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作者:张雨舒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我和袁老师的相识,应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我在上小学,比较喜欢看《少年月刊》之类的杂志,得知班里一位女同学家里有很多少年文学书籍,就在某天傍晚去她家做客,借了她好多书,其中有两本《宝葫芦》,深深地吸引了我。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那时,我对文学类的题材感兴趣,对童话关注比较少。但是,袁银波先生的童话似乎有一种魔力,明显区别于其他儿童作家的作品,让我爱不释手。我当时看的很多少年儿童书籍,作者大多都是上海北京的,而此书中的作者是位陕西作家,这使我一下子记住了他的名字——袁银波。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著名作家袁银波,1951年12月31日生于陕西扶风班家谷,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生。他1969年入伍,在空降兵部队服役并从事文艺创作,多次立功受奖。1976年复员,先后在《陕西日报》、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延河》杂志社任职、现供职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他曾创办主编过《宝葫芦》《神童》《艺术界》《盛世文化》和《长安文化》杂志,组织过六届“中华美”全国少儿作文、书画大赛和多次少儿文艺活动。已发表4000多万字文学作品,包括诗歌200余首,寓言300余则,中、短篇童话50余篇,报告文学60余篇,长篇小说12部,中、短篇小说30余(部)篇,专著53部,有多部作品获奖。)

从那至今,十几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2005年的某一天,我受邀到西安市南门外某朋友处做客,刚进门就有一人同我擦肩而过。我似觉面熟,但却不知他是何人,他不知是有事还是怎么的,脸上毫无表情,就那么匆匆地离开了。进门后,我问朋友:“刚才出去的人,他是谁呀?我怎么看着面熟。”

“哦,那是作家袁银波啊!怎么,你们认识?”朋友说。

“说认识,也不认识,因为我读过他的童话作品,见过书和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所以会觉着面熟,很想认识他。只是,我晚来了一步。”

朋友说:“没事,还会有机会。”

