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上“烽火台”不止能传递敌情,还有更重要一个原因。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是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自长城出现后,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还建在长城上。汉朝时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

长城上“烽火台”不止能传递敌情,还有更重要一个原因。


唐宋时,古代烽火制度更为详细,大要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了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

长城上“烽火台”不止能传递敌情,还有更重要一个原因。


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所以又称烽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