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微博上有一個博主收到了一條求助信息:


“有個事情想讓您給點看法,我和老公結婚7年了,家裡有個三歲的孩子,經過這些年的打拼,

現在也算有點兒家業,看到同事們炒房都賺到了些錢,我們也想買第2套房。


但是我還有個弟弟,當初家裡窮,弟弟很早就輟學,而我順利讀完了大學,所以父母一直對弟弟有愧疚,


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現在弟弟連一個穩定工作都沒有,今年31了還沒找到幾個女朋友嘗過,嘗試出了幾個對象都因為弟弟城裡沒房而分手,父母現在知道我們買二手房就找到了我和老公。


老兩口哭著求著讓我們在二套房落戶時寫弟弟的名字,然後弟弟住,


他每個月付我們固定的房租,這樣弟弟處對象就可以拿著房產證的本本為自己加分,就可以不用打光棍了。”


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顯然這個要求放在任何一家老公身上都挺難接受的。


這個當事人的老公也不例外,聽完就炸了,覺得實在太過分了,而網友看到父母苦苦哀求的樣子就心軟了


但是她覺得“又不能不顧自己的老公和現在這個小家庭而討好父母。”


這個網友現在是左右為難,才通過網絡向網友求助,希望大家給她出出主意,告訴她該怎麼辦?


想著這個網友焦慮的處境,我的頭腦也開始自動搜素解決的辦法,


但是我很快就覺察到我在替她想辦法不是因為我有多心疼她,更多的是因為

“我不想和一個問題待在一起。”

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問題讓人不舒服


問題代表著不確定性,不確定的事會引發焦慮,我難以忍受這種焦慮和不安,所以非常想找到一個現成的答案來阻斷焦慮的蔓延。


這個提問的網友也不願意和問題待在一起,忍耐這種折磨,一個現成的答案能讓她暫時逃離當下的焦慮。


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去問“怎麼辦?”只是向外看,而問“為什麼”會看到那根紮在心頭上的刺。


人天生就喜歡問“怎麼辦?”

“媽,我東西找不到了,怎麼辦?”,“爸,我們班同學搶我書包,怎麼辦?”,“老師,這道題我不會做 ,怎麼辦?”


這些場景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從小到大應該經歷過無數次類似的情況,


而這些話往往隱含著沒有說出口的後半句——“你幫我,幫我解決這些事兒。”


長大以後我們還重複著這樣的行為,只是內容發生了變化,老公要和我離婚怎麼辦?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怎麼辦?房子買不起怎麼辦?


我們重複著童年的行為是因為童年的舊的行為模式是我們熟悉的,能帶來最大的安全感。


即使她採用了現實中一個現成的方案,可真的做決定她還是會感到很痛苦,因為紮在心頭上的那根刺還是沒有被拔出來。


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她的內心裡,唯獨沒有看見她自己


在她講述的整個事件裡涉及到了自己的老公,年邁的父母,讓人無奈的弟弟,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點在牽制著她的行動,讓她步履維艱,


可是仔細看,她對內心中應該存在情緒卻隻字未提。


有的人無論說什麼都喜歡把話題集中在自己身上,不畏懼別人的眼光。


而有的人卻像是在逃避著光的反射,寧願當一個存在而不被看到的角色。


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在這些人的成長過程中,往往缺少重視他們情緒感受的父母。


既然在“我”傷心、憤怒、委屈、恐懼時都沒有人來及時回應,那麼漸漸得“我”也會認為自己的情緒感受是不重要的。


網友的弟弟因為家裡窮而輟學,又因為沒有房子交不到女朋友,結不了婚。


而與之對比的是,網友自己順利讀完了大學,組成了幸福的小家,還賺了一些錢。


我想她取得一切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有錢讀書和能順利完成學業並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


“既然我所取得的一切主要還是因為我自己的上進和努力,那讓我來為弟弟的落魄買單,就是不公平的!”


這裡只說公平不公平,在現實中網友完全可以去做給弟弟兜底,


那是她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但至少在行動之前,但是在行動之前應該先有一個憤怒的過程,


就像網友的老公一樣,聽到網友父母的要求立刻很生氣。


但是網友的反應被自己抑制了,並且她把做決定的能力完全交給了外部,


有時候我們做不出決定,是因為我們的理智和邏輯無法從內心深處說服我自己。

只有潛意識中感受到的情緒,才會決定我們最終的方向。

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我是這個家裡的外人


網友覺得按照父母說的去做是在討好父母,


討好是我覺得我想要的東西不屬於我。


提到父母總是覺得當初沒能讓弟弟完成學業,所以感到很愧疚,而這份愧疚則會讓姐姐認為自己佔用了弟弟的資源,


她感受到的那份愧疚會讓她在這個家中活的像一個外人,拘謹又不安全。


而長大後,需要別人替自己做決定,只是想體驗有父母隨時陪伴,能隨時關注她的內在的庇護感。


長大了,我還是在問“怎麼辦?”——為什麼人喜歡問“怎麼辦?”


現實層面的行動可以讓這個網友不用更多和自己的感受,待在一起,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經常用的策略,


如同我們上網追劇,熬夜玩遊戲,或者用酒精和美食填滿自己,


可這一切行動之後,我們還是要面對自己內在的深層的精神世界。


去了解在我的身上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所謂心理防禦,就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有的時候,現成的辦法像陽光下的肥皂泡,看著有七彩的光暈,可一個小小的顛簸就能讓它怦然破裂,


而心理層面的探索和體驗才能獲得更長遠的益處。


試著去問自己“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你的內心會逐漸騰出一些空間去接納你的各種感受。


雖然一開始我們會對此感到恐懼,會不習慣,但是像愛默生說的,害怕的事情,你做過了就覺得沒有那麼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