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覽:從“開展熱”到“隔日冷”


當下,藝術家個展、聯展隨處可見,特別是市場好的時候,遍佈北京的各種大小型美術館,每日舉辦的展覽不勝枚舉,名目之多、花樣之新,讓人眼花繚亂,尤其是開展當天,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但喧囂之後,往往是門可羅雀,值得回味的作品少之又少。這種名不副實的展覽所催生出的“開展熱”、“隔日冷”現象已經成為業界的常態。


聽一些老先生講,過去的藝術家對於辦展是非常謹慎的,很多老畫家一輩子都沒有辦過展覽。在他們的眼中,辦展意味著把作品和人品毫無保留地置於公眾視野之下,讓大家和朋友去品評、議論,他們最怕的就是作品上有敗筆,被同行、觀眾挑出毛病來,對作品負責是很多老藝術家長期秉持的創作態度。對比他們,當代一些藝術家在心態上和創作上還是略顯著急了些。


名利二字是造成這種展覽“一日熱”現象的重要原因。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中國拍賣20餘年的發展,國內藝術市場迅速升溫,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等大家作品價格持續在高位徘徊,這讓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近十幾年來,畫廊、經紀人、藝術機構、企業等紛紛將投資觸角伸向藝術品領域,大量資金的注入直接導致從事藝術品創作的人數量暴增,創作者和經紀人為了將作品賣出去,研修、辦展、出書、上拍等成為了經常採用的炒作營銷手段,在有了一定的名氣之後,便開始舉辦個展、聯展,來提升市場影響力。由於創作跟不上展覽的營銷速度,藝術家們為了趕製作品,程式化、市場化的應酬之作越來越多,甜、膩、柔、媚、弱等充滿江湖氣的作品直接導致展覽水準不敢令人恭維。


市場供需旺盛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卻使很多人在藝術與名利的環境中迷失了自我。如何平衡市場與創作的關係?這是藝術家一直以來所面對的課題。


藝術品的創作與市場(名利)是矛盾、又統一的。收藏字畫,我們經常提及的就是名人字畫,名是放在前面的,畫是置於後面的,但被很多人忽略的是,名氣(名利)的獲得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市場的營銷,另一方面是作品的創作水準,兩者中,後者是根本性和決定性的。


令人遺憾的是,當代很多人創作出發點經常是圍繞市場去創作,因此,作品很難保持一個純粹、嚴謹的創作過程,這種心境的變化使得作品的格調、氣息也會隨之改變。創作者如果長期沉浸於這種狀態,作品必然趨於世俗化。更為可惜的是,原本很多有才華的藝術家在市場營銷中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靈氣,格調降低。由於缺少高質量的作品,因此,展覽成了應酬交際和包裝宣傳的市場運作方式,偏離了以交流、學習、欣賞、收藏為目的的辦展初衷。作為展覽的直接受眾者,觀眾是為了欣賞藝術而來,如果不能獲取藝術美的享受,觀眾對於這樣的展覽肯定是不買賬的,“開展熱”、“隔日冷”現象的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是戲劇領域經常提及的一句話。表演藝術家在舞臺上乾淨利索的動作,優美婉轉的唱腔,甚至是每一個眼神的詮釋,都是花費多年時間練習獲得的,傳遞出來的京韻之美再現了舞臺藝術的魅力。


書畫藝術同樣需要長時間的錘鍊和打磨,才能達到“致廣大,盡精微”的效果。一件大師級的作品,必然是有生命力、有內涵的,其中所呈現出的筆墨、意境、神態、詩詞等藝術審美元素,是書畫家們窮其一生的精力所獲取的,這使得他們的作品可以歷經百年、千年仍然被欣賞、被流傳、被珍藏、被研究。面對這些大家之作,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感受,但他們從作品中所獲取的美感原點是殊途同歸的,厚重、剛強、詩意、瀟灑、稚拙等具有不同審美特性的作品,可以讓觀者在多元的藝術審美中各取所需。如今,藉助過去的影像資料,我們還能看到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張大千、李可染、陸儼少等藝術家的作畫視頻,他們行筆沉著,神態淡然,這些創作中的小細節對於當下的創作者是可以值得細細品味和琢磨的。


說到底,藝術家最終還是以筆墨和文化修養來評判作品水準的高低,這就需要在日常的創作學習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沉下心來,規劃好自己的藝術道路,不能人云亦云,跟著市場跑。當然,當下的環境與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創作怎樣的藝術作品,達到怎樣的藝術水準,最終成為怎樣的藝術家,這是創作者本人所能夠選擇和決定的。


潘天壽先生曾講道:“治學,一勤勉,二終身不輟,三志趣高遠,四著眼須空闊,五虛心以求多見多聞,六有獨立精神而不依賴,七做人態度要樂觀向前。”前人已經為後人做了很好的啟示,或許,成為一位真正受世人尊重的藝術家,無論是藝術還是生活,確實不能有半點虛假。


用作品說話,是藝術家未來必然的選擇。

(作者系中國藝術週刊主編,美術評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