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民间名声最不好,文武又都不行的曹丕是如何上位的?

曹丕是曹魏的开创者,在历史上算是一个出道即巅峰的人物。但是这样一个杀人如麻,自家亲戚都不放过又不得卞太后和曹操喜欢的人是如何上位的?这也是一个心机的小故事。

三国:民间名声最不好,文武又都不行的曹丕是如何上位的?

众所周知,曹操最不缺的就是子嗣,其中史书记载就有二十多个,其中也仅有五个人可以勉强加个曹字。曹植和曹丕就是其中两个。

他的儿子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曹冲,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曹冲称象"说的就是他,可他在13岁时因病去世。

三国:民间名声最不好,文武又都不行的曹丕是如何上位的?

我认为曹操肯定是有立曹冲为太子的想法的。因为,除了曹冲聪慧外,还有一个年龄差,他若为继承人不会威胁到曹操的地位。

曹冲死后,曹操悲痛欲绝,曹操儿子虽然多,嫡子仅有曹丕、曹植、曹彰三人,便把注意力放在了他们身上。

先说曹彰,曹彰是天生带兵打仗的好料子,但他只懂带兵打仗,做君王可不行,所以早早就被pass掉了。曹丕、曹植俩兄弟都有才华,但曹丕认为自己在才华方面比不得曹植,若想夺得太子之位,就得另辟蹊径。

三国:民间名声最不好,文武又都不行的曹丕是如何上位的?

关于他们两个相争,这里还有一则小故事:曹操去领兵打仗,曹丕和曹植前去送行。曹植当场做了几首诗,令曹操以及送行的文武大臣赞叹不已。曹丕就略显逊色,这时吴质给曹丕出了个主意,曹丕立即心领神会,眼里含着泪,走上前去对着曹操深深一拜。将儿子对父亲出征的担忧、不舍,表达的恰当好处,让人为之动容。

三国:民间名声最不好,文武又都不行的曹丕是如何上位的?

口才比不过对对方的时候就该用实际行动去表达,有时候这可比夸夸其谈有诚意的多。可见曹丕的执行力,转换力,都要比其他人强很多。

曹丕最后能当上太子,还有一个很大的助力,这个人叫贾诩。曹操知道,贾诩在私下里,不曾与其他世家豪门有来往,是最不可能参与到夺嫡之争中的大臣。所以他问贾诩该立谁当太子。贾诩这人也很聪明,很会说话,他便含蓄地告诉曹操,袁绍和刘表都是因为宠爱幼子才,才在他们死后造成了各自势力的分裂和局面的动乱,他是想告诉曹操,若不想重蹈这俩人的覆辙,还是立嫡长子曹丕吧。

三国:民间名声最不好,文武又都不行的曹丕是如何上位的?

就是这一句话,将曹丕送到了太子之位。曹操自知这个儿子才华不高,但是曹丕很通人情世故。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叫高的执行能力对我们平时的助力有多大益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