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则:运用经济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普通大众了解经济学常识,理解其存在的意义,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更美好。

我们经常被“双11”、“第二杯半价”、“买一送一”、“清仓甩卖”、等促销广告语所吸引,送会员、返现金之类的活动也充满我们生活每个角落。

这样的促销,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赚到了吗?对商家来说,就是亏本了吗?

其实,商家不是只卖一杯饮料,一件衣服,一件商品,盈利方式也并不是只限于一件商品的成本上,他们出各式商品,当商家提供“第二杯半价”这样的的折扣幅度时,店面的人流量会较平时有所增大,当人流量大时,就增加消费者买其他商品的可能性。

表面上看起来亏损,实则商家依然是保持盈利的状态,这就是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相关知识。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则:运用经济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若想了解更多的经济学,薛兆丰教授的《经济学通识》是不错的选择。作为一本经济学入门读物,它通俗易懂,并且深刻又丰富。这本书是薛兆丰教授从自己10多年写作的文章中,精选出的98篇。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想了解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你绕不开这本书的每一个议题。

薛兆丰教授是一名经济学者,前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对法律、管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独特见解,并长期关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商业在中国的发展。在国内发表过数百篇经济评论和文章,以其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文笔干练和立场坚定的风格,持续影响了读者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读完《经济学通识》这本书,下面几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则:运用经济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东西不够

东西不够就是稀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没钱,所以没闲钱去投资、充实自已,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因为没时间,不能够经常参加避免社交活动,甚至还得透支完成下一件事的时间。

不断的拖延,好不容易这件事完成了,下一件事又会因为上一件事耽搁了太长,时间变得更为紧迫,于是总抱怨时间不够用。

稀缺是在各种比较和拖延中慢慢形成的。

就像《经济学通识》这本书中所说的那样,有野菜的时候,人想要馒头,有人馒头就想要喝酒,想要吃肉,想要备足了馒头和酒肉到远方去补刀海鲜,还要有馒头酒肉和鱼虾喂养艺术家来拍电影。

登山家在攀登珠峰时,借助直升飞机越过了一段路程,遭到纷纷指责,那是因为人们不乐意稀释登顶的荣誉。但为了争夺这种荣誉就得花费真金,白银和时间精力。

物质越丰富,物欲越新奇,所以物质无限丰富,人类欲望得到充分满足的日子是不会到来的。

稀缺像滚雪球式的高利贷,没有还清,将越来越稀缺。

那么怎样克服这种稀缺呢。

我们可以化稀缺为动力,把原来我们渴望的,真正转成追求。缺钱,我们去追求财富;缺少知识,我们补充知识。

给自己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并且量化到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里,用量化的任务去阻挡稀缺感的侵蚀。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则:运用经济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命有限

生命有限是指由于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人们不乐意延迟消费的事实。

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小孩子可以马上吃掉一份零食,或者选择等15分钟,之后得到相同的两份零食,对于多等15分钟的孩子,他们的回报增加了100%。

后续的研究发现:这些懂得等待和延迟满足的孩子,普遍都更成功。

这个实验已是老生常谈,但在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中认为:不愿等待不一定是坏事儿。

《经济学通识》中说,把今天可以吃的苹果推迟到,明天吃就不仅有早晚之别,还有有无之别,明天不一定吃的上这个苹果了,所以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早一点消费总比晚一点好。

大多数人并没有长期计划,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很自然只会选当下最好的选项。

心里要有把杠杆,把握度,做到适当超前消费。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则:运用经济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就是只没有任何人是绝对可靠的,我们又不得不与无数人相互协调,才能改善生活的事实。

在大自然中,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回归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它们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其长出新的叶和果,从而给动物带来食物。动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动物产出的二氧化碳变为氧气从而供动物呼吸。

动植物互相依赖,促进各自的生长,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

《经济学通识》中说,人是自私的,但也有同情心,人们会设身处地的揣度他人的感受,并把这种揣度当作个人感受的一部分,人间因此充满关爱。

然而,人的这种揣度能力会随着交际网络的扩大而削弱,所以每个人的爱只能波及很少的范围。

爱心有限,但人无时无刻不需要千万人的帮助,市场便填补了空白。

在家庭和朋友里,人们重视感情;离开了小圈子,人们仰仗市场和制度的力量。这个连续的光谱,就是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的起点。

只要社会上超过了一个人,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存在知情不告、尔虞我诈、过河拆桥和不信任等现象。于是各种合约安排、组织结构和防范行为便应运而生。

我们产生的各种社交现象无不是为了防范人际依赖的隐患而衍生出来的对策。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则:运用经济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需要协调

需要协调是指只有依靠合理而可靠的参照系,才能将个人自发的行为导向,社会和谐,而不是导向社会混乱的事实。

生活中需要协调,经济中也一样。

薛兆丰在《经济学通识》中这样举例:三个人制砖,两个人砌墙。本来合作的天衣无缝,后来一位砌墙的因为熟能生巧而快了速度,五人都合作便出现了失衡。

砌墙的劳动力出现了“闲置”或“失业”,要摸索出行动的和谐模式,不论是让一位砌墙的人转业去帮助制砖,还是改造制砖设备,提高生产率都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

种种宏观经济论,试图刻画、解释和协调的,不外乎是这种因为需要协调而产生的困境。

哪怕最简单的铅笔也需要成千上万人来参与生产,他们不认识对方,不说对方的语言,不信对方的宗教,没有任何人能独立掌握生产铅笔的全部知识,而铅笔却神奇的被这些独立而分割的人制造出来了。

货币是典型的协调工具。

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就是理解社会的协调机制,以及探讨刻意的协调是否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的问题。

事半功倍的高效法则:运用经济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我们的社会生活被这四类现象束缚着,同时这四类现象改造着我们的世界观。

经济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除了加减乘除之外,很多人会认为经济学是经济学家或者精明的投资家的事,对普通大众毫无使用价值,毫无实际用处。

事实上,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的存在,每时每刻都会有经济学相关。阅读薛兆丰教授的《经济学通识》,你会发现,经济学并不是一门高深的理论,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熟知的。

如果普通大众了解经济学常识,理解其存在的意义,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更美好。

☞我是@李书馨 ,每日与你分享有颜又有料的小故事,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