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上週,炸炸吐槽了《龍嶺迷窟》,說裡面的潘粵明老師過於圓潤、不貼角色。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這周,我決定真香一下,為這部劇吹彩虹屁。


誇它什麼呢?


我要誇它,真髒


你看看這涮羊肉店的玻璃,沒有一塊是乾淨的,髒不髒?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這山道上開的公交車,車身上半部分是灰塵,下半部分是泥漿,髒不髒?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我要誇它,真舊


這四合院裡的小涼亭,肯定沒少經歷風吹日曬,柱子上的漆都開始掉了,露出木頭的原色。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還有這賣包子的檔口,不光外邊看著掉漆,走進去,牆上掛著的菜單邊緣也是發黑的。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我還要誇它,真擠


胡八一和王凱旋的這個房間,物件夠多的。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桌面上的菸灰缸還有菸頭


手邊的,搪瓷盆裡冰著的西瓜和啤酒,夏天標配;櫃子上,還有這天氣用不上的暖水壺。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冬天的物件,擺出來幹嘛?


旁白說這倆人從精絕古城回來也有一段時間了,怎麼證明,從冬天到夏天,這就是。


這些場景和道具,看著髒、舊、擠,但作為觀眾的炸炸觀感卻很舒服。


它們自然、真實,哪怕我不熟悉那個年代,也能把我引入其中。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連這個“付”字也錯得很有年代感


不是所有國產劇的場景道具都能做到這一點。


作為一個“龜毛”的人,炸炸就經常被太假的場景和道具辣傷眼睛、辣到出戏。


我不是小朋友,卻依然有很多的問號,想要問問這些國產劇的劇組。


你們知道我看《如果歲月可回頭》的時候,最想問的問題是什麼嗎?


靳東老師,您家的電飯煲呢?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靳東飾演的白志勇,家裡可大了。根據廚房和餐廳的空間來判斷,這房子最少也得有200平方吧。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這個廚房裡,有非常先進的抽油煙機、冰箱、廚房熱水器、破壁機、熱水壺,但就是沒有電飯煲。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這段植入真的不要太明顯


為什麼我判斷是“沒有電飯煲”,而不是“電飯煲在角落裡沒入鏡”?


來看白志勇是怎麼端飯的。


端完菜之後,轉身進廚房,把放在砧板旁邊兩碗看起來非常燙手的飯端上飯桌。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難道是你家砧板做的飯?


問問大家,你們平時吃飯,會把飯從電飯煲裡盛出來之後,讓飯在燃氣灶旁邊歇會兒腳,再端到餐桌上嗎?


反正我們家不會。


可能你會說,這不是抬槓嘛,一個電飯煲而已,有那麼重要嗎?


有。


它是必需品。幾乎是所有廚房家電裡,最先會被考慮購買的那一個,說它是普及率最高的廚房家電,一點不過分。(寫出這句話感覺後面得接個電飯煲廣告,然而不是)


用心一點的劇組,廚房裡不會沒有這個必需品。


看看《小歡喜》裡,宋倩老師家的廚房。


做飯的時候,壓力電飯煲亮著燈冒著煙,就在工作狀態。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我是餘歡水》的開場雖然是早餐場景,也能從背景裡找到電飯煲的身影。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它不需要有什麼故事、有什麼特寫,但這樣的“必需品”,一定要在。


有了這些“必需”,鏡頭裡的生活,看起來才不會假模假式,毫無煙火味。


可偏偏《如果歲月可回頭》裡,電飯煲都消失了。


李宗翰飾演的黃九恆,家裡也沒有電飯煲。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什麼樣的房子,才會有抽油煙機、有冰箱,而沒有電飯煲呢?


樣板房。


那種幫你考慮好硬裝和大家電,不負責小件的展示模型。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誰會在廚房擺綠植,不怕油煙嗎?


國產劇裡,多的是這種乾乾淨淨、毫無生活痕跡的樣板房。


劇組最擅長的偷懶招數,就是往樣板房裡加主角的照片。


彷彿加了,這套房就能擁有主角的姓名,帶上主角的痕跡。


《七月與安生》就很愛用這招。下面這套房,拿掉牆上的照片,可以是任何一個人的家。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安生的家裡更奇怪了。


滿牆的水彩裝飾畫,只有最右側掛了一張安生(可以說是沈月本人)的照片。這是什麼裝飾思路?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而且,誰會在家裡的書架上,擺一堆厚厚的外文書。


這不還是樣板房嗎?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而這些,還只是尋常樣板房。


經典的樣板房,是可以在不同劇組裡亮相的。


春節檔的三部熱門大戲裡,《完美關係》和另外兩部,都有著一套房的關係。


《完美關係》裡崔英俊還在和Stella鬧離婚,說自己住慣了陸家嘴,離不開這套可以眺望東方明珠的豪宅。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到了《安家》,成為售樓顧問洪店長的他,要把這套房子賣掉。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下一站是幸福》裡元宋爸媽的家,到《完美關係》裡成了衛哲的客戶——明星耿躍的房子。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這些經典樣板房為什麼這麼容易被認出來?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硬裝設計上本身就有非常強的記憶點,讓人過目不忘;


另一方面,則是劇組在對房子進行軟裝的時候,太過偷懶,屬於主角生活上的東西太少,很難給空間增加新的記憶點。


Stella和崔英俊的家,真的乾淨得一點人味都沒有。你和我說這兩公婆是去住度假酒店,我也能相信。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選一樣的房子,韓劇裡也有。


《金秘書為何那樣》裡,李英俊的家就和《秘密花園》金周元的房子一樣,是位於京畿道的Maiim Vision Village。


只是他們的劇與劇之間,隔了8年。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金秘書為何那樣》2018年


