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後期,奴隸和平民為何大量逃亡和暴動?


商朝後期,奴隸和平民為何大量逃亡和暴動?| 經典中國通史37

西周(前11世紀—前771)是我國曆史上繼夏朝、商朝之後建立起來的第三個王朝。孔子曾經說過:“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對周王朝十分嚮往和憧憬。

西周王朝在我國曆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周因於殷禮”,西周不少典章制度都是從商朝繼承而來的。因此,我們要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西周王朝的歷史,就必須先從商朝後期談起。

商朝後期,奴隸主階級的生活非常奢侈腐化,不僅愈來愈加重了對廣大奴隸的平民的剝削,而且還連年對外發動戰爭。特別是到了商王朝末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

盤庚遷殷以後,經過小辛、小乙等王,武丁繼承了王位。由於商王武丁“修政行德”,使商王朝有了很大發展。

據說武丁還是在當太子的時候,曾生活在民間,有所勞苦於王宮之外,並與“小人”——即奴隸和平民階層有過接觸。由於他比其他商王能較多地知道“稼穡之艱難”(《尚書·無逸》),所以即位以後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鞏固奴隸主階級的統治,“不敢荒寧”,從而使“殷道復興”。

武丁死後,他的兒子祖庚繼承了王位。祖庚死後,根據商王朝繼承製度中“兄終弟及”的原則,其弟祖甲即位。

據傳說,這位祖甲也曾到過民間,“舊為小人”,與奴隸和平民混跡在一起,所以他也比較懂得“小人之依”(《尚書·無逸》)。正因為他能夠了解這些“小人”的謀生之道,所以他當了國王之後,才能夠採取一些較為開明的措施。

但在奴隸社會里,像武丁、祖甲這樣有作為的商王畢竟太少了。他們以後的各代商王,“生則逸。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 (《尚書·無逸》)。

這些自小就嬌生慣養的商王們,根本不知道種莊稼的辛苦和“小人”們的艱辛,一登上王位,就盡情揮霍民脂民膏,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過度的淫逸,使他們“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三四年” (《尚書·無逸》)就一命嗚呼,成了一個個短命鬼。

商朝後期,奴隸和平民為何大量逃亡和暴動?| 經典中國通史37

商紂王帝辛是商代最後一個王。據古書記載,商紂王非常聰明能幹,不僅見多識廣、口才善辯,而且力量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

據傳說,紂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有一次曾拉住牛尾,把九條牛拽得向後倒退;又有一次他用手托住宮殿的大梁,讓人們從容地換掉梁下的柱子,面不改色。如此等等,商紂王憑著自己天資聰敏,非常看不起手下的大臣。他文過飾非,一意孤行,拒絕了大臣們向他提出的不少有利於治國安邦的忠諫。

商紂王對廣大奴隸和平民的盤剝,比以前的各代商王更加厲害。他修了個方圓三里,高過千尺的鹿臺。“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通過加重稅收的方法,聚斂財富,把鹿臺裝得滿滿的。又修了個叫“鉅橋”的倉庫,裝滿了從各地搜刮來的糧食。他還把天下的狗馬奇物運到都城,放滿了宮室。

與此同時,他特別寵愛一個名叫妲己的妃子,對她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商紂王對商都雄偉壯麗的宮殿還覺得土氣,又在南到朝歌,北到沙丘、邯鄲這樣廣大範圍內修建了許多巍峨的離宮別館,在御苑裡放養了許多珍禽異獸,並在沙丘一帶的離宮別館裡,修築了“酒池肉林”。

為了滿足商紂王等人永無止境的慾望,商王朝進一步加強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壓榨。奴隸主階級與廣大奴隸和平民處在尖銳的對立中。

商朝奴隸們對奴隸主的反抗,除了消極怠工、破壞農具,還有逃亡和焚燒奴隸主的倉庫。

甲骨文裡反映的最突出的就是奴隸的大量逃亡。逃亡的奴隸有芻、羌、僕、眾、州臣等,甲骨文裡常有“亡芻”、“亡羌”等記載。“亡”就是逃亡的意思。其中一種奴隸的逃亡形式叫“喪眾”,如“貞我其喪眾人”。所謂“眾”或“眾人”,就是商代的一種農業奴隸。

“喪眾”就是奴隸逃跑了。各種奴隸(包括眾和眾人在內)只不過像牛、馬一樣是奴隸主階層的一種財產,一旦逃跑,就等於喪失了一筆財富。因此,商王對奴隸發生逃亡的事情非常關心,經常求神問卜。奴隸一旦逃跑,奴隸主會馬上動員人馬跟蹤前去追捕,這在甲骨文裡也有很多記載。

