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丨“公”“民”同招新时代,民办教育的定位和功能面临新的调整

问教丨“公”“民”同招新时代,民办教育的定位和功能面临新的调整

资料图(东方IC)

近日,上海、浙江、江苏三地教育部门公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均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同时,从今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特长生招生也将全部取消。

去年7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因此,上海等地公布的意见,是对国家层面规定的具体落实。事实上,从今年开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办学,都将全面进入“公”“民”同招新时代,民办教育在义务教育发展中,将扮演全新的角色和发挥新的作用。

说这是“公”“民”同招新时代,不只是基于民办学校招生时间、招生方式的变化,而是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民办教育的定位和功能面临新的调整。我国教育在今年将全面实现普及化,包括高等教育,也已实现普及化。在教育全面普及化之后,必须承认的事实是,民办教育原来的“补充”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推进教育实现普及化的作用,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如果还继续民办教育的“补充”定位,那民办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就面临生存危机,因为有很多社会公众,甚至呼吁民办教育“退场”。

但其实,民办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补充”,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是探索与公办学校不一样的办学模式,进行多元教育、个性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义务教育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质量,实现优质均衡,就需要民办教育发挥这一作用。

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转变过去的民办教育管理模式,民办教育办学者转变传统办学思路。在过去,有的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甚至有的推卸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保障责任,采取“主打”民办教育的方式,给民办教育各种招生方面的支持政策;在国家明确规定公办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后,纵容当地公办学校办“假民办”,以享有民办学校的招生和收费政策;还有的民办学校在支持政策基础上,再扩大区域招生、扩大规模招生、违规收费,地方政府部门也视而不见。这确实“解决”了教育资源的问题,也“激发”了民办教育的活力,但是,老百姓对这样的教育资源保障并不满意,普通家庭的教育支付负担沉重,同时,民办学校带有“掐尖”意味的提前招生,客观上刺激了择校热,也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基于义务教育普及、免费、均衡、强制的特征,我国在对民办教育实行分类管理改革时,明确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也就是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都必须选择非营利性。这一分类改革,本身也意味着民办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

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依法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财政拨款、税收优惠、使用土地优惠,甚至在财政拨款上,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