很快,我出国了,归国已是2017年了。复两年,于2019年,我主持一个协会的年会活动,所邀请的嘉宾中就有袁银波,但会议结束,袁老师已经悄然离场,我与他二次错过。当年6月的一天,文艺界的一位朋友邀请我吃晚饭,我因有事无法赴宴。结果,当天夜里,我看到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的人名和图片,原来他是和袁银波老师等人一起吃的晚饭。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一月后,我去看望朋友,向他问及袁银波,因朋友没有袁老师电话,就推送了微信给我。确定好了约见时间,我便同摄影师马宇田先生一起,去拜访袁银波老师。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袁老师见我们到来,异常欣喜,他的热情也感染了我们。这位著作等身的作家,对我这样一位当年的童话小读者的来访非常重视,大家聊得特别愉快。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与袁老师相谈几次之后,我发现他最大的特点是纯真,这种纯真体现在各个方面:小到家里的网费、电费、水费等他不知道怎么缴纳,大到电脑、网络、微信这些现代的科技,他都不太会使用,似乎是一个和现实脱轨的人。究其实,他很注意筛选,只是在筛选着学习掌握那些对他的创作有帮助的新知识罢了。可他也不拒新知识,热爱新事物,当我们向他聊起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新事情时,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听得有兴致时,他甚至会笑得像个孩子似的。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我们谈及他对自己的作品宣传力度不够,很多读者对他不甚了解。比如,他的长篇小说《秦宫秘史》被改编为29集热播电视连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由张铁林、宁静担纲主演,此剧何其火爆,但知晓袁银波是原著作者的人却少之又少。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对此袁老师却说:“没事,此书毕竟已改编成功,还拍摄成电视剧,也正式上映了,影响还不错嘛!至于我出不出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关于《乱世英雄吕不韦》这部电视剧的前身《秦宫秘史》的创作情况是这样的:袁银波先生最早是以儿童文学见长的一位作家,那还是在1988年,他完成了长篇童话《秦始皇帝陵奇遇记》。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为写作此童话,他多番研究《史记》以及相关历史资料,几赴兵马俑,掌握了不少有关秦始皇和吕不韦的创作素材。但是,童话容量毕竟有限,这些素材又弃之可惜,他便诞生了写一部关于秦始皇长篇历史小说的想法。可是,作为秦始皇,下笔的人太多了,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写作角度呢?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史记》中的这样一段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秦昭王56年,薨……秦王立一年,谥为孝文王,太子楚代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自昭王薨至始皇登基,为时不过四载,秦国竟连换三个国君,其中玄妙,不能不让袁银波深思。巍然秦宫,风云秘史;千秋功罪,谁人评说?昔为落难王孙之子的赵政何以能成为千古一帝?作为韩国大商人后代的吕不韦何以能跃居秦国丞相?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经过一番构思,一个大胆的想法终于在袁银波脑子里形成:把历史学家数千年来争论不息的问题作一定论,假设吕不韦即为秦始皇生身之父,他为亲生子登上王位宝座连害几个国君,最后又落得被亲生子赐死的可悲下场。这样,一部长篇小说的雏形,已经在袁银波脑海里形成。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写成了《秦宫秘史》,于1990年9月,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1997年春节,袁银波去拜访陕西著名书法家吴三大,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吴三大(1933年-2018年12月18日)原名吴培基,号长安憨人。他的书法粗犷豪放,鬼斧神工,气势恢宏,人称“书坛圣手,八荒一家”,先生诗书画印皆能,堪称杂家。先生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书法作品被多家新闻媒体广泛传播,在国内和港台及日韩欧美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倍受赞誉。由于先生对繁荣发展书画艺术的特殊功绩,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为火车站、机场 等题写巨幅大字,成为西安的名片。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亦为电影《人生》、《西安事变》、《高山下的花环》、《神鞭》、《红高粱》、《满城尽带黄金甲》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等七十多部电影电视剧题写片名,为京剧院、实验剧院、戏曲研究院、歌舞剧院、人民艺术剧院等全国各地众多单位题写门牌。用丰富的书法实践进行书法理论创造和艺术手法的创新,对中国书法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向他赠送了自己的《秦宫秘史》。时隔不久,身为西影导演的吴三大儿子吴小耕来找袁银波,谈论他已认真阅读过《秦宫秘史》,觉得这是一个改编电视剧的好素材。他也与著名导演周晓文商议了此事,决定着手进行改编电视连续剧。袁银波予以同意。

三年时间很快过去,时至2000年初,吴小耕从北京给袁银波打来电话,称由《秦宫秘史》改编电视剧的工作已告结束。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公元2000年,由《秦宫秘史》改编的29集连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被正式搬上银幕。

《乱世英雄吕不韦》它成功的叙述了谋略过人的吕不韦从一介商贾步入政坛,成为权倾朝野的大秦相国,并把亲生子赵政推上王位宝座,而他自己则被亲子赐鸩身亡的故事。而吕不韦与赵姬的爱情故事更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乱世英雄吕不韦》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它从人性的高度将吕不韦的“英雄梦”和“历史寂寞感”表现的十分细腻动人,该剧中刀光剑影、血泪情仇、阴谋诡计、宫闱秘史、权利角逐更是酣畅淋漓、惊心动魄。此剧由长于秦汉题材的第五代导演周晓文执导,周导从历史的缝隙与暗角将该剧拍得叫好又叫座。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同时以饰演帝王闻名海内外的张铁林担纲主演,它又是知名影星宁静的首部古装戏,可谓阵容庞大,气势恢弘。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正由于此,此剧一经播出,便赢得一片赞扬声,当年被评为收视率最高的十大电视剧之一。此后几年,此剧被一播再播,上至中央和各省市台,下至数十家地市台,乃至台港澳台,各主要电视台几乎无不播出。由此可见,《乱世英雄吕不韦》是一部并不多见的优秀连续剧,剧中的主要人物吕不韦,也是一个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历史艺术人物形象。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当然,剧中影星的光辉会冲淡原著作者,就像“吴承恩并不似孙悟空出名一样,这并不奇怪”。这话是最早关注《乱世英雄吕不韦》电视连续剧的著名童话大家洪汛涛先生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洪汛涛(1928年4月9日-2001年9月22日),曾用笔名田野、田多野、了的、吕榆等,浙江浦江人。他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神笔马良”之父。)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在1982年对袁银波先生讲的,他说:“对于儿童文学作家,小读者一般只记住作品主人公,而不记得作者的名字,就好像大家都知道孙悟空而不知道《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样。

