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遇到不得不做的事的,但内心非常排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一个月魔咒


一般情况之下,不得不做的事情摆在你的面前,以我的人生经历与既往经验,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先做好大前提的综合判断,即:与法、与情、与理、与势的综合判断。在此之下因应而动,虽是违心之做,亦可妥为处置,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种情形,与法不容却须直接面对。作为职场一员包括官场中人,这种情形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你的顶头上司,以及更大更重要的领导,给你交办的特殊任务,给你部署的份外工作,判断之后你发现是具有严重违法性质的,怎么办?能够交给你做这样的事情,就已经说明,你是上司,你是上级领导足够信任的人,你处於重要的岗位。这当然非常棘手。这对任何人的智商与情商都是巨大的考验。首要的是与法不容的事决不可为,这是职业底线,更是政治红线、高压线。但,官场规则,职场纪律,也不容你去点破性质,更不容你去触碰密钥。冷战時期,当時的东德部队,面对指挥官下达的开枪镇压群众的指令,绝大多土兵都亳不迟疑地向手无寸铁的示威民众开枪了,但也有士兵把枪口抬高一寸而射向天空。你应该做的是,你有一万条理由和相应思路把领导、把上司的错误指令,导向一个合法的轨道;但,你没有任何理由去按照领导或上司的要求去做违法的勾当。当然,聪明的领导和上司会从你的行动之中感受你的信号,充分评估违法成本,而不会怀疑你的忠诚度;也当然,决毅与法律对抗的领导与上司,你愿意陪他一条道走到黑吗?!瑞幸咖啡造假不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吗?!

第二种情形,与情不融却也不能拒绝。这种情形的大前提是可行也可做,没有任何违法成本,但与情不融,做了内心会不痛快。这种事情更多地发生在亲朋、好友的圈子里或夫妻、父母的家庭中。如果拒绝了,亲情、友情或爱情轻则受损,重则毁灭。因而,我们既然要做,既然有能力做,既然不能拒绝,就先要放下一个心结。这个心结是什么,核心是自我,形式是预期、是回报、是认可;偏离预期,不给回报,没有认可,甚至还可能落下埋怨、质疑和指责,才会有不痛快的心理体验,才会有“养了一群白眼狼”的悔恨感受。倘若放下这个心结,没有了期待也就无所谓失望,没有了期盼也就无所谓回报,没有了期冀也就无所谓认可。既然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主要讲的是付出、是奉献而不是回报,做完了就要善于划上句号,不再琢磨、不再考量。须知,维系亲朋好友间的纽带,沟通家庭成员间桥梁,就是要经过这许多、这无数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培育而建造起来的。

第三种情形,与理不合却也不可迴避。何为道理?有些事情就是不讲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濳规则就不是明道理。只要是不违法乱纪、不违背公德、不践越人伦的事情摆在了你的面前,让你没有选择,不得不去做。这种理不合与情不融的事不同,做这种事情或轻或重与常理相佐,让我们的心理有更加异样的感觉或更加错位、更加纠结的心理体验。经验告诉我,这种理不合而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往是小理不合而大理合,往往是表象不合而内涵合,往往是过程不合而效果合。做理不合的事情,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受的人性锻炼和道德涵养。旧時拜师学艺,徒弟要从服侍师傅并全家做起,要被无偿地剥夺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長时间的劳动价值,而师傅就是通过这个漫長的考察期,磨练徒弟的品行、耐力和基本功。常理也往往是事物本质的假象形式,我们应洞察、揣摩和很好地把握。

第四种情形,与势不顺却也不应推托。这种情形主要讲官场或职场而不论家庭。有些事情需要做必须做,但却不合时宜,主要是指周边环境不大好,大家都不愿做,而只能由你去做。的确,有压力。这种情形之下,换我,怎么做?首先调整心态,别人不做,或许是不屑,也或许不行,但,权当是他们不行而唯有我行。其次,反向操作,做出新意。再次,做的再好,也要低调。第四,负重努力,不可抱怨。从众心理是官场和职场的普遍心态和人际氛围,也是官风惰性之所在。势不顺的事情往往鸡毛蒜皮,往往丢给官职较低者或新人去做。但须知,细微繁杂之中或许蕴藏着人生重要机遇,能够考察和磨练你的品格、能力和敏感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勤于善于做别人不屑做的小事、杂事、难事,夫唯不争,既能避让竞争风险,又可和谐人际关系,积小胜为大胜,故无忧。

综上,做事,无论是可心还是违心,都需放下私我,敞开了心胸,把法的底线撑住,把德的天空打开,其他,皆可率性而为。


limin1188566185


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职场人遵循的规则。人在职场,不仅要用职业技能,更要有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主要包括敬业、负责、合作、服从等。所以,工作中遇到上司安排给你,而你内心排斥不愿做的事情,也首先要服从,接受任务,不要找借口理由来推脱。否则,长期以往,你就在上司那里失去信任,逐渐被边缘化,升职等好事永远与你无缘,甚至被淘汰。

第二、调整心态。职场上不愿做的事情,不外乎三种,一是不感兴趣;二是对做好没信心。三是工作量大。因此,接受任务后,要分析自己不愿做的主要原因。如果是不感兴趣,那么,就用这是上司的信任这句话来说服自己。如果是信心不足,那么就虚心请教行家里手,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如果是因为工作量超负荷,就理清轻重缓急,先做急活,同时,请同事协助,一起完成。这样,心理压力小了,心态积极地去完成任务。

第三、把不愿做的事情当做对自己最好的历练。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做过一副对联: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磨难多。人在职称,不经历大事难事是成长不起来的,不会取得成就。所以,必须要经风雨,见世面,在磨砺中长本事和才干。多经历一些不愿做或觉得做不好的事情,就会逐渐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格局境界也会不断提升,因而得到上司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这时,成功离你还远吗?


傅世伟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有时候总会遇到些艰难抉择,总有无助和无奈的时候。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即便反感,我们仍然要去做,心里有十二个不情愿,甚至会弄的自己心情很槽糕。最后事情做了,也没有落到什么好。

既然逃不掉的事情就努力做好

有句话叫既来之则安之,其实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干就完了。虽然很排斥,但既然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因为人生总会遇到这种类似的事情,不如抛开烦恼,坦然面对。烦恼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带着情绪做事只会让事情变的更糟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们人活着就很有多无能无力的事情,但我们经历的事情不断的让我们成长。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要看得太重,看淡了就不会纠结。

找湖碧水,钓尾闲鱼,忆人生得意,必游凡尘外,湿壶老酒,交群朋友,笑看人间百态,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记得别累着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