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西安跑摩的,一个网友真实的故事

摩的司机,城市穿梭,夹杂在司机与乘客之间,让人又爱又恨。

那些年我在西安跑摩的,一个网友真实的故事

西安火车站站台

今天天气不错,一大早在书图书馆地铁口拉了两趟就没啥生意了,心想不如去大明宫逛逛,这么想的时候,我已经朝大明宫飙去。没错,我确实用的是狂飙的速度,这比我平时拉人的速度还快。当然,我的速度在开摩的的司机里面不算最快的,最快的那个已经倒在了公交车的轮子下了。

市图书馆站

我沿着未央路朝南走,准备从龙首北路拐进大明宫,这也是我经常走的一条线路。在龙首村地铁口,我买了一包瓜子,半斤,不多,不过也够我磕上一阵子。一旦我开始嗑瓜子便停不下来,非得把手里的瓜子磕完才善罢甘休。不知道这算不算强迫症。就算是吧,那又怎样,我就喜欢这么干,就喜欢嗑瓜子,没人能阻止我,这是我的自由,就像我以开摩的为生一样,我觉得自由,还能挣点生活费,这就够了。算下来,我开摩的已经六年了,最早在南郊八里村口拉人,后来跑过高新甘家寨,也在西门蹲守过,后来我便转移到了北郊。一是我从南郊的城中村搬到了北关,二是我常去的大明宫就在北郊,于是我就固定的北郊跑,主要蹲守各个地铁口,尤其是市图书馆,已经成为了我的据点。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十分钟不到,我已经到了大明宫。也许是天气好的原因,今天大明宫人格外多,有带着娃放风筝的,有跑步的年轻人,还有三三两两谈恋爱的情侣,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明宫。大明宫真是大啊,南到自强东路,北到贞观路,西到未央路,东到太华路,有几十个足球场那么大,也许都不止,反正就是大。这么大的公园,逛一圈下来估计得半天,而我喜欢骑着自己的电动摩托在里面晃悠。对了,我和我媳妇第一次约会就在大明宫。我们在太液池见了面,谝了一会儿,然后我带她在大明宫转了一圈。在骑车狂飙的时候,我问她,你看我咋样,做我女朋友吧。她说,行吧,听不出来是否高兴,总之她答应做我女朋友,那么自然而然的从那一刻起,她就成了我女朋友。说来也巧,她就在我蹲守的地铁旁的人人乐超市做收银员,而且也是我临村人,在西安打工多年,经人介绍,我们就这么认识,而且稀里糊涂的谈起了恋爱,现在她已经是娃她妈了。

太液池的荷花

我们老家在关中平原上,渭南市下面的一个县,叫白水县,以产苹果而闻名。我高中毕业么考上大学就来西安打工了,来的那一年我十八岁,如今我已经快四十了,时间快如流水,一眨眼的功夫我已经在这西安城里混了二十来年。说来惭愧,混了这么多年,最后混成了一个开摩的的,整天跟城管打交道,提心吊胆。能有啥办法,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些体力活。最早我在纺织城的工作里干,后来工厂效益不好,我便下岗了,干过超市收货,干过保安,甚至还在浴场里给人搓过澡,为了生活,为了有口饭吃,也是不得已的事情。由于混的不好,好几年我都没有回过老家,无颜见江东父老啊。尤其是女儿出生,紧接着上学,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看别人跑摩的拉人,我也买了辆电动车,不仅可以接送女儿上学,还能挣点生活费,挺自由的,也符合我的性格,就这么一直跑下去了。从兼职干成了全职,现在已经成为我谋生的手段,不知道哪天连摩的都不能跑了我该去干点啥,我经常这么想,尤其是在大明宫闲坐的时候。

