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自己性格不好,但又很难改变咋办呢

大家好,我是职业规划师晓瑜!

有人问我,“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很不好,但又很难改变该怎么办呢?”、“我该如何认识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我最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我适合做什么职业?”……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自己性格不好,但又很难改变咋办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性格那点事。

什么是性格呢?

性格是一个人内部的行为倾向和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对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稳定性等特点。

性格可以用来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会做出某种行为,为什么会持有某种态度。

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综合来说,性格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在职业规划中,我们通常用MBTI性格类型来进行测评,它偏向于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测试天生的偏好而不是能力。它尊重每个人自己的判断,强调类型,没有对错好坏,重点不是评判,而是给予成长和发展的指引。

比如,对一对前来咨询的夫妻分别做了MBTI测试,然后对照测试结果,帮助他们相互了解对方与自己的差异,从而找到自己在婚姻关系中可以共同成长和相互理解的地方,从而融解彼此差异带来的冲突,为增进关系助力。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自己性格不好,但又很难改变咋办呢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逐一展开讨论。

1、你真的知道自己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性格吗?

2、婚姻中,你被你的伴侣认为是“太古板太俗气”,还是“不切实际”?

3、工作中,你是“铁面无私”还是“善解人意”?

4、生活中,你喜欢“临场发挥”还是“事先规划”?

第一个维度是外倾内倾

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太内向了,以至于很多工作都不适合自己。甚至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外向的孩子比内向的孩子更有出息。但事实上,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内向者经过事先准备的发言或给员工开会,会发现出惊人的口才。

所以,这里的内向与外向,并非我们传统理解的“外向的人健谈,内向的人寡言”。

内倾和外倾的区别是,能力获取的来源不同。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自己性格不好,但又很难改变咋办呢


外倾:偏向专注于外界环境、人、事等,将注意力和精力外部的世界。

内倾:专注于自己的内部状况,如想法、内心的情感等。

无论是内倾还是外倾,当处于自己偏好的世界里,就会感受到自在,充满活力。相反,就会疲惫不堪、充满不安。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内向和外向,代表两种性格倾向,更准确的说法是“内倾”“外倾”。内倾的人对内在的世界更加感兴趣,更喜欢一个人的思考,不太喜欢和他人交谈,一生中可能只有几个朋友,但他们对这些朋友都很忠诚友好。而外倾的人,对外界事件和他人更感兴趣,他们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喜欢交际,待人热情,属于“自来熟”的那群人。

其实,内倾外倾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方面:经验的广度和深度

外向的人倾向于广度,他们非常喜欢交朋友,只是交心的不多,喜欢了解很多事物,对很多领域都很感兴趣。而内向的人倾向于聚焦某一方面进行深挖。他们可能也会对很多方面感兴趣,但是他们会进行钻研,不会浅尝辄止,虽然朋友不多,但都很交心。

第二方面:对刺激的反应。

外向的人喜欢各种不同的刺激,对刺激有着较高的适应值和较高的恢复水平。也就是说,他们很喜欢接受各种刺激。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任何的刺激进入大脑都会引起紧张水平的升高,过多的刺激会让他们不舒服。

第三个方面:精力的来源。

外向的人的精力来源是从外界获取,对他们而言,聚会、聊天都是提升精力的方式。长时间的独处会让他们精力耗竭。而内向的人通过独处来充电,聚会、聊天、一起做事情则会耗费他们的精力。

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内向的人可能并非都很安静、低调、不善言谈,当他们精力充沛的时候,他们也是可以大侃特侃。而外向的人也并非永远开朗热情,精力耗竭时也会一蹶不振。

我们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有的放矢,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人际圈和生活方式等。

第二个维度是感觉直觉。

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接受各种信息,但是不同类型的人,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便是实感和直觉。