大概是為了防止觀眾聯想到《秘密花園》,《金秘書》在拍攝時不光換了傢俱擺設,還換了拍攝角度。


《秘密花園》裡有不少從一樓帶到二樓、從二樓俯視一樓的角度,這在《金秘書》裡是沒有出現過的。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秘密花園》2010年


希望國產劇能多開發點有錢人房子的資源,起碼不要像《完美關係》這樣,一部戲和差不多同期的另外兩部戲“撞房”。


富人的房子做得一般,國產劇做起窮人的房子,同樣沒有說服力。有一個問題經常縈繞在我的心頭:


國產劇的女主,她們口中的“沒錢”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的真朋友》裡,收入低的職場菜鳥程真真雖然被信用卡數壓得只能吃自熱小火鍋(居然不是泡麵,一個自熱小火鍋可以買好幾個泡麵喔),但她住的卻是裝修精緻、擁有雙開門大冰箱的豪華單間。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追球》的女主曉溪也抱怨自己沒錢。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Emmm……我猜,錢可能都砸在她這水晶宮一樣的閣樓上吧。收入比較低的人是會住閣樓,但真不是像劇裡這麼視野開闊、日光充足、軟裝奢華的閣樓。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夢迴》就更誇張了。


女主茗薇說自己是沒錢沒勢的小北漂。住的卻是超豪華、帶浴缸的小複式。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我是沒在北京“漂”過,但你也不用這樣騙我吧。


國產劇的女主的房子,不光大得不切實際,配色也是極盡所能地辣觀眾眼睛。


什麼粉嫩的、鮮豔的,都能往她們的房間裡堆。


《親愛的,熱愛的》裡,佟年的房間,粉得連男主韓商言都受不了。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下一站是幸福》的女主賀繁星,人設是“32歲的資深少女”。


在她的房間,炸炸只看到了“少女”,一點沒有看出熟女的品位。


這不在線的裝修品位,和她在線的穿衣品位完全是割裂的。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炸炸最近一次被辣到眼睛,是看《王子變青蛙》的翻拍,《忘記你,記得愛情》。


邢菲的房間,配色相當濃郁。紅色的被子、綠色的牆,像極了那種裝修品位非常差、還自詡為“海邊度假民族風”的旅遊區民宿。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這個Tiffany配色的衣櫃,和她家這棟小樓外牆的顏色,是一樣的。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想想原版,葉天瑜的房間雖然也有令人困惑的青蛙裝飾,但這個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床和沒有房門的房間,也比現在這一版更貼近“窮”這個特徵吧。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讓我們來看看日劇裡漂在東京的普通人。


《重版出來》裡,有兩個令炸炸記憶深刻的小房子。


一個是新人漫畫家中田伯的房子。雖然一心想要出道,但收入不高的他,只能一邊在食品加工工坊打工,一邊在自己的小房子裡畫畫。


多小的房子?一個鏡頭就差不多拍完全貌了,外面有一個小廚房,裡面是工作室兼餐廳兼臥室。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因為拮据、內向,平時除了打工和畫畫啥都不幹,所以他的房子基本沒有什麼裝飾。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漫畫是一定有的,哪怕沒正面拍到


另一個,是畫了二十幾年漫畫卻還沒有出道的沼田。


一直都是漫畫家助手的他,蝸居在一個很迷你的單間裡,也是基本上一個鏡頭就可以拍完全貌。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女主黑澤心買點心來拜訪,他的房子連一張可以二人共食的桌子都沒有,只能分開吃蛋糕。


但就是這樣的空間,道具組還是能塞下很多和人物相關的物件:書架上成系列擺放的漫畫、案頭的畫筆、不成對的椅子……


整個房間裡,隨處可以捕捉到常年獨居生活的痕跡。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將戀愛進行到底》的七瀨,同樣是個“東漂”。比起前面兩個男生,她住的公寓空間要大一些,但整體也保持簡陋。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劇中七瀨也有電飯煲喔(這張看不出)


雖然是少女漫畫改編的作品,但這部劇的製作團隊並沒有要給她的房間刷上粉漆、綠漆,而是保持著出租公寓一般的樣子。只是在家居用品和裝飾物上,去突出七瀨的少女心。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觀眾不是不能夠接受“窮”的角色。


只是不能接受這種脫離實際的“假窮”


裝在精緻盒子裡的男女主角,生活上沒有一絲不完美,怎麼和我們這些生活處處有bug的普通人產生共鳴呢?


這種失真,不僅體現在房子上,還有氾濫的假道具。


生活中,你見過這麼假的PS夫妻合照嗎?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如果歲月可回頭》


你見過五六歲的小朋友,寫出這種筆畫流暢裡帶著刻意稚嫩的“哥哥對不起我愛你”嗎?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甜蜜暴擊》


最扯的,是這個用木頭做的、一塵不染的路邊攤。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親愛的味道》


需要躲避追查時,這麼個笨重的車子推起來都吃力,只能在大街上蛇形走位。


你們平時見過這麼囂張的攤販嗎?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好笑嗎?


我一點也笑不出來。


感覺這是一場在比誰智商更低的遊戲。


做戲的人,覺得看戲的智商低,隨便逗逗就能發笑。


看戲的人,覺得做戲的智商低,以為這年頭觀眾還是那麼好糊弄。


這些低智商劇組,什麼時候能反思反思自己到底做出了些什麼玩意?


尊重生活、尊重觀眾、尊重你手裡乾的活,行不行?


多向行業先進學點好的,行不行?


比如今天開頭提到的《龍嶺迷窟》《小歡喜》。


還有《都挺好》。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採訪來自新浪娛樂日爆社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房子這麼大,她還好意思哭窮?


2020了,國產劇請不要再用劣質的場景道具,把觀眾逼出戲。


我這裡先謝謝你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