等客的摩的司机

我像往常一样径直开到了太液池,把车停下,躺在了旁边的草坪上。西北角有人在打鼓,还挺好听,虽然我也听不出来啥名堂;北边的广场舞大妈还没有散的意思,正跳的起劲;东边是个游乐场,供娃们耍的地方;南边就是太液池了,冬天池子里光头秃秃,没啥好看的。夏天最好看,满池的荷花,荷叶都伸到了池子边上的人行道上。我身边不时有跑步的人经过,有一个人戴着耳机跑的,还有几个人组团跑的,我也曾想着绕大明宫跑一圈,但又感觉太累,没有我骑电动车爽,也就作罢,只那么想了想。这几年,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不光是大的公园,连马路上也有人在跑。可能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注重身体健康,锻炼的积极性也上来了。我记得上一次认认真真的跑步还是上高中的时候,元旦越野赛我一口气跑了十多公里,最后还得了个纪念奖。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没跑过步。当然,有人给钱我就愿意跑。问题是,谁会掏钱让我去跑步呢。这么说,我是爱钱胜过了爱跑步。其实,我更喜欢静的东西,比如看看书,写写字。看得多了自然就想自己写,也不管写的咋样写的啥类型,总之我养成了写的习惯,脑子里的想法变成文字,虚构与现实交错,我享受这种精神上的智力活动。另一方面,我也算运动吧,脑力运动。

丹凤门前热身的跑团

我写的东西经常是我遇到的事或者人,比如我拉了一个人,我就在想,这个人是干啥的,他从这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两个地方有啥联系。或者我看见别人的穿着也会联想,甚至见的人多了我能从他的穿着判断他从事的职业。在南郊时,我拉的最多的是刚毕业的学生娃。他们住在城中村,干着五花八门的工作,工资也不高,在这个城市生活,挺不容易的。我还拉过不少长得漂亮的姑娘,拉到西大街,在夜店KTV,她们是昼伏夜出的精灵。有一次我送人到火车站,返回的时候拉了个外地人,她说刚来西安,要去回民街,于是我就把她捎上了。我把她拉到鼓楼后面那条街,下车时我看她背了个东西,我问是啥,她说是吉他,我笑了笑说,没看出来你还是个搞艺术的娃,转身离开了。吉他我见过,在钟楼广场,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见弹吉他的,围观的人还不少,有坐在那儿静静听歌的,也有人掏钱支持呢。我也听过,听不出名堂,不过感觉小伙儿嗓子不错,跟汪峰的嗓子有点像,嘶哑的那种。前面说了,比起跑步吉他,我更喜欢看书写东西。要是把人拉到钟楼附近,我休息的时候就会去东大街的钟楼书店,里面有空调凳子,拿本书我能看一下午。这不是说我看书慢,我只是打个比方,意思是我在书店,时间就过的格外快,有时候看的入迷,我都忘了我是一个跑摩的为生的人。当我惊醒过来,便迈开步子往出走,今天的目标还没完成,得再拉几趟才行。前几年跑摩的的人少,生意还算不错,基本到晚上我就收工了。我也和其他朝九晚五的白领一样,按时上班下班,与他们不同的是我的休息时间不固定,相对自由,再有一点,我是室外作业。

钟鼓楼广场

看的多了我也开始写,没啥章法,想到哪写到哪。写的时间长了,我也寻思着能不能发表。于是找到了太阳庙门上的西安晚报社,我把写的稿子递给了编辑,人家说投稿按流程来,有投稿地址,稿件采用后会跟我联系。但是我仍不甘心,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找,人家可能觉得烦,拿着我写的东西瞅了几眼说,你对待文学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写的东西过于消极,没有展现咋西安积极的一面,还得多练习啊。自从被拒绝后我再没去过报社,也不再考虑投稿的事,我就写我自己的,有时候把写的东西拿给媳妇看看,得到的评价总是差不多,写的什么狗屁,或者写这东西能吃?她总是一阵见血,写既不能解决吃的问题,还耽误我跑摩的挣钱,难怪她一见我提写的事情态度就不好。后来,我也不给她看了,写完自己读一读,便扔在一边。当我学会了上网,也把一些东西发到了网上,偶尔有人过来留言,写的不错继续坚持,文采不错加油啊,第一个留言的人还让我激动了半天,这么说的人多了我也觉得没啥意思了。到如今,我还在写,至于谁在看,觉得写的如何,我觉得都不那么重要了。

太阳庙门

时间过得真快,一上午过去,该回家吃饭了。我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草渣,理了理思绪,骑着车准备往回赶。走到丁字口,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朝我招手,我明白,生意来了。她说去龙首原地铁口,我说五元,她直接上了车。我问她大周末的要去哪,她说要去小寨的培训班上课,时间有点来不及,让我骑快点。我二话不说,直接飚了起来,穿过公交与人群,像一道自由的闪电呼啸而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