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idol,是什么给了他们优越感?

肖战又被官媒点名了。

日前,《光明日报》发文——对于饭圈文化的哲学省思。

“泥塑”idol,是什么给了他们优越感?

有课代表总结得很好,《日报》在这篇文章中对于饭圈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1 在泥塑行为背后,粉丝对偶像的“凝视”,变相地助长了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2 双向造神,激发了粉丝的宗教式的皈依者崇拜

3 饭圈助长了消费主义,通过“驱魔仪式”疏解了粉丝的焦虑感


通过这三部分的论述,日报揭示了饭圈纷纷扰扰背后,迷群体的行动逻辑与矛盾心态。不论你是不是“饭圈中人”,透过这篇文章都能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有所感知。


在此之前,或许很多人并未听说过“泥塑”一词,科普一下:

泥塑

是把男性看成柔弱的娇花、害羞的姑娘,将男性称之为:女儿、妹妹、贵妇。

比如一个男爱豆有185,还长着一脸的络腮胡子,留这寸头,抬起胳膊还能看见他粗狂的腋下,粉丝就会感叹:天哪,他柔弱的样子好可爱。

泥塑是有反义词的,反义词为正塑。正塑是用来形容爱豆好帅、声音好听等优点的,能轻易的就勾起女孩的少女心、花痴心。是用来形容全身酥麻把持不住的一个词。


回到正题,在这篇文章中,官媒如何定义「泥塑」?

——“泥塑”是粉丝圈层内部的等级划分手段之一。

就像我们所身处的社会,根据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乃至工作性质的不同,人们被划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同阶级一样,在饭圈这个微缩社会中,同样也存在着等级的划分。

对一个粉丝等级高低的评判,通常以占有文化资本多少作为区分。迷文化资本,也可以说是迷对其所迷的对象所拥有的知识总量,最直观的就转化为我们所能看到的微博粉丝数量的多少、话语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大小。

对227事件的动员,无疑需要一个粉丝在圈子里享有极大的话语权,才能通过网络文字动员其他人将情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报行动。从这个角度看来,227事件的核心人物“巴南小兔”,在其所处的粉丝圈层中就位处较高的等级。

同样的,判断粉丝等级的标准还有对于明星资讯的掌握程度多少等等。

对于粉丝来说,信息是一种资本。谁能最先获取明星的行程、安排,就意味着他与明星本人、明星生活之间的距离更近,这个人在散布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确认自己的饭圈地位。

这也解释了为何黄牛将明星的航班信息、酒店信息拿出来售卖,价格不菲,而追随者众多。

光明日报在这篇文章中将“泥塑“同样界定为一种等级判断的手段:

“泥塑”idol,是什么给了他们优越感?

至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泥塑“会与”优越感“联系起来了。

日报在此段末尾也留下了一个问题:

「在泥塑明星的行动背后,粉丝狂热心态的核心逻辑为何?」

“泥塑”idol,是什么给了他们优越感?


在此,不妨从明星“产品”生产者的角度试作一个回答。

对受众的定义可以有很多角度。作为“消费者“的受众,是从商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待受众。

这种话语把受众看成是“市场“,每个消费者都有一定的需求,他们对某些内容会有一些偏好。明星团队要做的事,就是尽力通过包装好这件”商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从而获取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的使用动机与需要就成为大媒体生产者的关注中心。换句话说,受众喜欢看什么,追的是明星的哪个点,成为了决定这件商品价值最重要的因素。

对“偶像派”,不仅要多上综艺,提高曝光率,还少不了动刀子、炒绯闻。对“养成系”,要换风格、立人设、回忆杀。对“实力派”,要出作品、买热搜……

在这样的商业逻辑下,受众无疑是被引导者,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方式虽然对生产者的管理有利,但有可能忽略了群体内受众的多样化和作为独立个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使受众沦为马尔库塞所描述的 “单向度的人”。

事实上,作为消费者的受众也在不断按照媒体进行着自我“改造”,因为只有成为一个文化生产者关注的“标准的”“主流的”消费者,才有可能获得大量“符合自己需求和身份”的文化消费品,这是受众表现出主动性的其中一面。

其实,内容产品投放到市场之前,没有人能明确知晓该内容产品 到底是符合受众哪种需求的。很多情况下,受众的心理需求本身,实际上,是被内容产品创造出来的。


对“饭圈女孩”而言,

追星可以带来很多快乐,

但是,别去做那个被商业资本支配的盲目“消费者”,别被掌握了文化资本的人疯狂“带节奏”,别丧失你主动而理性的人格、单纯而诚挚的初心。

“泥塑”idol,是什么给了他们优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