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九江城墙

城墙起源于防御。“城”字最初的钟鼎文就是在一座城邑旁边立着一只“戈”。早期人们为了防备敌人的劫掠,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四周挖上深壕,引水为池,挖出的土堆筑在壕沟的内侧,就成为最早的城墙,与水并称为“城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城墙变为砖城墙。九江这座古城,行政建制在汉初就已形成,从汉灌婴筑城到隋代迁至现九江建城,唐代时城池以具规模,白居易“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和韦应物“湓城古雄镇,横江千里驰,高树上迢递,峻堞绕欹危”的诗中表明,唐时九江城西门有华表,沿江的城垣,堞垛连绵,展现了这座古城的雄姿。古城从何时有了砖城墙呢?史籍上未有记载,但从发掘出来的铭文城砖上可考证,北宋早中期的宋真宗咸平年代就建成了砖城。九江的规模和全国许多大都市相比是小老弟,但在砖城的建设历史上却不亚于许多名城大邑。例如赫赫有名的北京城,元代建都于此时称“元大都”,还只是座土城。为了防止雨水对土城的损坏,采用芦苇编席一层层的覆盖表面,就像农夫穿蓑衣一样,因而被称为“蓑衣城”,直到明朝才用砖砌成后来的北京城。又如全国保存较完整的西安城,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征壮丁四万余人修筑的城墙是版夯土墙,也是到明朝才筑成现在的砖城墙。再如曾作为南宋都城的杭州,据《中国历代都城宫苑》一书载,定都前也是夯土版筑的泥墙,日晒雨淋,时坍时修。绍兴八年(1138年)后才逐步修成砖城。江西境内也有座砖城建在宋代,这就是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赣州宋城。但其可考的年代是宋熙宁年,较九江老城仍要晚约70年。曾经有学者对全国的城池进行过研究,张驭寰先生就写了一本厚厚的《中国城池史》,他在书中称:“今天,我们所能见的以及所知道的砖砌城墙都基本是明代的。”这种情况大多是针对北方而言,北方干旱少雨而南方潮湿雨多,因而总体来说,南方的城池使用砖砌要早于北方。

古时的战争,主要围绕着城池的争夺,面对城墙就成为攻防双方斗智斗力的场所。北宋靖康之难,开封城破的消息传到德安府(现湖北安陆市)安陆县,知县陈规认为“都城之大,壕堑深阔,城壁高厚,实龙渊虎壘,况禁旅卫士百万”,怎能轻易就被金人攻破?这是守城将官“捍御之失”。他精心布置策划,抵御了三次敌人的攻城,将体会经验写了四卷《守城录》。宋高宗将他提升为德安府知府。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下诏将陈规的《守城录》颁发给各地的守城将领作为学习的范本。九江这座城池,历史上也经历了许多次的攻防,城垣坚固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如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按宋高宗旨意,九江聚五县之力修固了城墙,但守城主将无能,叛将李进轻易地攻破了刚修固的九江城,直到岳飞前来才收复了该城。南宋后期淳祐五年(1245年)九江又修了一次城,可是后守城的知州钱真孙并无斗志,元兵来了,拱手让出了九江城。清晚清的太平军将领林启荣守九江城四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他精心安排防御,增栅浚濠。最后一两年虽然被围困得水泄不通,外无援兵,内缺粮草,但清兵就是攻不进城。只有在城东挖地道至城脚,装满火药,第一次将城墙轰塌一丈余宽。清兵涌进,太平军在城堞上掷石块炸药,堵塞缺口,使清兵伤亡七百余人,仍未破城。过了不到一个月,清兵再次从地道用更多的火药轰城,这次城墙被轰塌二十余丈,防御设施被彻底摧毁。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七日,九江城破。

到上世纪20年代,随着城墙防护功能淡化和交通发展的需要,九江城墙终被拆除。进入90年代,城市建设不断扩大,一些余留在城基和民居上的城砖陆续展露出来,收集到有各种铭文的城砖约210余种。经实物考证和志书记载,从唐朝到清朝,九江城墙至少修建了26次以上, 城砖的规格也不少于12种。根据城砖铭文的内容、形式,城砖规格的大小、史料上的一些依据,将这些城砖给予分类、整理、断代,加以考释,发现这些城砖铭文带来的信息,反映了当时方方面面的社会状况和九江历史的一些缩影。如反映古代地理区划与今变化的,现湖北省的阳新县,元以前是江西大家庭中的一员,九江修城,支援了“永兴县”(阳新的前称)的铭文城砖到九江来;反映宋代军制的,有军队的编制单位和军种,如指挥、五军、士兵、当直、防江军等;反映明代官制的,从未入流、从九品到正四品,还有多数人所不熟悉的职官如经历、正科等;反映乡里制度的,如明代的都图、总甲、甲、小甲等;反映自然灾害与九江关系的,如嘉靖六年砖、嘉靖十八年砖、乾隆五十四年砖,史料上都表明这些时期九江一带发生过大水,水灾导致城墙被毁而重修。这些纪年砖从侧面为历史事件留下了实物证据;反映古文字中异体字和简体字的,如“窑”字的异体字,就有六种之多,而现代出版的《异体字手册》也仅有两种在其中;甚至也有反映古民俗的如宋代平民以排行代名的习俗,发现建炎砖上有17位窑户的姓名,就有15位是以数字排行来代名的,这种习俗在宋小说和九江出土的宋墓里也能得到印证,如此等等,可以作为研究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完整的九江城墙早已拆去,但在原东作门一处(171医院东北角)由于非交通要道相对偏僻,还保留了一段城墙,多数人没有见过。它经历数百上千年的沧桑,仍以顽强的姿态挺立着身躯。它是古老九江的见证,是古城的标志。值得我们后人珍惜爱护,要采取相应措施使之能方便向大众开放,以展示九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城文化。

话说九江城墙

老城墙(原东作门一处,今171医院东北角)

九江城门老照片

话说九江城墙


话说九江城墙


话说九江城墙


话说九江城墙


话说九江城墙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