当袁银波创作长篇童话《秦始皇帝陵奇遇记》时,就是“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先生在1990年8月为他做的序,原文部分内容如下: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我推荐一位童话作家——袁银波》

洪汛涛

袁银波,在我国的儿童文学界,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他主要写童话,是一位童话作家。《袁银波童话寓言故事集》曾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厚厚的,分上下两大册,500余页,大概也有十来万字吧!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是一位勤奋的作家。

......

他在童话写作上,取得了成绩。许多作品,被收入各种选刊选本,有的还评上了奖。如今袁银波已是少年儿童们所熟知的童话作家了。

我在童话创作上,一向提倡童话的民族化和童话现代化相结合。我觉得,袁银波的童话创作也正是向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着。

袁银波的许多童话,是民族的,也是现代的。它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民族特色、民族风味,是发生在西北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人事事。它联系着今天,反映了今天的世界、社会、生活,有着今天的时代精神。

我读了他的这部《秦始皇帝陵奇遇记》,故事明白地写着发生在骊山脚下一段神奇而古怪的故事。在秦俑馆,一群孩子——西安城里唐城小学的学生,还有秦俑馆里的兵俑们,甚至于那已死去几千年的秦始皇汇聚到一起。整个故事,由骊山上的猫头鹰、小松鼠、萤火虫以及唐城小学的小学生小勇、小林、小丽三个孩子在深夜进入秦俑馆而发生的,和一群秦俑们相接触而并展了……这是中国的故事,是今天的故事,民族化和现代化结合得非常好。推荐这个童话,首先要推荐的是这一点。

……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袁银波,作为一个作家,他是尽了他的努力的。他力求他的童话写得更好些,他奉献了他全部的心血、时间和精力,写出了众多的受小读者爱好的作品。

袁银波不仅努力写作,奉献作品,他还在创作之外,尽了一个作家的另一种责任,他这几年,默默地不遗余力地做着儿童文学事业的开拓和建设工作,这是份艰苦的工作,袁银波他承受着。他和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家一起,办副刊,办刊物,办讲座,办评奖,办研究团体,任重而道远,不懈地努力着,他已将自己融合在儿童文学事业的大我里、集体里。他是个儿童文学的事业家。

袁银波正处于精力和才华旺盛的壮年,愿袁银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多的好作品,为儿童文学事业、童话事业做出新贡献。

1990年8月炎夏于上海西郊种德桥目楼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秦始皇帝陵奇遇记》出版之后,袁银波向洪汛涛老师谈及,还有许多富余的写作素材。洪汛涛便说:“那你还可以写小说,写历史小说嘛!”于是,在洪汛涛的鼓励下,袁银波才创作出了长篇历史小说《秦宫秘史》。不幸的是,2001年,洪老师身体患病。即便如此,当年4月,洪汛涛先生临终之前还一直惦记着袁银波,这也是洪汛涛和袁银波所通的最后一封来信。这封信是这样的: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银波同志:

