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复融丨被纪德的文字击中:评纪德自传《如果种子不死》

朱复融丨被纪德的文字击中:评纪德自传《如果种子不死》

被纪德的文字击中:评纪德自传《如果种子不死》 刊载于《南方日报》

朱复融/文

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的眼界远比乔伊斯开阔,写作时有一种令人震惊的激情。以第一人称泄露这样的经历,这在自传史中还是第一次。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是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又最有争议的作家。纪德深受尼采的影响,吹着自由号角,倡导风俗革命。他抛弃了禁欲主义的枷锁,提醒人们去享受时下的人生。他对人生、自由的叩问,正如他去世前所言:信赖正在寻找真理的人,怀疑那些已经找到真理的;怀疑一切,但不要怀疑自己。

  纪德的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正是描写了自己从童年到26岁这段人生关键期的故事。这个散发浓郁宗教气息的书名,源于《新约全书·约翰福音》的典故:耶稣即将要在逾越节被杀时对几个希利尼人说:“一粒麦子若是不落在地里死了,它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种子来。”耶稣用麦粒来预示他生命的更深远的意义——牺牲与奉献。因为爱,耶稣用自己的躯体作为生命的种子来到世界上,接受世人的嘲讽、背叛、出卖、残害,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他却从十字架的圣树上结出了仁爱、圣洁、精修及殉道等永存的果实。纪德也正用自己的生活向我们提供了这种虔诚的实践,并成为这一实践的经典范例。

朱复融丨被纪德的文字击中:评纪德自传《如果种子不死》


  在书中,纪德按编年的方式来讲述他的童年,他的父母亲友,他的家教方式,他的读书状态,他的宗教情感,同时也讲述了自己怎样逃离家庭,并发现自己最初的同性恋倾向以及爱情。虽然纪德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是精神生活非常压抑和痛苦,他常常处于孤独之中。在一个新教徒家庭里,纪德从小就被灌输了满脑子的教规禁忌。他的这种自然原始的冲动与那种清教徒信仰之间不断冲突的性格,又使他一直都处在矛盾之中。但纪德终究是个叛逆的浪子,他同虚假的现实生活背道而驰,走一条逆行的人生之路,返归真正的生活。他的一生都似乎在和僵化的传统抗争,将自己坠进了爱、悲痛、自由的深渊,且义无反顾。他崇尚个人体验,希望年轻人都能成为身心统一的自己,而不是戴着假面具度过一生。

  在书的结构表述中,让人感觉这些生活的情节并非是刻意安排的,没有任何限制,一切顺乎自然。在纪德看来,这本身就是在寻求真理的种子。为了走出本性的阴影,他采取了漂泊人生、放纵欲望和冥思苦想的行为方式,满是坦诚和勇气,深层次地触及自己的痛楚、隐私和丑陋面,把自己的一生像一块没有任何雕琢的原生态山石一样奉献给世界。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西利尔·康诺利在《现代主义运动》里对纪德的这部自传是这样评价的:“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的眼界远比乔伊斯开阔,写作时有一种令人震惊的激情。以第一人称泄露这样的经历,这在自传史中还是第一次。”纪德原原本本留下了心灵的行为与轨迹,没有虚弊,更没加任何美饰。纪德坚信:假如种子不死,就肯定会迸发生命的能量。

  可以说,《如果种子不死》具备了传记作品的所有特质,符合读者的阅读初衷和趣旨:热爱生活,赞颂自由,寻求解放,在自身的观照中找到最完美的自我发现。他的文字也极具特色。我国著名翻译家卞之琳用“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来形容纪德的文字之美。他说,纪德的用字和意象,往往平淡无奇,可是经过流动,就像小石子在溪水里非常生色,非常生动。

  同样,纪德的《如果种子不死》也给20世纪带来不安和迷惑。不可否认,一些思想的认同是需要时间的,但它一定会从地下像种子一样探出头来。读纪德的作品,是对阅读者勇气和心智的双重考验。纪德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情感与道德迷宫,我们探步在里面,不经意间常被纪德的文字击中,惊愕又叹然。

朱复融丨被纪德的文字击中:评纪德自传《如果种子不死》

朱复融,字从溪,号禅可。当代诗词家,独立书评人。江苏淮安人,现居广州,任广东羊城晚报出版社编委兼艺术总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