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則:運用經濟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如果普通大眾瞭解經濟學常識,理解其存在的意義,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更美好。

我們經常被“雙11”、“第二杯半價”、“買一送一”、“清倉甩賣”、等促銷廣告語所吸引,送會員、返現金之類的活動也充滿我們生活每個角落。

這樣的促銷,對於消費者來說,就是賺到了嗎?對商家來說,就是虧本了嗎?

其實,商家不是隻賣一杯飲料,一件衣服,一件商品,盈利方式也並不是只限於一件商品的成本上,他們出各式商品,當商家提供“第二杯半價”這樣的的折扣幅度時,店面的人流量會較平時有所增大,當人流量大時,就增加消費者買其他商品的可能性。

表面上看起來虧損,實則商家依然是保持盈利的狀態,這就是經濟學中機會成本的相關知識。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則:運用經濟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若想了解更多的經濟學,薛兆豐教授的《經濟學通識》是不錯的選擇。作為一本經濟學入門讀物,它通俗易懂,並且深刻又豐富。這本書是薛兆豐教授從自己10多年寫作的文章中,精選出的98篇。就像他曾經說過的那樣,想了解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你繞不開這本書的每一個議題。

薛兆豐教授是一名經濟學者,前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對法律、管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具有獨特見解,並長期關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商業在中國的發展。在國內發表過數百篇經濟評論和文章,以其觀點鮮明、思路清晰、文筆幹練和立場堅定的風格,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讀完《經濟學通識》這本書,下面幾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則:運用經濟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東西不夠

東西不夠就是稀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沒錢,所以沒閒錢去投資、充實自已,學習新知識和技能;因為沒時間,不能夠經常參加避免社交活動,甚至還得透支完成下一件事的時間。

不斷的拖延,好不容易這件事完成了,下一件事又會因為上一件事耽擱了太長,時間變得更為緊迫,於是總抱怨時間不夠用。

稀缺是在各種比較和拖延中慢慢形成的。

就像《經濟學通識》這本書中所說的那樣,有野菜的時候,人想要饅頭,有人饅頭就想要喝酒,想要吃肉,想要備足了饅頭和酒肉到遠方去補刀海鮮,還要有饅頭酒肉和魚蝦餵養藝術家來拍電影。

登山家在攀登珠峰時,藉助直升飛機越過了一段路程,遭到紛紛指責,那是因為人們不樂意稀釋登頂的榮譽。但為了爭奪這種榮譽就得花費真金,白銀和時間精力。

物質越豐富,物慾越新奇,所以物質無限豐富,人類慾望得到充分滿足的日子是不會到來的。

稀缺像滾雪球式的高利貸,沒有還清,將越來越稀缺。

那麼怎樣克服這種稀缺呢。

我們可以化稀缺為動力,把原來我們渴望的,真正轉成追求。缺錢,我們去追求財富;缺少知識,我們補充知識。

給自己新的目標、新的任務並且量化到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裡,用量化的任務去阻擋稀缺感的侵蝕。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則:運用經濟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生命有限

生命有限是指由於未來總是不確定的,所以人們不樂意延遲消費的事實。

斯坦福大學做過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小孩子可以馬上吃掉一份零食,或者選擇等15分鐘,之後得到相同的兩份零食,對於多等15分鐘的孩子,他們的回報增加了100%。

後續的研究發現:這些懂得等待和延遲滿足的孩子,普遍都更成功。

這個實驗已是老生常談,但在薛兆豐的《經濟學通識》中認為:不願等待不一定是壞事兒。

《經濟學通識》中說,把今天可以吃的蘋果推遲到,明天吃就不僅有早晚之別,還有有無之別,明天不一定吃的上這個蘋果了,所以在其他情況不變時,早一點消費總比晚一點好。

大多數人並沒有長期計劃,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那很自然只會選當下最好的選項。

心裡要有把槓桿,把握度,做到適當超前消費。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則:運用經濟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相互依賴

相互依賴就是隻沒有任何人是絕對可靠的,我們又不得不與無數人相互協調,才能改善生活的事實。

在大自然中,動物的糞便和屍體迴歸土壤後,土壤中的微生物會把它們分解成簡單化合物,為植物提供養分,使其長出新的葉和果,從而給動物帶來食物。動物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動物產出的二氧化碳變為氧氣從而供動物呼吸。

動植物互相依賴,促進各自的生長,在人類社會中,也是如此。

《經濟學通識》中說,人是自私的,但也有同情心,人們會設身處地的揣度他人的感受,並把這種揣度當作個人感受的一部分,人間因此充滿關愛。

然而,人的這種揣度能力會隨著交際網絡的擴大而削弱,所以每個人的愛只能波及很少的範圍。

愛心有限,但人無時無刻不需要千萬人的幫助,市場便填補了空白。

在家庭和朋友裡,人們重視感情;離開了小圈子,人們仰仗市場和制度的力量。這個連續的光譜,就是我們理解人際關係的起點。

只要社會上超過了一個人,人與人之間就必然存在知情不告、爾虞我詐、過河拆橋和不信任等現象。於是各種合約安排、組織結構和防範行為便應運而生。

我們產生的各種社交現象無不是為了防範人際依賴的隱患而衍生出來的對策。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則:運用經濟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需要協調

需要協調是指只有依靠合理而可靠的參照系,才能將個人自發的行為導向,社會和諧,而不是導向社會混亂的事實。

生活中需要協調,經濟中也一樣。

薛兆豐在《經濟學通識》中這樣舉例:三個人制磚,兩個人砌牆。本來合作的天衣無縫,後來一位砌牆的因為熟能生巧而快了速度,五人都合作便出現了失衡。

砌牆的勞動力出現了“閒置”或“失業”,要摸索出行動的和諧模式,不論是讓一位砌牆的人轉業去幫助制磚,還是改造制磚設備,提高生產率都需要花費時間和資源。

種種宏觀經濟論,試圖刻畫、解釋和協調的,不外乎是這種因為需要協調而產生的困境。

哪怕最簡單的鉛筆也需要成千上萬人來參與生產,他們不認識對方,不說對方的語言,不信對方的宗教,沒有任何人能獨立掌握生產鉛筆的全部知識,而鉛筆卻神奇的被這些獨立而分割的人制造出來了。

貨幣是典型的協調工具。

宏觀經濟理論的核心,就是理解社會的協調機制,以及探討刻意的協調是否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失的問題。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則:運用經濟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東西不夠,生命有限,相互依賴,需要協調。我們的社會生活被這四類現象束縛著,同時這四類現象改造著我們的世界觀。

經濟學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除了加減乘除之外,很多人會認為經濟學是經濟學家或者精明的投資家的事,對普通大眾毫無使用價值,毫無實際用處。

事實上,生活中處處都有經濟學的存在,每時每刻都會有經濟學相關。閱讀薛兆豐教授的《經濟學通識》,你會發現,經濟學並不是一門高深的理論,而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熟知的。

如果普通大眾瞭解經濟學常識,理解其存在的意義,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更美好。

☞我是@李書馨 ,每日與你分享有顏又有料的小故事,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