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01-

小歡,35歲,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四年前被提升為主管後,職位再沒變動,薪資也沒漲幅。一眼就能看到頭的職業生涯,讓小歡倍感苦悶。

有一次因為工作出現一些小失誤,當著諸多員工的面,小歡被老闆一頓數落。作為一個年近中年的職場女人,小歡面子掛不住,那些日子鬱鬱寡歡。

小歡有一個同學,一直想找她合夥做線上教育。小歡雖知道當下線上教育很火,但怕創業有風險,遲遲不敢有動作。經歷被數落這次事件的打擊,小歡心想人不能一輩子平庸,於是下決心賭一次。隨即提出辭職,決定跟著同學一起搞線上教育。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租房子,買教學資料,做課件,在網上做宣傳活動,一轉眼三個月過去了,一個學員還沒招到,又過了一個月,依然悄無聲息。

小歡和同學這幾個月僅靠網上賣了幾份教學資料掙了點錢,但這與她倆的投資相比簡直微不足道。兩個人折騰了大半年,這些年的積蓄也折騰的差不多了,眼下又沒有出路,就這樣,小歡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為了生存,小歡又開始重新找工作。但對於人近中年的她,之前也只是做到小主管的級別,想要再入職場,也並非容易之事。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但無論怎樣,日子還是要過,工作也必須找,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小歡來說,磨難也許才剛剛開始。

小歡的事情具有普遍性。職場上,很多人早已厭倦早九晚五的工作,拿著固定的死工資,還要應對辦公室政治,領導的數落,這讓工作一點意義都沒有。但他們又沒有勇氣辭職創業,怕跟小歡一樣血本無歸,一朝回到解放前。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那怎麼辦呢?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可以學一下《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提出的槓鈴策略。死守著工資是一個極端,辭職創業是另一個極端,無論單獨走哪條路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塔勒布不贊成走這種極端路線,而是建議通過採用槓鈴策略,既能享受死工資帶來的收益,又能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享受額外收益。

那什麼是槓鈴策略?又如何把它應用在職場中呢?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02-

什麼是槓鈴策略?它的特徵是什麼?

塔勒布有一本很著名的書叫《黑天鵝》,黑天鵝是指不可預測的隨機事件,應對黑天鵝的最佳手段就是使用槓鈴策略。

  • 什麼是槓鈴策略

所謂槓鈴策略是指採納由兩個極端條件所組成的策略,不採納中庸路線。什麼意思呢?

舉例說明:假設你有一筆錢,那麼把這麼筆錢分成80%和20%兩份,80%的錢用來固定儲蓄,20%的錢用做風險投資。一旦做風投的錢虧損,那麼你的損失最高只有20%。如果賺錢,收益是沒有上限的。

但如果你沒有分成2份,而是把100%的錢投入到中等風險投資,那麼你很可能由於錯誤預判而導致毀滅性的風險。

由此可見,槓鈴策略最大的損失是已知的,它是在可控範圍內。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 槓鈴策略的特徵

槓鈴策略有兩個特徵:

一、不對稱性

  1. 槓鈴策略一定是由兩組方案組成,且兩組方案是不對稱的。猶如上文提到的那筆錢,要分成2份。一份是80%,一份是20%,呈不對稱分佈。
  2. 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80%的儲蓄是有力因素,而20%的風險投資是不固定因素(可能賺可能賠),但即使發生損失,損失的總成本也不會超過20%,如果賺錢,將獲得沒有上限的收入。這就是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

二、不做中庸的選擇

還以上文提到那筆錢為例,如果全部進行中等風險投資,一旦發生損失,那將是毀滅性的打擊。中等風險投資既不屬於高風險,也不屬於低風險,但它還是存在風險。選擇中等風險投資就是一箇中庸選擇。

人往往有一種心理:做最好的打算,而希望僥倖逃脫最壞的結果,這其實是一種賭徒心理。這種心理容易造成極大的損失。

所以應該像意第緒諺語中說的那樣:做好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情況總能水到渠成。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03-

在職業規劃中,如何應用槓鈴策略

認為死守工資沒前途,又擔心辭職創業有風險,那麼我們就試試在職場規劃中應用槓鈴策略,讓自己既能有效規避風險,又能實現穩定收入。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兩種應用策略:

  1. 齊頭並進
  2. 先穩定後激進

接下來我們逐一分析如何操作。

1.齊頭並進

所謂齊頭並進就是指在職場規劃中,開展兩種職業,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主業,一個副業。我們以上文中提到的小歡為例進行說明。按照齊頭並進策略,小歡不應辭職創業,而應該把創業項目當成副業開展。

小歡的正確操作路徑應該是:

  • 維持原工作不變,每個月拿固定工資,這是她目前主要收入來源。
  • 同時開展線上教育培訓調研,利用業餘和週末時間做課件,先做一波試水,然後再決定今後的操作走向。
  • 小歡如果在線上教育賺到了錢,而且收入逐漸增多,那麼小歡可以適時將副業轉為主業;如果線上教育一直不盈利且找不到方法,那麼在維持原工作基礎上繼續摸索或轉變副業方向。

如此,小歡便有了槓鈴的兩端,即使線上教育失敗,小歡還可以維持現有生活品質。如果線上教育成功,小歡可以將線上教育做大,發展成主業。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其實早在很久前,前人就給我們示範瞭如何在職業規劃中做到齊頭並進。《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既是一名外交官也是一名作家;《變形記》作者卡夫卡既在保險公司上班也是一名小說家;《黑天鵝》作者塔勒布即是一位交易員也是一名作家。

有很多人說自己很忙,沒時間發展副業。其實,職場中有很多人都身兼數職,而且身兼數職的人都做得非常優秀。他們能很好的兼顧主業和副業。

如何實施齊頭並進的策略呢?可以遵照以下兩點:

  • 積極的上進心和超強的行動力

很多人都覺得依靠死工資沒前途,他們很想獲得額外收入,但這種想法真的只是停留在“想”的層面。人們一想到行動,就會想到很辛苦,很累,會遇到很多阻力,於是又回到依靠死工資的狀態。

沒有行動,一切的想法都是空談。

  • 深度工作的能力

培養深度工作的習慣,你就會高效的完成本職工作,然後利用一天中其他時間開展第二職業。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如何進行深度工作的文章,在文後附了文章的鏈接,感興趣可以查看。

接下來我們分析第二個策略的應用。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2.先穩定後激進

再說回小歡,如果小歡不想一邊兼職,一邊搞副業,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全力把主業搞好。

把主業做到別人無可替代的地步,在行業裡有一定影響力,在業界提到小歡的名字別人都認可。這個時候小歡就有了資本,不僅是多年積攢的金錢資本還有職場資本。

此時的小歡就可以辭職創業,盡情地去做她想做的事情。一旦創業失敗,小歡再次進入職場,無須從頭再來,她積累的職場資本會使她更快入職,開啟新的職業規劃。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這就是槓鈴策略的另一個應用,也就是將職業分段進行:先做非常安全的工作,隨後從事投機性強的工作。如果投機失敗,隨時可以迴歸老本行。

要想使用“先穩定後激進”的策略,必須積累一定的職場資本。不能像小歡那樣,本職工作做得馬馬虎虎,又人近中年,當遭遇創業失敗,想再一次進入職場,就會遇到很大障礙。

如何積累職場資本,這裡提供幾條建議:

  • 積極的工作態度

不要停留在浮淺工作,不要從事那種低強度,無休止的工作。長時間的浮淺工作只會讓你麻木,失去鬥志,最後失去職場競爭力。

  • 提升職業技能

職業技能是你生存的根本,全力以赴提升職業技能,做到領域內不可輕易被取代。

  • 培養職場人脈

無論是創業還是重新找工作,好的人脈圈子都能提供良好的助力。

  • 不斷學習

持續不斷的學習,學習新知識,新方法,知識也要不斷進行更新迭代。

死守工資沒前途,辭職創業有風險?還有第三種選擇,使用槓鈴策略

寫在最後

這篇文章中我們分析了什麼是槓鈴策略,它的特徵,以及槓鈴策略在職場規劃中的應用。

槓鈴策略通過兩個看似極端策略的對沖,反而增加了系統的強韌性,使系統達到一種穩定的狀態。

槓鈴策略在職場規劃中的兩個具體應用:

  1. 齊頭並進
  2. 先穩定後激進

無論哪種策略,先期都要保有一份死工資,死工資相當於你有了槓鈴的一端,這時你只要積極主動去配置另一端,多半就能享受到風險對沖帶來穩定性。

感謝您的閱讀,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自我管理|在以快為先的時代,為什麼深度工作反而變得更有價值?

歡迎關注@孫大大ing,把好的職場故事和成長心得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