他们的区别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及信息获取的方式。

感觉型的人,喜欢着眼于当前的事物习惯,使用五种感官来感受世界、获取信息。

直觉型的人则着眼于未来,着重可能性和预感,注重内涵、联系和意义,注重“第六感”,喜欢从潜意识和事物间的关联来理解世界。

感觉型的人和直觉型的人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感觉型的人相信眼见为实,觉得事实才最可靠,靠推导出来的理论靠不住,而直觉型的人更相信第六感,相比事实,他们对事物代表的含义和弦外之音更感兴趣。

第二,感官型的人更注重事实和细节,喜欢按规矩办事,而直觉型的人更注重可能性和想象。

第三,感觉型的人认为必须得到一切需要得到的信息才能充分思考,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直觉型的人更关注“可能是什么,暗示着什么”,不需要搜集过多的信息就能分析背后隐藏的规律和内涵等。

直觉型的人可能会觉得感觉型的人过于古板,而感觉型的人则会认为直觉型的人不太靠谱,不切实际。

第三个维度是思考情感。

有的人,在自己是普通员工时,同事关系融洽,被认为是“善解人意”,但进入了管理层,却发现自己在制定制度的时候无法落实和推行;也有的人会抱怨,自己的老板很难沟通,一点“人情味”没有,一切按规矩办事。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人们的决策方式的不同。

思考型的人偏好使用头脑来做决定,而情感型的人则用内心来做决定。

思考型的人偏好思考,属于理性派,注重逻辑分析、不带感情色彩,认为对错更重要。而情感型的人认为感情更重要,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更重视感情和关系。

思考型和情感型的人的区别是:

第一方面:思维方式

思考型的人更注重事实,讲究逻辑。喜欢怀疑别人,通常内心会有个假设“别人是错的,然后证明别人错在哪里”。而情感类型的人,注重和谐、友好的氛围,不喜欢怀疑别人,通常内心会有个假设“别人是对的,然后证明别人对在哪里”。

第二方面:行为准则

思考型的人,一般以公正、真理和逻辑等做为思考和行为准则,他们对于自己不认可和赞同的观点,会直接指出来,不顾当事人能否接受。他们也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想赞美别人却也觉得难以说出口。而情感型的人,追求别人的认同和理解,注重人际关系和谐,他们会有意识的设计自己的表达方式,注重对方能否接受我的观点。

第三个方面:对待规章制度

思考型的人讲究事实,他们会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哪怕你向他们求情,他们可能也会无动于衷,公事公办,而对于情感型的人,他们会觉得规章制度应该是有人情味的、有温度的,他们希望自己是充满友好和善意的。

第四个维度是判断和知觉。

生活中,有的人很有计划,喜欢按部就班完成任务,而有的人随时有新的想法,活动安排说变就变,这就是判断和知觉,代表着处事态度和生活模式。

判断型倾向于井然有序,有组织的生活,而且也喜欢安顿一切事物。

知觉型则倾向于自然发生有弹性的生活,对任何意见都保持开放的态度。

判断型的人,目标性比较强,有决断力,喜欢一板一眼、有计划有安排有条理的世界,喜欢以比较有序的方式生活。他们会根据目标来搜集信息,一旦获得必要的信息,就会立即采取行动,不会随意变化。而知觉型的人,对世界往往充满好奇心,开放性和适宜性都比较强,他们会不断关注新的信息和变化,愿意以一种比较灵活、随意、开放的方式生活,喜欢随遇而安,不喜欢约束和规则。

也就是说,判断型的人,喜欢有计划的生活,注重结果,然而知觉型的人喜欢临场发挥、天马行空,注重过程。

经过以上4个维度的解析,相信大家已经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类型,并且明白,为什么他人与自己不同?下图为16种性格类型的典型职业: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自己性格不好,但又很难改变咋办呢


补充:以上内容帮助大家都自己的性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如果打算深入系统的做关于性格、兴趣的职业测评和解析,可以私信我。我是职业规划师晓瑜,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职场达人说# #职场众生相# #生涯生涯师上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