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文|福林妈咪

“妈妈!电话!”

“谁啊?”

“发小!”

“拿来!”我正在卫生间,想让儿子帮我把手机送过来。

儿子一直在问:“发小是谁啊?”

看我接了电话,他也不吭声了,等我从卫生间出来,儿子还是在问:“妈妈,发小是谁啊?”

我回答到:“就是你妍妍阿姨啊,只是一种关系的描述,就好比你是我的儿子,你妍妍阿姨是我的发小。”

儿子又问:“那发小是啥啊?”

我说:“就是从小一起玩儿到大的呀!我小时候我们都是街坊邻居,一个院儿里一起长大的。”

说到这里我突然哽住了,说起来,我儿子好像没有发小,搬家搬了两次,之前还有几个邻居家的小朋友经常找他玩,现在他只有幼儿园的小伙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一起玩一起长大的朋友。

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于是我问他:“你想不想以前的小朋友啊?”

儿子回答说:“想,可我好久没见他们了,但是妈妈,我是不是没有发小啊?”

这话让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对于他来讲可能小朋友就是一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以后他开口介绍别人的时候可能都是“这是我朋友”、“那是我朋友”,但却再也没有“这是我发小”这样的说法了。


他们这一代,尤其是住在高层楼房的孩子们,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90后以及之前的几代人,住大院儿,玩伴多,00后往后,除了幼儿园的小伙伴,没有真正意义上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孩子。我儿子也就顶多熟悉隔壁家的孩子,同楼的都认不全。偶尔会想起某个玩具找不到了,但都很少说想念某个小朋友了,他的快乐是动画片和成堆的玩具、以及爸爸妈妈给的……

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时代是不同了,但是被时代抹去一种人际关系还是觉得挺可惜的,跟同事探讨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说:“这就是为什么要生二胎,给孩子找个玩伴呀!”

二胎是亲情,而发小是除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之外,在你有什么事情时,一定会到的人。

也许你们到现在都还保持着联系,甚至偶尔还会聚在一起,也许是他搬家之后一直没联系,现在又突然联系上了,也许你们生活轨迹不一样,不像以前那样能说道一起了,但是发小的这份记忆会深深烙在心里,让你知道还有一种关系是这么纯真的。

现在的孩子有做不完的作业,家里永远敞不开的大门,父母为了就业四处搬迁,在玩具堆里独自玩耍画地为牢……这样的坏境导致了“发小”这种人际关系的消失,造就了现在没有发小的这一代孩子。

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有人说90后往后的这些孩子都有点“独”,大环境就是如此,他们兄弟姐妹少了、朋友少了,竞争的人就少了,可分享的人也少了。孩子也比较难敞开心扉的去接纳他人,有些甚至对别的小朋友总是有戒备,不能快速地融入集体。

甚至有调查显示我国至少有3000万-5000万的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可能未来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未来的前程都会受到影响。

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嫉妒、依赖、叛逆、厌学、厌食、焦躁、内向、自闭、仇视、自卑、胆小。

如果孩子多跟同龄人一起玩,有那么一些长久的朋友,有心理问题的几率将会降低很多。

所以让孩子多跟同龄人玩耍还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接纳别人,让他们知道如何融入集体,如何分享。

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①帮孩子多制造一些社交环境

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或者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带上孩子,让孩子习惯于外界接触,接触的多了,看爸爸妈妈如何与人交往,才能学会与人交流沟通的方式。

一开始孩子会紧张,会怕生,家长不用强求,只是让孩子多跟你出席一些社交场合,久而久之也就从你身上模仿到如何交流了。

不过如果爸爸妈妈本身就不善交际的话,出席这种场合也少,或是总推脱,那么孩子以后也不善交际,身边的朋友也没多少,那么让你的孩子和你朋友的孩子多多聚在一起玩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②别总攀比

家长们坐在一起,经常是攀比来攀比去,谁的孩子得了什么什么奖,谁的孩子报了什么培训班,本来可以和对方做朋友的,却变成了我们从小就讨厌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讨厌这种类似的聚会。

③帮孩子保持自信乐观,孩子被拒绝时要会安抚

一些孩子害怕交朋友,不像我们小时候特别喜欢跟小朋友玩。其中害怕交朋友的小朋友当中,有不少是害怕被拒绝,在被拒绝之后沮丧、退缩,家长又没有及时做出反应。

其实,爸爸妈妈应该关注,当孩子想要加入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但被拒绝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对孩子这样说:“没关系,不是因为你不好,只是他们还没有发现你的优点,你也是一个有趣的小朋友,等他们发现了,自然就会跟你玩了。”

这句话,不光是安慰孩子,还是在暗示孩子在交朋友的时候应该展现给别的小朋友什么。

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

④可以教孩子一些交友小技巧。

比如让孩子选择一个小朋友,然后对人家微笑,大多数都会得到回应。这个是被欧美心理学家广泛认可的比较有效的孩子们交友的小方法。可以让孩子试试哦。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对于成人来说,朋友关系更多的是存在利用的,而发小是最真挚纯真的,如果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那个发小,那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别让环境把孩子变得“特立独行”,我们需要的是带孩子走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