生活,絕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抖音上之前有個段子,說一位穿著破爛的人要進小區,保安沒讓進,後來保安隊長來了,恭恭敬敬的請了進去。

保安就問隊長,他是誰啊,憑啥這麼豪橫啊,明明不是這個小區的啊。

隊長說“他不是這個小區的,但這個小區是他的”。

這樣收房租都花不完的人,在全國這十幾億人裡,畢竟是鳳毛麟角,看看就成了。

錢從哪裡來,錢還是從“勤勞工作”來。

哪怕是希望以後能夠通過“稅後收入”來實現財務自由,那現在也需要“辛勤勞動”,多播一些種子。

不種,哪裡能收呢?你說是吧。

比如說薛兆豐教授,他在得到上開了專欄,買了好幾千萬,這些錢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後半輩子衣食無憂是絕對沒問題的。

羨慕吧,我也羨慕。

但在羨慕的同時,要能看到,人家在這一刻之前,辛勤勞動付出的日日夜夜,如果沒有之前的勞動,又如何能有後面的結果呢?


“睡後收入”遠沒有你想象的多,看到數據後,勤勞致富才是核心


辛勤勞動,但別“重複勞動”

看明白了錢的來源,那麼想要富,就得多勞動。

但在勞動的時候,還需要警惕一個大坑,那就是低效的“重複勞動”。

這是啥意思呢?

比如說,前兩年有一個事情,你可能都聽說過,說一個收費站撤銷後,收費員也跟著下崗了,但下崗之後卻不知道幹啥,因為他只會收費。

收費,就是一個低價值的重複勞動,而這樣的勞動,必將被機器所替代。

多年前,我家附近有個電廠改制,蓋了新電廠。老電廠要用上千工人,而新電廠僅僅需要300人,裝機容量還比以前大很多。

所以說,要儘可能的避開“重複勞動”,要做到每一次的勞動,都有積累和收穫,併產生複利。

再比如我寫文章,到這篇已經七百多篇了,我能夠很清楚的感覺到,我現在的“腦容量,腦回路”比兩年前要強很多。看似每天都在打字,但這個勞動是有積累的,而不是每天重複。

同理,如果你的孩子在選擇職業和行業的時候,也要注意避開那種重複性勞動的崗位和職業,選擇能夠有持續積累的職業與行業。比如老師,醫生,律師等職業,就是越老越香。處於類似這樣的行業中,辛勤勞動才會讓自己的價值越來越大,直到最後能夠“躺賺”。

“睡後收入”遠沒有你想象的多,看到數據後,勤勞致富才是核心


勤勞致富,勞動光榮

對於想你我這樣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勤勞致富是正道,在有積累的事情上辛勤勞動,並積累財富,同時尋找“睡後收入”的機會,不斷積累,是比較合理的支付姿勢。

勞動創造價值,勞動致富光榮!

我是張大寬,餐飲諮詢顧問。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轉載請註明:作者:張大寬 微 信 個人 ID:BG9FBG,頭條號:張大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