很久没有您的消息。今日偶在“金华晚报”上见到一则消息,不知是否事实,寄您看看。

如果是这样,您的《秦宫秘史》可再印,因为那个戏,还在演。

天气转暖,我健康好转,愿一点点好起来,许多该做的事都未能做。

事多,再谈。

祝诸事顺利。

洪汛涛

2001年4月16日

看着信中洪老师在2001年4月16日所说:“愿一点点好起来,许多该做的事都未能做......”我不由难过起来,这位童话学奠基人,在生命还剩五个月的时候,对未来还是如此的渴望。很巧的是,一、写这篇文章时候正好经历了他的生日(1928年4月9日)。二、写完这篇文章,是4月15日。所以,我决定在19年之后的同一天,2020年4月16日这一天发出此篇文章,也是对“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先生的纪念。因为,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童话充满了神奇色彩,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希望。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除了洪汛涛老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陈伯吹(1906年8月13日--1997年11月6日),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遗产。1981年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鼓励国内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1988年此奖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陈伯吹除了自己创作的儿童作品之外,还翻译了大量的国外儿童作品,例如:《緑野仙踪》《普希金童话诗》等等,被誉为“东方安徒生”。他的执著和激情“在无数个人的童年期点燃了美丽的良知之灯”。)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同样十分关注袁银波。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6月,袁银波的童话处女作《圆圆“国王”》在《延河》杂志发表,当年被《儿童文学选刊》选用,在这期杂志上,陈伯吹撰写了《烂漫的童话创作》一文,对于《圆圆“国王”》给予了很高评价。从那之后,陈伯吹与袁银波多有通信,鼓励他的创作(我摘选其中一封),那是1991年8月30日,《绿野仙踪》等作品的翻译家、世界级儿童文学巨匠,85岁高龄的陈伯吹老先生在这封信中这样写道: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袁银波同志:

您好!

今岁上半年,曾因工作去了苏州,后又北上首都。那次外出,积压了不少工作,返沪后即料理信札、事务,以致未能即复来函,十分歉疚,请谅。

承寄赠新书:《秦宫秘史》与《李润虎的故事》,均已接收,非常感谢,并赞笔耕努力,成绩卓著,前途光明!

每岁上半年,还忙于儿童文学评奖,去年评上的佳作,今已出书《龙风》,不知您那里寄到未?为未,当补寄。

今年的评奖,正在加紧进行。

祝康乐!工作顺利!

陈伯吹

1991年8月30日

两位儿童文学大师陈伯吹、洪汛涛都对袁银波寄予厚望,袁老师也不辜负这些老师的厚爱,这些年他不光创作儿童文学,还创作历史小说和军旅文学,纪实文学等等。经过努力,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班固书院常务副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普协会委员;同时,他还担任过中华梨园学研究会秘书长,陕西省儿童文学研究会秘书长,陕西省文联少儿文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其小传被收入《军魂》《中国作家辞典》《中国艺术名人大辞典》等多部辞书,还被授予“著名国学学者”“中国当代诗神”“全国优秀作家”“优秀文化工作者”“文学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但要说起来,袁银波从事文学创作,与陕西的两位文学巨匠是同时起步的:一位是路遥(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一位是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出生,著名文学家),且他与路遥多年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他们三人,年龄也相仿,同是上世纪50年代初的人:路遥生于1949年末,袁银波生于1951年末,贾平凹生于1952年。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单就影响而言,袁银波无法同两位文学巨匠相比,但就作品数量而言,他已有4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问世。问及袁老师时,他说:“人家是红花,我是绿叶;人家是月亮,我是星星;人家是大树,我是小草。”虽然此话稍显落寞,但袁老师对往日还是很感慨的。早些时,他们都是称兄道弟的,后来三人遭遇却大不相同。这不由使我想起徐志摩的一句诗: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其实不光是朋友,还有夫妻,可能缘份就是那些年,谁也无法知道永远有多远......

近日,我再去拜会袁老师,在我们聊天中,也使他想起旧日的一些恩师和故友。提到路遥,他说当年因为自己欲解决家属的“农转非”户口问题,他要从省作协调往其他单位,路遥阻挠不让他调走,彼时他还埋怨过路遥。路遥那时跟他讲:“人要往高处走,你怎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但当时,他无法理解路遥的行为。现在,袁老师慢慢体会到路遥的良苦用心,但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他对此十分感慨。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说到这里,袁老师拿了一张纸巾,轻轻地拭着眼睛,我想他可能是想到当时情景,路遥像兄长一般真心实意的想帮他,可是他却误会了人家的好意,以为是在刻意为难他。如今,路遥早已病逝了,他却只能把这些年的感触埋藏在心里,并难以掩饰对旧日之事的伤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时间,在空气中凝固了好一会,我对袁老师说:“袁老师,你现在每天还在创作,当年那么多老师啊朋友啊,应该还有很多故事,你不妨写出来,也是对往事的一种抒发和怀念”。袁老师说:“好的,每个人的成功,都会有几位贵人的相助,他们的帮助能改变你的命运,对此,你一定要珍惜,一定要感恩。要说,路遥也是我人生相遇的一位贵人,我也要感恩他。”

