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統計局明天公佈一季度GDP數據,A股和散戶做好準備了麼?

重磅,統計局明天公佈一季度GDP數據,A股和散戶做好準備了麼?

本文首發於蘿蔔投研,蘿蔔投研是一個選股軟件,擁有海量行業數據庫,監控全網研報信息,縮短信息處理成本,讓你投資決策快人一步!

一、“靴子”即將落地 “魔咒”同日來襲!A股短期又要變天,如何把握?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0年主要統計信息發佈日程表,統計局將於明日(4月17日)召開4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3月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第一季度GDP數據即將揭曉。

此外,我們多次提及需要注意一季度GDP數據的“靴子”落地,畢竟經濟增速可能的大幅下滑對於市場情緒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其影響更直觀的反應在市場機構以大資金的未來投資傾向上,所以,近期我們看到即便有利好刺激,市場依舊顯得比較疲軟,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自 3 月 19 日以來的反彈,有望在流動性寬鬆以及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下得以延續。但基於猶豫型反彈的特點,短期需要注意市場擔憂情緒重生的回踩風險。而中期,基於對經濟未來回升預期以及A股的估值優勢,繼續看好市場總體向好趨勢。

最後,結合全天市場綜合表現,尤其是小幅上行但繼續低迷的成交現狀,再次提醒投資者短期適當謹慎,耐心等待重要“靴子”落地後再做新的定奪。

而對於中線投資者,我們認為,投資者如果此前是在持倉觀望,二季度不妨考慮風控基礎上地輕倉介入。我們謹慎判斷,中國市場是全球第一個經濟回升市場。放眼全球,中國已經加速復工復產,全球則在陸續掛牌停擺,從全球資金避險的需求看,目前中國也應當是一個擇優選擇。回看國內,當前指數處在低位整理過程中,投資者可考慮分倉分期在以下幾個方向去謹慎低吸操作:

1、逆週期調節下,景氣度回升方向。例如以 5G為首的新基建行業,以及消費刺激的新能源汽車等相關行業;

2、較強估值優勢品種;很多板塊當前連續走低後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後期隨時出現估值修復的概率較大。上週以來外資呈現階段性淨流入,也表明風險偏好有所回升,這對於低估值品種也是利好;

3、超跌科技股。連續調整以後,一旦市場情緒回升,資金迴流,此前市場資金擁擠的科技股仍有超跌反彈的需求,或將遭到資金的重新追捧,是短線可考慮的對象。

二、一季報業績大幅下滑,哪些行業具備較強韌性?

截至 2020 年 4 月 15 日下午 15 時,A 股整體共 1572 家上市公司發佈了 2020Q1 業績預告/ 快報/一季報,披露率為 43.7%,其中創業板披露率為99.7%,中小板披露率為 57.9%,主板披露率為 14.9%。

從已披露的公司來看,主板業績增速的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148.8%和-69.8%;中小板業績增速的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5.2%和-74.8%;創業板業績增速的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34.2%和-30.0%;全A 整體業績增速的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62.7%和-50.0%,均較上期和去年同期大幅下滑,疫情負面衝擊嚴重。

從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分佈的區間來看,全A 業績增速下滑超過 100%的公司數量為 521 家,實現正增長的公司數量僅為 566 家,即僅佔已披露公司的 36.0%。考慮到主板和中小板不強制披露,僅業績波動較大的公司必須披露,因此實際情況會比目前情況好,但仍然下滑較多。創業板龍頭公司業績韌性凸顯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2020Q1創業板業績大幅回落。2020Q1 創業板整體業績增速預計為-25.7%,較 2019Q4 的 48.3%下降 74 個百分點;在剔除溫氏股份、樂視、寧德時代、堅瑞沃能和光線傳媒後,創業板 2020Q1 業績增速預計為-36.7%,較 2019Q4 的 23.9%下降 60.6 個百分點;創業板指2020Q1 業績增速預計為 2.4%,較 2019Q4 的-6.2%回升 8.6 個百分點;創業板權重股(總市值佔比前 20 個股)2020Q1 業績增速預計為 74.9%,較2019Q4 的 52.1%回升 22.8 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受益於豬價的持續上漲,溫氏股份業績大幅增長,從而對板塊業績影響較大。在剔除了溫氏股份和寧德時代以後,2020Q1創業板其他權重股的業績為 36.6%,較 2019Q4 的 16.7%回升 19. 9 個百分點,仍然是小幅反彈,龍頭公司業績的韌性凸顯。行業業績:哪些行業具備較強韌性?

在披露率大於 30%的中信一級行業中, 本期業績仍能實現正增長的包括農林牧漁、汽車、石油石化、電子和國防軍工;較 2019Q4 實現環比改善的行業包括農林漁牧、汽車、基礎化工和石油石化;最近兩期連續改善的行業僅有農林牧漁和石油石化。

三、機構觀點:

1.巨豐投顧:在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之前,疊加市場的濃厚的觀望情緒,短期還是需要謹慎一些。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7家券商發佈一季度GDP預測,由於3月下旬以來海外疫情加重,外需情況惡化,因此對3月下旬之前的報告進行剔除,剩餘15家,目前預期GDP能實現正增長的機構只有兩家。機構預測一季度GDP的平均值為-5.72%。中金公司、民生證券、浙商證券、國泰君安、民生銀行研究院預期GDP下滑幅度超過8%。眾所周知,今年疫情的影響,一季度的出口、消費以及投資都受到了較大的衝擊,2020年前2個月分別錄得了最差的經濟數據,而即便復工復產下3月份經濟數據回升,也依舊不能扭轉一季度的頹勢。

2.容維證券劉思山:股指反彈乏力 有待資金跟進力度

總體看,市場情緒伴隨著疫情期海外風險的快速釋放,國內和海外股市最恐慌時候都已經過去;上市公司盈利方面,一季報也正在得到消化;隨著國內一攬子積極政策持續推進,國內經濟整體改善的趨勢有望延續,一季度和二季度是國內經濟的一個底部,後面隨著經濟數據,風險偏好和投資者情緒的恢復,加上外資的逐步流入,市場或將逐步走好。短期看市場維持謹慎,大概率還是窄幅振盪;中長期看好A股市場優質公司的投資價值。

3.源達:指數縮量反彈個股機會不減 節奏如何把握?

今日滬指低開高走,技術上,滬指處於盤整階段,20日均線抬高,短期均線粘合;60分鐘縮量陰線,同級別MACD指標綠柱,KDJ指標中位粘合開口縮小未有效金叉,30、15分鐘MACD指標綠柱縮短,KDJ指標上行至高位,開口放大。依然未有效放量。明日量能是關鍵,預計或將延續震盪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