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赵匡胤刚黄袍加身,便对地方上的实权派也都给予了加封。然而,他们手中都掌握着地方上的军事大权,因此赵匡胤不敢懈怠,密切注意着他们的动向。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赵匡胤非常清楚此时的局势,虽然他们都表面上顺服了朝廷,然而内心里还在观望、掂量。他也清楚一些人迟早会跳出来,反对自己。然而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只要大多数的地方势力能够被安抚下来,就是有个别的跳出来,他有足够的信心迅速把他们灭掉,也让那些还在观望的,规规矩矩做臣子。

所幸的是,赵匡胤坐上皇位一百多天之内并没有地方势力敢反对他,这就使人在心理上逐渐适应和安稳了下来,都承认了现在新皇帝的地位。

然而,终于还是有人按捺不住了。

这个按捺不住的人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公然挑衅赵匡胤的皇位。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节度使李筠表示不服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李筠武艺高强,从小擅长骑马射箭,并且很是与众不同。他非常有力气,能把一百多斤重的弓拉开,且连发连中。

正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在后唐的时候才毛遂自荐到秦王李从荣的手下开始了军马生活。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在郭威率兵打进大梁京都之时,李筠跟着郭威反汉,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后来被郭威封为昭义军节度使,治所在地是潞州(今山西长治)。在那里干了没有多长时间又被封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加兼侍中、加检校太尉。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此后的几年,李筠始终在昭义军节度使的任上镇守后周西北边境。李筠屡次跟北汉和对北汉给予支援的契丹大军作战,并且是屡屡把他们打回去,甚是骁勇。他先后攻克了辽州(今山西左权)和长清寨等地,活捉那里的刺史和大将几百名,可以说是后周西北边境有力的屏障。

至陈桥兵变时,李筠于昭义军节度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八年多。这八年当中跟北汉打仗,攻是先锋,守是屏障,逐渐养成了仗着自己武艺高强、重兵在握、专横跋扈、任意而为的作风。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他擅自动用朝廷的赋税,召集亡命之徒,甚至还因为一己私愤把朝廷派去的监军使给囚禁了起来。当时的后周皇帝柴荣对他很是头疼,然而又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多只是下诏斥责一番算了。

所以,在一听说赵匡胤兵变坐了龙庭之后,他内心很是不爽,心说:赵匡胤算个什么东西,我当节度使镇守潞州的时候,他才刚刚当上东西班行首的小头目!他有什么资格坐龙庭?

当时就想发兵讨伐赵匡胤。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难堪的册封酒席

当赵匡胤派使者来到潞州宣谕加李筠为节度使兼正二品中书令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接受。经他身边的人苦苦相劝,才使他勉强下拜,接受册封。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接受完朝封,李筠摆酒招待使者。可喝着喝着,李筠突然又想起了后周,命人取来后周太祖郭威的画像来,又哭又拜。

这弄得使者脸上很是难堪。

跟陪的手下心里很是害怕,好在现场有人聪明,赶紧出来替李筠说好话遮掩过去。

使者当时也无可奈何,只好认为李筠喝酒过量。

然而李筠的过量可不同于翰林学士王著在赵匡胤举办的宴席上的过量,王著是身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是文官,而李筠是手握兵权的一方节度使,这不能不引起赵匡胤的注意。

钦差回去就向赵匡胤汇报了情况。

赵匡胤早就对李筠心里有数,心理上对他已有所防范。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北汉的皇帝刘钧也听说了李筠在接待宋朝来使时的事,禁不住一阵欣喜,觉得这真是个好机会,就赶紧休书一封,用蜡封好,秘使人送往李筠处,劝李筠跟自己联合,一起对付赵匡胤。

李筠对这件事没有向朝廷隐瞒,随即就把这封信转交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并没有很快出兵,李筠此时没有公然地反叛。所以,他一方面特意亲赐诏书,对李筠进行抚慰,另一方面又召李筠的儿子李守节进京来当皇城使。

赵匡胤召李筠的儿子来京当官,就是想试探一下他是不是真的要作乱。李筠也想了,赵匡胤是在试探他,如果不让儿子去,就说明自己是真的公然要和朝廷作对,这就使得自己很被动。不如就让自己的儿子进京,还可以准确地对你赵匡胤的动向予以把握。这样,自己要是起兵的话,会更有胜算。