其实路遥,正是袁银波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的领航人。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早在1980年,袁老师那时还在省作协和路遥一起工作,他想做一个诗人,因为那时他也发表了不少的诗歌。在袁银波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有一次,路遥这样问我:“你是不是想当诗人?”

“是的。”我说,“我很想当诗人。”

“可惜你不在诗歌组。”路遥说,“我觉得,你如果不在诗歌组,你没有掌握一个刊物诗歌编辑的权利,你最好不要写诗,纵然你怎么下工夫写诗,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我自然知道他这话的深意,那是说当前诗歌界,互相交换发表诗歌的现象十分严重罢了。

“听说,你也写过诗。”我这样问他。

“写过。”他说,“作为文学青年,一开始文学起步,都爱写些诗歌。但这就如上街赶集的人一样,都挤在这条道上,你觉得能走得动吗?而且,唐诗宋词,已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顶峰,你觉得能超越吗?这,就是诗人难当的重要原因。”

“小说呢?”我问,“我可以走这条路吗?”

“你自己的感觉呢?”路遥说,“你能走通吗?但我觉得,你至少现在走不通。如写长篇小说,你生活阅历不够,你既不会谋篇布局,也不懂构思行文,可短篇小说呢?你也很少写过,几乎要从零开始。而且,咱们陕西,写小说的人多啊!”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那,我到底该走哪条路呢?”我问。

“那你自己的选择呢?”路遥反问。

“前几天,我同屈应超谝过,他说我可以写儿童文学。”我突然想起这么一件事来(屈应超时为《陕西教育》杂志主编)。

“可以啊!”路遥说,“单就儿童文学而言,也有多条路子要选择:童话?寓言?儿歌?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故事?儿童剧?”

“我倒想试试童话。”我说。

“那你就先整这。”很显然,路遥很支持我走这条路,“我看过你的一些作品,有着浓浓的民间故事味,倒是适于写童话的。”

1981年春节过后,我的第一篇童话《圆圆“国王”》完成,先送给路遥看。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文章后面,他还写到,当年6月《圆圆“国王”》经路遥签审过后,在《延河》杂志发表,随后被《儿童文学》选刊选用,又被多家出版社童话选刊登载。次年8月,他的另一篇童话《国王的——“气”》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由张沼清初审、路遥复审,也登载在《延河》杂志上。于1983年6月,路遥再次签发了他的儿童小说《牙痕》。

回忆往事,感触多多。所以,袁银波说路遥是他的“贵人”,没有路遥的支持,也许他是不会走儿童文学创作这条路。

其实,那天的我并不知道,袁老师当时那么难过,还因为他联想到当年的一些人和事,那是1990年到1992年之间,短短三年,陕西省作协《延河》编辑部的总编助理张沼清、著名作家杜鹏程、《延河》杂志副主编余念、著名作家路遥和作家邹志安相继去世,使他难以接受。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当年清明节,他特意写了一篇祭文《清明泪》发表在《艺术界》杂志,文曰:

《清明泪》

烧一纸祭师文哟落几滴清明雨,

饮一口带血酒哟洒几滴清明泪,

哪是雨,哪是泪,问君君不知,

只有泪雨飞——泪雨飞飞!

烧几章祭友文哟飘满天清明雨,

泼几杯带血酒哟洒满襟伤心泪,

哪是酒,哪是泪,问君君不知,

只有泪雨飞——泪雨飞飞!

啊——

张老师,杜老师,余老师,你们的小袁在呼唤,你们可曾听得见?

路遥兄,志安兄,书明兄,你们的银波兄弟在悼念,你们可曾看得见?

你们看得见这火光,这书刊,这祭文吗?

