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就用3分鐘,根各位聊聊臺灣的往事

臺灣的前世今生

在我國有歷史文字記載(山海經除外)的就要說三國時吳人沈瑩著《臨海水上異物志》一卷。是一部關於吳國臨海郡(今浙江省南部與福建省北部沿海一帶)的地方誌,也是一部記載臺灣歷史的最早著作。書中對臺灣高山族史是這樣記載的:'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溪。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

三國時期

臺灣的前世今生

東吳本就靠海,是我國的沿海地區。私下的野史記錄裡,發現臺灣澎湖列島的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直到230年,孫權派諸葛直協艦隊從椒江出發,到達夷州,也就是今天的臺灣。並且留有駐軍,開始了在當地的開發經營。這是歷史上最早官方記錄的對臺大規模行動。

隋朝時期

隋煬帝為了讓流求(臺灣)臣服,也為了開拓流求蠻荒之地。於607年和609年,發兵數萬,渡海攻打流求國。經過激戰,隋朝軍隊大獲全勝。隋煬帝對臺灣的征討,只不過是我國封建統治者對臺灣的一種短暫的經略行動。

注:流求不是琉球。

南宋時期

臺灣的前世今生

宋元以前對臺灣的記載真的不多,可能這個小島對於地大物博的內陸,在當時的交通和科技水平下真的開發和維護成本比較大,所以就相對來說關注比較少

1171年,南宋在澎湖地區開始常駐,1172年,南宋正式派出軍隊征伐臺灣本島,在擊退臺灣土人的抵抗後,開始在臺灣島駐軍。同時,為了解決駐軍給養的問題,在臺灣島實行屯墾制度,並委派官員建府。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臺灣島正式駐軍!

元朝時期

臺灣的前世今生

1292年,元朝世祖忽必烈派軍千萬澎湖(今臺灣)招撫當時的土著高山族,遭遇到頑強抵抗,退回大陸。1297年,忽必烈任命高興為東征大將軍,率軍一萬五千人,戰船數百艘,再次進兵臺灣,並一舉拿下臺灣島。此後,臺灣正式在澎湖設立澎湖巡檢司。

明朝時期

臺灣的前世今生

明朝初年,明太祖忙於北上追剿北元政權,無暇南顧,於是下令禁海,在軍事上只防海岸,不管海島,撤除了設立在澎湖的巡檢司。

1592年,即明朝萬曆二十年,明朝重新在澎湖駐軍,打擊倭寇。1601年,大批倭寇在福建海域被福建水師擊敗,其殘部逃亡臺灣。1602年,為了徹底解決倭寇,沈有容率軍佔領臺灣,擊敗倭寇。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從外國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

注:沈有容,字士弘,號寧海,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洪林鎮)人,明代名將

明末時期

臺灣的前世今生

1642年,荷蘭人打敗了在臺灣北部的西班牙殖民者,進而奪佔了全臺灣。

1661年,明朝名將鄭成功親自率領兩萬五千名士兵,分乘百艘戰船,從福建金門出發,越過臺灣海峽,直取臺灣。

在圍困了8個月之後,鄭成功軍隊順利佔領赤坎城和臺灣城。至此,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

清朝時期

臺灣的前世今生

臺灣的前世今生

看過鹿鼎記的我們都應該記得,韋小寶為康熙發現了水軍將領“大鬍子”施琅。一舉為清朝收復了臺灣,掃清了亂黨。

當然啦,韋小寶是假的,但是施琅可是千真萬確的。

1683年7月,清朝將領施琅率軍兩萬四千、戰船238艘,進攻臺灣。經過激勵的澎湖海戰,清朝軍隊擊敗鄭軍,並佔領了澎湖列島。澎湖被佔領後,臺灣的鄭氏已經無力抵抗清朝,只有投降。

此後,在經過激烈的討論後,清朝政府正式將臺灣納入中國版圖,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進行管轄

直至今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