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子柒回到宋朝,也许可与苏东坡交朋友

#头条之星校园计划#

#今日头条#

近日李子柒凭借她的中式田园生活刷爆了朋友圈。

如果李子柒回到宋朝,也许可与苏东坡交朋友


她身穿一身优雅汉服,身处于一个如同乌托邦一般的地方,周围的景色都带有独特的古风魅力。如果李子柒回到宋朝,遇上两千多年前的的大文豪苏轼,来一场有趣的隔空对话,该是多么的引人遐想。


如果李子柒回到宋朝,也许可与苏东坡交朋友

李子柒出生于一个清贫的家庭,从小继母对她不好,于是跟着爷爷奶奶在四川农村长大,爷爷去世后,奶奶就成为了李子柒在世上的至亲之人。

苏轼也许会对她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公园1080年正月初一,北宋都城东京上空彤云密布,纷纷扬扬的雪花,被朔风卷入沉浸在浓郁节气氛围的京城。时年44岁,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达一百零三天的苏轼,遍体鳞伤地走出“乌台”黑狱,在大儿子苏迈的陪同下,于漫天飞雪中离开京城,踏上被贬往黄州的路途。这时的苏东坡,渐渐远离忧伤愤懑,变得更加宽容和温暖,那是一种能够笑纳一切的达观。由于城外的”东坡“属于官地,期间他听从朋友的建议,前往沙湖购买属于自己的土地。走到半路上,突然到来的暴雨从天而降,身边的人都仓皇奔逃。

他泰然处之,回来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子柒似乎在一旁目睹了苏东坡那超然的形象,下定决心努力生活,在乡下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懂时令,也懂得根据时令种植不懂得植物,即使在严寒天气也是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坐在电脑前观看它的视频时,除了垂涎于她的美食,还不禁感叹道:“我也同样出生于农村家庭,为何差别这么大?”

那是因为别人一直在吃着我们吃不了的苦。她穿着粗布汉服,行走于乡野间,即使在数九严寒天也依旧如此。这一点与苏东坡有着相似之处,苏东坡挂职于黄州时,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褂呀,买来了牛、镰刀、锄头等。在东坡开荒播种。他们互相交流着耕种经验,跨越时空,跨越语言。

他们身处清贫,但却依旧乐观豁达,热爱生活,他们受人们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我会说,他们会成为朋友呢?

也许你会说,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就应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苏轼却不同。

他曾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人无一不好人。”

很多时候,他会在田间地头、山野集市,追着农夫,商贩等谈天说笑。李子柒也许会问:经历了这么多挫折,为什么还笑得这么开心?”东坡答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东坡爱竹,世人都知道。

他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李子柒在她短短的视频里为观众呈现了古老的制作笔墨纸砚的方法,但是背后却耗时一年之久。

这其中不仅体现了李子柒的智慧,也体现了她尊尚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如果李子柒回到宋朝,也许可与苏东坡交朋友

李子柒在作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