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也很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下面我就用我的经历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出生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小县城,这里的人似乎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只要能吃饱喝足,明天不愁就可以了。于是,这里的成年人最突出的情况就是,打工三天,休息两天,只要不被炒,工资拿到手,就没别的需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小孩,读完高中,就差不多是考虑出去打工,而不是考虑考大学。于是乎,一代又一代,就完全困在这个小县城里。

我之所以拿这个事举例子,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大多数都是读书少造成的。不看书的人,最大的缺陷就是眼界狭窄,见识小。有人可能会反驳我,说有些人也没看过几本书,可是眼界和见识都比很多人都要大,要多。对,我不否认有这样的人,可是这些人即使他们不看书,但他们也绝对是经历 了很多事情,并且他们能够从这些事情中悟出真谛,提升自己,这不也是另样的“看书”吗?

不看书的人,总有一种特质,那就是特别容易知足和总以为自己看见的就代表着一切。就拿我家乡的人来说,每天能吃饱饭,每个月按时领工资就足够了。可是,他们从来不会从长远来着想,不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结果就是,当他们工作的地方需要裁员的时候,他们就是第一批入选者。

除此之外,不看书很容易使自己进入一个狭窄的世界,看东西只看表面。比如很多人刷抖音的时候,看到某个事件,不会先分析事情的原委和真假,而是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不会怀疑自己的观点,跟着自己的观点越走越远。我认为,这样的行为在当今社会,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

接下来说说经常看书的人。当然,这里的经常看书不包括读死书的人,我也比较反感死读书的人。当一个人读书都多的时候,境界会提升,看事情,看问题会和别人有不一样的角度,并且当他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他们似乎不需要思考,而是张口就来,因为早在他们心里,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储备。

举个例子,两个人来到沙漠里,看到沙漠的壮观景象,不看书的人可能会说:“哇!这里真壮阔啊!”而经常看书的人就会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他们来到湖边,看着夕阳西下时,不看书的人可能会说:“哇!好美啊!”而经常看书的人,则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然,答案不是绝对的,有人经常看书,却还不如不看的人。但是,我始终相信,看书会对人有帮助,毕竟俗话说:开卷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