文中所写书明即孟书明,他是陕西雕塑院的一位著名雕塑家,他也是在这一时期因车祸遇难。当时,袁银波甚至将刊登自己祭文的《艺术界》杂志,就那么一页一页地点火烧着。那烧着的纸里,又有他这样悲痛欲绝的呐喊:

啊——

烧几篇祭友文哟飘满天清明雨,

泼几杯滴血带泪酒哟洒满襟伤心泪,

把酒问师问兄欲何往?

师不知,兄不知,你不知我不知他不知……

但愿世间能有阴和阳哟,

果如此,到那时,某年某月再相会……

泪啊,泪啊,泪啊泪啊泪,

雨啊,雨啊,清明雨啊清明雨……

随后,心情无比沉重的袁银波于当时他住所附近的西安大明宫,在祭文焚烧之后,骑着自行车,在大明宫一带转了一圈又一圈,也不知转了多久,最后晕倒在地......

想想,这些事情,已过去近30年了。这些天,袁老师正接受我的建议,在回忆当年他和路遥先生以及诸位老作家共事时的一些故事。相信过不久,我们就能看到这些文章。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现在,袁老师仍旧每日勤恳创作,灵感如同泉涌,他一旦投入写作就停不下来。幸运的是,他的身体和眼睛都非常好,才使他几乎成了一台“写作的机器”。还有,他有一个好帮手,那就是他的爱人。他们夫妇二人,一个写,一个录,一个不会电脑,一个专用电脑,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生活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他们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没有高尚的人格、坚韧的性格、自律的品质,恐怕很难有这样圆满的家庭和幸福的生活。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家庭的和睦,自然来源于对家庭成员的体谅和照顾。袁银波对家人如此,对朋友如此,对客人也如此。我也见到,只要有人到袁银波家里做客,他定会沏上一壶热茶,从不让客人的杯子空着或者茶凉。每次客人同他告别,他都会客客气气送到大门口,一直望着客人远远离去他才回家。平日里,他生活十分节俭,中午吃不完的饭菜,到了晚上会热热继续吃;但每遇朋友到来,他请人吃饭,任由大家点餐,毫不吝惜;每次在饭店吃完饭,如有剩菜剩饭,他一定会打包,不造成任何浪费。最可贵的是,他一直谨言慎行,注意细节,朋友聚会或者出席活动,他都会提醒身边人,哪些地方要注意什么,尽管都是细微小事,却能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一点,袁老师知道感恩,他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一直念念不忘,对不少人都特意撰文进行感怀和纪念,所以他欲出版的文集中便有了《风雨春秋》《风云春秋》《艺林春秋》这三春秋,所刻画描述的达百人之多。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感恩行为了吧!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回顾这么多年以来,对袁老师而言,创作就是他的生命,他是有素材就写,有时间就写,很少参与社交活动,而他本人也不太擅长在公众场合讲话。他对我这样说:“咱俩应当互补一下,你长于讲,我擅于写,但我这是成天写作养成的习惯。练笔十年,方能运笔自如,即一个人笔耕不辍十年,行文方能同说话一样随便。而你有讲话天赋,还那么生动有趣,你可以把这写成文章,多有意思。所以,我建议你没事时候也要动动笔才好。”所以最近我也是忙于写作,从中发现不少乐趣。

2019年12月27日,我实现了袁老师他写我说的想法,在陕西省江苏徐州商会上,我被授予江苏徐州商会形象大使。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为感谢主办方,在大会上,我朗诵了由袁银波老师创作的一首《徐州 我把你向往》,现场嘉宾听到此诗,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徐州我把你向往

袁银波

徐州我把你时时向往,

因为你是我古老而美丽的家乡

你是华夏的九州之一

你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京杭运河穿城而过,

五省通畅路如蛛网,

你既是我国的交通枢纽,

又是旅游的最佳地方。

每当我翻开《三国演义》

三让徐州让我唏嘘不己,

我既感叹陶谦的怯弱,

却也感慨刘备的谦让。

当然 徐州的故事不限于三国,

那最有名的还是刘邦和西楚霸王

隋唐宋元各代均以此为州,

这里总车船云集繁荣兴旺。

每当我来到窑湾古镇,

览那茫茫水域无限风光,

它不是梁山胜似梁山,

清水鲜鱼把万民滋养。

还有大洞山和黄河故道景区,

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

也许正是由于上帝的偏爱,

徐州才有这独特的风光。

古代的历史能让人自豪,

祖先的业绩可引为荣光,

但是徐州现代更日新月异,

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

有多少荣誉落在它的头上!