為了殺一儆百,逃跑的奴隸一被抓回,就要受到更為殘酷的迫害。有的被用亂箭射殺,有的被砍去頭顱,有的被鋸下大腿,有的被用作祭祀祖先的犧牲。

商朝後期,奴隸和平民為何大量逃亡和暴動?| 經典中國通史37

奴隸主對廣大奴隸的殘酷鎮壓,只能激起奴隸們更為強烈的反抗。他們不僅繼續大規模逃亡,還掀起暴動,沉重地打擊了商王朝的統治基礎。

有一天,殷王派了一批僕奴到田裡去除草,又派了另一批宰奴到另外一個地方的田裡去除草。虎狼似的監工揮著鞭子,對奴隸們又打又罵,激起了他們的反抗。

到了晚上,奴隸們彙集到一起,手持棍棒、石鏟和火把,向奴隸主高大的糧倉奔去。經過與糧倉守衛士兵的激烈搏鬥,一把大火把堆滿糧食的倉庫點燃。緊接著又燒著了第二座、第三座。三座倉庫熊熊燃燒的烈火把黑暗的夜空照得通明。

一個晚上就有三座糧倉被暴動的奴隸們燒掉了,商王武丁嚇得目瞪口呆。這不僅使奴隸主損失了大批糧食,還使他們祭祀祖先的大事也受到了影響。商王武丁一直在擔心著這類事件的發生,不惜使用整版的牛胛骨,幾次進行貞問。

這些甲骨都是用大字刻寫並在字口裡塗上了硃砂,反映了商王武丁對奴隸們焚廩暴動的恐懼心情和對這一事件的重視。

奴隸們的逃亡和暴動,不僅在甲骨文裡,而且在古代文獻裡也有記載。據《尚書·牧誓》和《左傳·昭公七年》記載,“紂為天下逋逃主”,反映了殷末帝辛時奴隸們的逃亡是非常頻繁的。

廣大的平民階級,不少於奴隸主階級同出於一個祖先,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壓榨,兩極分化得較為厲害。到商朝末年,不少平民已一貧如洗,或由於“負債”、“犯罪”而淪為奴隸。只有少數人地位在逐步上升,成為奴隸主階層的一員。

商朝後期,奴隸和平民為何大量逃亡和暴動?| 經典中國通史37

商朝平民階級兩極分化的現象,在考古發掘中也得到了反映。1953年和1958年先後兩次共在安陽大司空村發掘了217座平民墓。這些平民墓沒有奴隸主墓葬規模那樣大,殉葬品也不豐富,殉人也沒有貴族的墓葬多;但平民墓與那些身首異處、四肢不全的奴隸葬坑不同:一般都有葬具和多少不等的隨葬品。

特別是不少平民墓內都有貝幣出現。反映出貨幣流通在這時已經相當普遍了。1953年發掘的165座平民墓中,有貝幣隨葬的達83座,其中一座出土20枚,少者一枚,以每墓出土一枚貝幣者為多。有5座殉有奴隸,但也有7座墓中一無所有。

1958年發掘的51座平民墓中,發現有貝幣隨葬的墓有11座。每墓隨葬貝幣多少不等,一般以隨葬一貝為多,最多的一座墓內隨葬貝幣竟達83枚之多。

自由民的分化,使商王朝的階級矛盾更加尖銳複雜。破產的平民沒吃沒喝,而奴隸主卻把整豬整羊和珍饈美味放到神廟裡當作貢品。有的窮苦平民把奴隸主土地上的莊稼全部搶走。更有的平民鋌而走險,使用暴力,嚇得奴隸主無論在外面還是在家裡都膽戰心驚。

平民的破產和反抗,與奴隸們的逃亡和暴動匯合成一股巨大的洪流,衝擊著商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基礎。商王朝大貴族微子啟深感形勢不妙,他驚呼:“現在商朝治國無人,就像被無邊無際的大水包圍著,馬上就要有滅頂之災了!”

不僅如此,就連一些貴族和方國諸侯也對商紂王的倒行逆施感到不滿。商紂王不僅毫無悔改,反而變本加厲。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制定了一系列野蠻的刑罰,鎮壓那些敢於表示不滿的人。

特別殘酷的是,他把大銅柱的上面塗滿了油,又在下面燃起熊熊的炭火,讓那些觸犯了刑法的“罪人”光腳在銅柱上走,銅柱又滑又燙,“罪人”沒走幾步就掉在炭火裡活活燒死。商紂王和妲己就在一旁看著這種慘狀取樂,並給這種刑罰取名為“炮格之法”(也有的書上叫做“炮烙之刑”)。

本文內容編選自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中國讀本《經典中國通史》之《西周史話》。《西周史話》作者為王宇信先生,1940年5月出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商朝後期,奴隸和平民為何大量逃亡和暴動?| 經典中國通史37

《經典中國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別是:《夏商史話》《西周史話》《春秋史話》《戰國史話》《秦漢史話(上)》《秦漢史話(下)》《三國史話》《兩晉南北朝史話》《隋唐史話(上)》《隋唐史話(下)》《五代史話》《宋朝史話》《元朝史話》《明朝史話》《清前期史話》《晚清史話》。

這套書是由17位大多出生於上世紀上半葉的老一輩歷史學家,耗時數年,精心編撰而成。從夏商到晚清的歷史遷徙,五千年華夏史全景描繪,專業權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傳世經典,值得學習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