于是,李筠就把儿子李守节派往京都。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赵匡胤决定教训李筠

没想到,赵匡胤一见到李守节,劈面就称李守节为“太子”,给他来了个措手不及。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这话李守节听了,当时就吓得几乎瘫过去。李守节是没有反心的,赶紧磕头,甚至磕出了血,辩解李氏父子绝无反心,必是有人挑拨。

赵匡胤告诉李守节:你的父亲有反心,他把你派到这里来,就是想让我把你杀了,便以此为借口作乱,我偏不杀你。

李守节回到潞州后,把原话讲给他的父亲听,并苦苦地劝说他的父亲,然而他的父亲并不听他的劝说,反而加快了起兵的步伐。

李筠让幕府起草了讨伐“逆贼”赵匡胤的檄文,上面罗列了赵匡胤的许多罪名,正式宣战。

李筠还和北汉的皇帝刘钧结盟。他想,只要有北汉的援助,自己也就什么都不怕了,两下联手,一定能打败赵匡胤!

李筠和刘钧两人见面后,李筠由于一心想借兵,就向刘钧低头称臣,刘钧也封他为西平王。

当李筠公然反叛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赵匡胤马上把枢密使吴廷祚召来了。吴廷祚向赵匡胤分析了李筠的优势和劣势。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吴廷祚分析道:李筠在地理方面很占优势,潞州地势很是险要,易守难攻,如果他西去太行山,占据孟州和洛邑等地,把虎牢关当成屏障,完全可以跟我们抗衡。然而,他这个人平时非常骄横,又有勇无谋,即使他的手下看到这一点向他建议,他也未必会采纳。我们要首先占据通向太行山的要塞,把他的后路给断了。我朝刚刚建立,形势未稳,所以这次仗不能打得时间过长,必须速战速决。

赵匡胤见他分析得很透彻,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赵匡胤制定出作战方案,并御驾亲征。

亲征前,赵匡胤对自己的弟弟赵光义道:朕此次出征,如果是打胜了,那就不用说了,万一不能胜,可以让赵普分兵守住河北别做他途。

赵匡胤和李筠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赵匡胤杀其父留其子

李筠让自己的儿子李守节留下驻守潞州,自己率领着三万大军南下,想和赵匡胤的军队在长平大战一场。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在战场上,两军对垒,李筠见了高怀德和石守信,就高兴地大声叫喊他们的名字,高怀德和石守信也与他以礼相见。

礼毕,李筠埋怨二人:周高祖和世宗都对我们有大恩,你们为什么要反周呢?

高怀德和石守信二人哪里听他这些废话?话不投机,就准备开打。

李筠和他手下的第一员猛将儋珪枪与高、石二人战在一处。

高怀德抵住李筠,石守信抵住儋珪枪。

李筠果然是勇猛,和高怀德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败,高怀德没有他力气大,就想着用巧招赢他,但还是打了个平手。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儋珪枪把一杆大枪舞得上下翻飞,真有如一条龙似的,然而,今天他碰见了比他武艺还要高强的大将石守信,又战不多合,就渐露怯意,被那石守信卖个破绽,闪身斩于马下。

李筠见他的猛将儋珪枪完了,再无心恋战,拨转马头就回本阵,边战边退,在泽州南,又是一场大战。高怀德、石守信破敌三万多人,三千多人投降,俘虏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把北汉派去的监军卢赞也给杀死在乱军之中。

李筠只好退守在泽州城内不出来。赵匡胤此时也到了,指挥大军把泽州城围得像铁桶一般。

赵匡胤初登皇位,便有人挑衅,杀其父留其子

李筠麾下的数员大将见这个势头,不管不顾,率军投诚。

北汉的皇帝刘钧看大势不妙,也急急忙忙逃跑了,只剩下李筠。

李筠听取小妾刘氏的建议,准备骑快马,带领得力干将突围出去,回上党死守。

但有亲信反对,担心万一出城,有人将他劫持献功。

他犹豫中,错过了大好机会。

次日,泽州城就被赵匡胤的大军攻破了。李筠无奈之下,焚身自尽。

然而,赵匡胤没有杀他的儿子李守节,封其为单州的团练使,后来改任辽州、和州的团练使。

李筠的小妾身怀有孕,李守节后来找到了她,她生下一个男孩,李守节替父亲把他养大了。

只可怜李筠,举事轻易,事必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