徐州 你怎能不让人无比留恋?

徐州 你怎能不让人无限向往?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活动现场,陕西省江苏徐州商会会长周忠俭先生给我颁发荣誉证书。

两日后,我受邀参加“西安市合阳商会2019年会暨2020迎新春晚会”,在大会上,我再次朗诵了袁老师专门为大会创作的一首诗。

合阳一个诗的故乡

袁银波

人们都知道《诗经》,

它何其源远流长?

但是它最早的起源,

竟是古老而美丽的合阳。

合阳历史何其悠久?

夏启封支子于莘,

有莘国便由此而得名,

它盛名于夏兴盛于商。

周时西岐有圣人出世

他便是振兴周族的姬昌,

君子文王求婚淑女太姒

姫昌曾为大婚造舟为梁。

于是 一段圣人的佳话

便演绎成诗经的首篇,

于是合阳这富饶的热土,

便成了诗歌的家乡。

啊 在古老的合阳,

还有伊尹、车朴、雷孝先,

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这里人才辈出世代兴旺

于是 又有了刘雨亭

他热心公益经商有方

于是 又有了师集贤,

他投身革命追求理想。

啊 在美丽的合阳

奔腾的黄河在这里歌唱:

我不止一次来到湿地

那奇异的风光令我神往

我不止一次来到南社,

那高矗的秋千腾飞飘荡

我爱啊 我爱祖国母亲

我爱啊 我爱美丽合阳!

当时,现场合阳的朋友们都掌声不断,热情洋溢,纷纷表示感谢。我想,未来的时间,我们应该还会有更多的文化合作,这也算是对袁老师作品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吧。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在创作之外,袁老师还有一种爱好,那就是对书画作品和名人信笺的收藏。他对此视若珍宝,爱惜的不得了,他不但在自己家里挂满了各种字画,还在故乡扶风办了一个班固书院,专门进行艺术收藏和展出。他还做过《百家书名题签》和《百人书画册页》,也还搞过多卷百米书画长卷展。这使人难以想象,他何以有这么大的精力?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对文化艺术的挚爱吧。

虽然,我自小就看袁老师的作品,可真正接触他的时间并不很长,只有这短短的大半年时间。半年里,我看到了一个勤奋多产、知足常乐、努力创作的作家,他对朋友珍惜,对家人爱护,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这一切,也许正是他的特点。曾子说:“我每天都要数次检查自己:为别人谋划办事,是否做到忠诚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恪守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

曾子所谓的三件事,即是“忠”“信”“勤”,堪称曾子“日省三要素”。它的核心是要忠信于人,勤勉于己。讲究忠信,是处世为人之道,年深日久,则是无价之宝:终日勤勉,则是求知治学之本,日积月累,则是栋梁之才。朱熹《集注》说:“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斯。”可谓辨理擘肌,参详精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论有没有做到“日省三要素”,都要坚持检查,或改正未能“忠信于人”的过失,或改变未能“勤勉于己”的懒惰;或坚持“忠信于人”的美德,或鼓励“勤勉于己”的成就。对于学者来说,对于君子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文学创作之路上,“忠信勤”这三点,袁银波他是做到了的。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袁银波先生有一句话:“我创作的起步是儿童文学,我创作的归宿也是儿童文学。”他是上世纪80年代以童话《圆圆“国王”》而驰名的,时至21世纪之初的今日,他又写出近20万字的长篇童话小说《海原童话》,并把它作为自己13卷文集的首卷。我作为当年十分喜欢袁银波童话寓言的小读者,也在期待着他有更多的作品尤其是童话寓言作品问世。

热播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原著作者袁银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